新書推薦: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編輯推薦: |
《高尔基研究文集》突出以1920年之前发表的相关高尔基研究文献为编选重心,这个时期发表的文献基本确定了高尔基学的格局。包括列宁,普列汉诺夫、沃洛夫斯基、梅列日科夫斯基、卢那察尔斯基、菲洛索福夫等在内的很多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都纷纷发表研究著述,解释高尔基,立场不同,层次各异,但是水平和质量均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高尔基研究文集》分三个部分(“早期创作的批评”、“20世纪初期的文学批评” 、“综合批评”)理解高尔基,系统地阐述高尔基,确定了高尔基学的研究格局。强调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汉语学者对高尔基思想的接受与运用:从最初的“介绍―服务”性质到“开创―研究”性质的转变,1949 年之前和1949—1979 年之间的性质都可以归纳为“介绍—服务型”。应该说,真正的学术研究型还没有开始。1979—2010 年为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的高尔基学仍然保持着明显的介绍印迹,但是,其创见已经出现。
|
內容簡介: |
《高尔基研究文集》强调入选文献的初始性和原创性,突出以1920年之前发表的相关高尔基研究文献为编选重心,并确立高尔基研究成就最高的时期是1910年代。该文集聚焦于俄语文献,以名家论述为基础,以厘清理论重点为目的,以高尔基创作时间为序,分三个部分(“早期创作的批评”、“20世纪初期的文学批评” 、“综合批评”)理解高尔基,系统地阐述高尔基,确定了高尔基学的研究格局。此外,文集还强调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汉语学者对高尔基思想的接受与运用:从最初的“介绍―服务”性质到“开创―研究”性质的转变,强调了中国学者的主体意识、创见意识、跨学科意识。
|
關於作者: |
陈寿朋
著名高尔基学专家,历任《人民中国》俄文版编辑,内蒙古大学教授,内蒙古教育学院系主任、院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全国第八、九届人大代表。著有《高尔基美学思想论稿》、《高尔基创作论稿》、《高尔基晚节及其他》,译著《论高尔基的创作》、《最初的年代》、《列宁与知识分子》,以及散文集《莫斯科散曲》等作品。
邱运华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和负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多项。著有《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19―20世纪之交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史论》、《俄苏文论十八题》、《蒲宁》以及《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等。
|
目錄:
|
编选者序
第一辑 早期创作的批评
忧郁的抗议者的歌手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洛维奇波谢
追寻生活的真谛
弗拉基米尔费奥菲罗维奇鲍恰洛夫斯基
高尔基的散文和短篇小说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斯卡比切夫斯基
高尔基作品中的新特点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斯卡比切夫斯基
关于苦恼和渴望自由的哲学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明斯基
关于流浪者的生活方式的哲学(里什潘和高尔基)
伊利亚尼古拉耶维奇伊格纳托夫
论马克西姆高尔基和他的主人公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米哈伊洛夫斯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和他的新主人公形象(短评)
列昂尼德叶戈洛维奇奥博连斯基
第二辑 20世纪初期的文学批评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在底层》(短评)
谢尔盖亚历山大洛维奇阿德里安诺夫
论马高尔基
瓦茨拉夫瓦茨拉沃维奇沃罗夫斯基
高尔基的终结
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罗维奇菲洛索福夫
谈谈工人运动的心理
(评马克西姆高尔基的《敌人》)
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
论俄罗斯的所谓宗教探寻
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
通往以马忤斯的路上
瓦西里利沃维奇李沃夫—罗恰切夫斯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
瓦茨拉夫瓦茨拉沃维奇沃罗夫斯基
非神圣的罗斯(高尔基的信仰)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梅列日科夫斯基
第三辑 综合批评
艺术家高尔基
阿纳托利瓦西里耶维奇卢那察尔斯基
萨姆金.
阿纳托利瓦西里耶维奇卢那察尔斯基
真正人民的书(—高尔基的《母亲》)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卡斯托尔斯基
俄罗斯和中国的高尔基学简论
谭得伶
|
內容試閱:
|
追寻生活的真谛
作者[俄罗斯]弗拉基米尔费奥菲罗维奇鲍恰洛夫斯基
译者 徐俊一
校对 马晓辉
一
一位年轻的作家称现代俄罗斯文学是“死气沉沉的文学”。这个评 价或许太过严厉了,但这与俄罗斯文学所经历的疲软时期有着紧密的联 系。近几年来,俄罗斯文学界饱受批评,有些人指责俄罗斯文学表现疲软, 鲜有新作品问世甚至开始老生常谈。虽然文学界的批判已经成为一种惯 例,但绝大多数意见都不是空穴来风。如果仔细分析这些批评的原因,那么我们就会发现,首当其冲的是作品的质量问题,而不是数量的匮乏。纵览我们的月刊杂志、书店目录和报纸,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文学作品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这恰恰说明了为什么人们还是抱怨文学作品的匮乏。浏览一些报刊你就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由某几个固定的作者创作的。可以大胆地说,在一半的杂志中你都会看到波达卞科、鲍鲍雷金、聂米罗维奇—丹钦科以及另外两三名作者创作的长篇或中篇小说。因此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名作家,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波达卞科,同时在多个报刊上刊登了两到三篇的小说。在这种多产的情况下,对于小说家们的创作墨守陈规而且千篇一律,我们就丝毫不感到惊奇了。在他们的小说中找不到什么新鲜的、原创的东西,那些陈词滥调充斥着整篇小说。而他们所谓“原创”的内容要么是把自己的生活像摄影一样地、原原本本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要么就是宣传一些世人皆知的真理,而且多半是写一些有关人生哲理的寓言。就拿波达卞科的小说《现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来说,难道这不是老生常谈的说教吗?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神父,他本有着远大的前程,但却来到了农村,他努力使自己成为了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免费为别人举行洗礼等。这种文章还算是好一点的情况。其余大部分小说的写法都很简单,就是对话和描写的轮流交替。这些“小说”的作者在虚构自己作品的情况下,拿起笔来,通常不设想要怎样结束自己的小说,甚至很快忘记自己主人公的名字,这是私下里都知道的情形。这样的虚构家并不是很多,但这些天才们使自己的作品更有可读性。在波达卞科的文章中充满了幽默感,尤其是来源于宗教和大学生活的幽默。这使他拥有了大量的读者,并且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但文学作品仅仅有关注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读者了,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无论艺术家塑造什么形象,都是在寻找艺术家的灵魂。”即使作者没有讲述什么引人入胜的情节,但作者内心情感表达的越强烈、越富有主观感受就越受欢迎。契诃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众多文集中都没有长篇文章,所有这些短小精致的艺术作品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最普通的人身上的日常琐事。而正是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对他所有的作品都爱不释手,即使是一篇署有契诃夫名字的小小的文章都不愿错过。你会津津有味地欣赏他的文章,因为你能感受得到每个字背后的忧郁,能看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痛苦。他的文章中并没有大声疾呼或令人怜悯的词句,契诃夫用一系列真实的人物诚恳地诉说着自己心中的苦闷和忧愁,这些忧愁都是来自周围的人和生活。这颗诚恳的心使你不会去计较他有没有新鲜的词语,多久才发表新的文章。
二
契诃夫出色的文学天赋为他赢得了许多赞誉,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作家年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但能够获得现在的显赫名声这要归功于他坦言对“陈词滥调”的不满和用心追寻生活的真谛。您可能已经猜到了我说的是格魏列萨耶夫。关于他,我想详细地说一说:一是因为关于他的评论非常少,二是因为格魏列萨耶夫的文章都来自从日常生活中所汲取的内心感受。关于这一点,他第二次出版的文集就是有力的证明。但格魏列萨耶夫的这些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他的天赋并不在于文学,他只是把小说文学的形式看作是宣传的手段或是纯粹为了叙述不同类型的理论学说,比方说他的小说《风潮》、最长的随笔《无路可逃》,还有小说《毁灭之路》。《风潮》描写的是与屠格涅夫的《父与子》相类似的题材,格魏列萨耶夫描写的父辈人都是医生和建立劳动组织的人,而儿子这一辈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完全合情理的。要知道巴扎洛夫在屠格涅夫时期就是属于儿子这一辈的人,如果他现在还活着,大概已经成为了屠格涅夫所描写的父辈的角色,并且可能也成为了医生。这两个阵营的代表们之间也进行着这种意见的交换,这也正是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 难道格魏列萨耶夫在小说中没有改变自由经济社会会议的定论吗?
我们来听听看大学生达耶夫是怎么说的,“伊万伊万诺维奇!”这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对合作社的建设者说,“不管你现在怎么看待工厂,无论如何您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展望一下它的未来。您用这样的语气谈论手工业者的‘消亡’,就像谈到什么巨大的幸福被毁灭了一样。这是完全错误的!拿出任何一件地方自治的收藏品,它都会在你面前展示一幅手工业者们“幸福生活”的画面。你知道吗,我们的农村织布工人一天要工作18 个小时,一小时却只能挣到1 戈比!试问,什么样的工厂能够毁灭这种织布工?”
或者站在另一个角度看:比如说在维亚特卡省,合作社成员们被要求催交一批树脂,如果完成得好,合作社社员就被接受成为正式工人等。
名叫娜塔莎的学生完全认同这种说法,而“父辈们”只有不满和怨恨。
长篇小说《无路可逃》是以一个医生日记的形式,真实地呈现了农村由于霍乱引起的不幸。从这篇小说中我们得知了地方自治特殊时期的医疗状况。当时的医疗落后,以至于一个医生因霍乱而死,一个很注意保养身体的人到最后还是逃不过病魔的魔爪。总的来说,格魏列萨耶夫的小说写出了很多事实。只有一种观点他从不去揭露。他最常写的是马克思主义者,因此表现出了民族主义—用骄傲的口吻说起托尔斯泰,描绘出民族未来的前景。各种学说的代表发表了很多意见,他们经常各执己见,正像格魏列萨耶夫在一处所说的“令人厌烦的、无休止的争吵”,争吵过后,谁都不能说服对方,还是持原来的意见。
那格魏列萨耶夫本人呢?就像他对待所有讲述的事情一样吗?好像是的。他支持这样那样的理论,这些都反映在了他的小说中。他的激情、他的悲伤和喜悦读者都能感受得到。你也许对托尔斯泰的作品没有什么共鸣,但看完这部作品的简介你不可能无动于衷。格魏列萨耶夫一直记得一句话:鲜活的语言永远在给人们讲述着。就连他笔下的一个主人公在说了许多关于责任、精神的高尚语言后都觉得良心不安,因为这些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格魏列萨耶夫没有加入过一个政党,这是《无路可逃》的现实生活版,也是格魏列萨耶夫的一大弱点。这部触碰了他伤口的作品产生了无声但有力的影响。小说《同志》就是描写这个主题的,也是格魏列萨耶夫比较优秀的作品。同志是指一群怀有理想的人,他们走出大学校门后成为了官员,去了一些偏僻的地方。多年后大家重聚,坐在一起喝酒,讨论一些琐事,大家都害怕回忆起曾经的信念、理想。他们都惋惜过去,但谁都不愿说出口。格魏列萨耶夫解释说:“所有人都过得不幸福,但他们的痛苦并不丰满、鲜活,并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他们反而应该感到羞愧,而不是说给所有人听。”在小说《无路可逃》中的医生说21得更直接,他想到他儿时的朋友娜塔莎时说:“她想知道我怎么看这些协会的,是不是认为有可能在俄罗斯发展资本主义。她还觉得我必然应该对这些感兴趣。这都是些什么啊?老实说这些话让我很不高兴。我非常乐意拜读有关这种问题的书,我不会避忌这种问题,但是我自己的路和与我交谈的人的路,这个问题是普通的理论问题,类似关于爱特曼假说的正确性的问题。”
“民族责任”、“事业”、“理想”这些词就像用什么东西划过玻璃时发出的刺耳声音一样刺痛他的耳朵。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医生什么都不相信、没有信仰,因此就如他曾经说过的,他所有的内心世界就仅仅是一些漂亮的词句。他害怕探究自己内心的深处,害怕认识到自己的灵魂空空如也。他说:“我那真诚的、骄傲的世界观给了我什么?我的世界观早就死了。我和这个并不喜欢的女人生活了一辈子。我紧紧拥抱着这美丽的躯体,不能相信也不想相信她失去了生命慢慢地冷却下来。然而,我不能欺骗自己。”
人类都带着强烈的信念信仰着什么,但真正的信仰是格魏列萨耶夫笔下主人公们所向往和崇敬的。他们羡慕托尔斯泰主义者,羡慕那些相信奇迹的普通工人,羡慕那些喜欢祈祷的人。格魏列萨耶夫解释说“自己漫长的旅程中充满艰辛,她没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她的路还很漫长,生活中充满了温暖、幸福和平静。”格魏列萨耶夫笔下的主人公渴望追寻理想,为了一个目标顽强拼搏。医生对娜塔莎说:“你想让我把旗帜托付给你,并且对你说,现在我把旗帜交给你了,为了这面旗帜奋斗吧。我比你读的书多,经历的事情也多,但是我和你一样:不明白!—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缺少全神贯注的精神、缺少坚定的信念,格魏列萨耶夫对于生活的认识完全带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所有托尔斯泰主义者、民族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都继承自己的观点,在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接受它。他们中的一个努力充实地传播这个观点,其他几个至今还在为此努力,因此要努力去相信,如果没有信任会很难做成。格魏列萨耶夫清楚地看到,没有我们青年群体的帮助是不能说出自己的语言的,同时,不满意老一辈的权威。“现在的年轻人什么信念都没有,这一点很让人失望和恐惧。没有出路、没有指明灯,这会让人不知不觉地毁灭而且是不可改变的。看看现在的文学作品难道不是死气沉沉的文学吗?这些文学作品已经得不到人们的任何期待了。萧条时代扼杀了一切,试图从其影响下摆脱的努力都是徒劳且绝望的。”这就是格魏列萨耶夫的世界观。就像所有我们这代“19 世纪90 年代人”一样,他的内心包容、坚定,不想强迫所有人都接受他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小说不讨论他自己的痛苦,而是关注其他人的信念,探讨的都是一些纪实、报章通讯、政治经济协定、流行的访谈等。
在格魏列萨耶夫的文章中除了这些客观的对白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内容,当然, 这些得到的关注还不及现在的一半。但如果注意到了这些,就可以看到一些主观的想法恰恰反映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处于无路可逃的困境中时不害怕大声地说出苦闷,因此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语言。
三
在契诃夫和格魏列萨耶夫的小说中都充满了忧郁的口吻,毫无疑问,这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特色。这证明了有些事情可能暂时不被人们接受,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它就会开创一片新的天地。这种口吻在个人创作中有明显的反映,那就是努力地探寻生活的真谛。这种个人创作的过程其实由来已久。在巴拉津斯基时代初期,普希金和其他许多作家把人的个性刻在大理石台基上,要求个性解放,要求更多的人权。这样的斗争越来越多,也得到了一些哲学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成果,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类个性解放取得的显著成果。最信奉个性解放的是颓废派,但我并不赞同,因为我们俄罗斯的颓废派并不代表什么独立。站在《毁灭之路》上,他们很乐意接受德国哲学家尼采关于超人的学说,不仅不灰心反而欢呼,认为自己就是超人,有权看到普通人临死前的情景。小说家们忧郁的口吻还说明了20 年前令人满意的个性解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坚定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个基础上,契诃夫和格魏列萨耶夫才用这种忧郁的态度对待生活。可是,这两位作家并没有让忧郁持续很久。他们很少提出抗议,他们满足于消极地对待一切和完全的否定。
不久前,对待这个问题的另一些态度也登上了文学舞台,而且在短时间内在文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他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高尔基是一位勤勉的宣传者、斗士,不仅仅用文字来斗争,他是在用整个生命斗争,为了捍卫个性的自由而战斗。高尔基的传记中记载的世界观没有任何人为编造的、不实的内容。这部传记十分有趣同时对于理解他的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部传记是以自传札记的形式出版的,当初高尔基只是把它刊印在一本并不出名的杂志上。在这部传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高尔基作品的原创性、独特性。
高尔基写到:“我于1868 或1869 年的3 月14 日生于下诺夫戈罗德,生活在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卡什林开的小染坊。我的母亲瓦勒瓦拉是染坊主的女儿,父亲马克西姆萨瓦基耶夫彼什科夫是一个普通的工匠。我五岁的时候父亲死于阿斯特拉罕,九岁时母亲死于市郊。母亲死后祖父把我送到鞋店当学徒,并且用《圣经》教我识字。后来我又去给绘图员当学徒,接着进入了圣像画作坊,后来又到轮船上给厨师打杂,还当过园丁。直到我青年岁时迷上了阅读俄罗斯和外国名家的书,《死魂灵》、《死屋日记》、《猎人笔记》、《稳步前进》、《活尸首》、《时代表征》等一大批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以及英国的狄更斯、华特司各特,法国福楼拜的作品等。在轮船上给厨师打杂的时候,厨师斯穆雷让我读《圣徒传》,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遇到厨师之前,我忍受着没有书读的痛苦。后来我求学的愿望愈加强烈,为了求学我只身来到了喀山。可是追寻科学的理想又破灭了,因为为了一个月三卢布的薪水我进入了一家面包厂工作。”后来,高尔基在喀山做一些苹果生意,“在伏尔加河河口工作、锯木材、当搬运工。”根据这一时期高尔基的生活可以推测,在1888 年他曾经企图自杀。
经历了喀山时期的痛苦后,高尔基终于在察里津品尝到了幸福的滋味。高尔基在察里津得到了一份看守铁路的工作,随后又应征去了下诺夫哥罗德。但他在战士中并没有很出众,而是做起了克瓦斯的售货员。最后,经历了无数苦难的高尔基在命运的安排下遇到了加宁。但高尔基流浪的生活并没有结束,他又漂泊到了第比利斯,在那里的铁路工作。在第比利斯,高尔基第一次在《高加索》报上发表了文章。之后,高尔基回到了故乡并开始在伏尔加一带的报纸上发表随笔。在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结识了科罗连科。科罗连科对高尔基的文学生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继尼古拉波列沃依之后,高尔基是俄罗斯第二个自学成才的人。人们习惯性地认为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应该是受过学校教育的,我们不能想象面包师也能成为文学家。但要知道,正是因为高尔基没有接受过千篇一律的学校教育,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他的创作才能与众不同。我当然不愿意说学校会把他变成天才或是庸才。再让高尔基进入学校当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学校迫使孩子们整天坐在屋子里学习拉丁语法,一味的死记硬背,也许就剥夺了高尔基从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汲取的养分。读一读高尔基的作品你就能感觉得到,他是“呼吸着大自然的空气生活”的人,他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因此他能在文学作品中真实地表现出大自然。高尔基也进行绘画创作,他喜欢运用鲜明的画面、鲜艳的颜色,没有花哨的修饰,只用两三个线条就勾勒出一幅现实的画卷。他特别钟爱大海,因为大海总是那么千变万化,大海总是那么澎湃而敏感,总是那么自由、强劲、无拘无束。他笔下的大海有时欢笑,有时像是喝醉了,有时拨弄着小浪花,有时用泡沫装饰波浪,有时让波浪相互推进,有时敲打着细小的尘埃。他在人们眼前展示的大海有时是顽皮的,是一群穿着白色裙边的波浪追逐嬉戏,有时像大海汹涌的波浪发疯一样地相互击打。
多才多艺的艺术家高尔基可以说不论风景画、写生画还是对人物的生动描写都是那么成功,打开他任意一幅作品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我想特别提醒注意的是他对于声乐和歌唱家的描绘,这类描绘在高尔基的作品中出现不止一次,用这类画与绘画《歌者》对比一下。通过对比你可以发现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要通过色调来表现,还要有语言和最细腻的心理感受。例如他对女声二重唱的描写:“她的姐姐用悲伤的女低音拖长声调的吟唱:“唉,我的少女时代。”再看妹妹,萨莎低沉着音调唱道:“像小草一样,心都干枯了。”两个声音相互融合,是那么美丽、清爽、余音环绕。一个诉说着难以忍受的心痛,悲痛地号啕大哭;另一个则更加低沉而坚强,准备为亲人报仇。”读着这些字句就像真的听到了那些歌声,高尔基能够把歌者和听众的情绪都表现出来。
高尔基无疑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很好的证明,关于他的天赋在这里就不作过多的讲述了。
四
托尔斯泰认为,我们永远都能够在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作者的本质和灵魂。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找寻这些并不困难,在他的代表作中都有清楚的体现。所有高尔基比较好的作品,包括最受欢迎的《福马高尔杰耶夫》,不管描写的题材是什么,所有主人公形象都是一个“焦虑不安的人”,渴望真正的自由和光明,这些恰恰反映了高尔基本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他描写的人物总是很单调,他们都是渴望光明的,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屡遭失败的人,积蓄了强大的力量但总是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或是自己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高尔基笔下的这些主人公都很焦虑,急于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内心却很软弱。这就像是“多余人”罗亭,很少有人关注他的灵魂。在屠格涅夫时代,农奴的权利受到很大压制。现在权利开始增强,思想的需求开始活跃起来,人们的智慧开始为精神生活服务,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认识的罗亭。
那么高尔基笔下的忧国忧民的主人公,他们渴望什么?他们有什么理想呢?首先,这些人物都比周围的环境要好,他们非常厌恶小市民的幸福感,他们永远在寻找更高的境界,寻找自己的位置。高尔基的这种立场的典型代表是他创作的人物科诺瓦洛夫,“为什么我不能得到平静?为什么人生活要这样?要工作、娶妻生子,还有其他那些事情,而且永远都还有兴趣做别的事。而我却不能。厌恶。为什么我这么厌恶?”更加清楚地反映了这种悲观情绪。就是这样,科诺瓦洛夫就是来自内心的焦虑。他是一个鞋匠。为什么?他以哲学的态度思考“除我之外就没有其他鞋匠了吗?我应该因此而高兴吗?那又怎样?缝靴子的阿罗洛夫最后还是死于霍乱。我就要这样活着吗?缝鞋,然后死去?”阿尔希普这样悲观地看待世界。他的孙子对他说:“你说得对,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城市、人群、你和我,全都是过眼云烟。”
高尔基笔下的人物有如此悲观的言论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因此觉得自己是多余的。福马高尔杰耶夫就是这类人的代表,羡慕地看着周围的人们,不加思考,因此很容易顺应周围人粗鄙的行为。福马高尔杰耶夫想:“他们需要,而我无所谓。我们生活没有比较、没有理由,白白地过了一生。这个世界根本不需要我们。我们是多余的,我们的灵魂是多余的,我们的生活是多余的。”
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和高尔基笔下觉得自己多余的人有很大区别。被“坟地”影响了的人用阴暗冰冷的眼光看待生活,总是反复地述说生活的徒劳。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清楚地看到了周围生活的庸俗之处,高傲地看着这种生活,然后一点点从接受、顺从到变成跟其他人一样的人,并且用诡辩来安慰自己内心的痛苦。高尔基笔下的人物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但从来不屈服。精神焦虑,但本质上都不能容忍过去的情形或是没有任何异议的接纳。同时对自己很有信心,他们没有把一切罪责都归结于周围恶劣的环境上。
科诺瓦洛夫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如果我是下流的,其他人也没有责任。”福马高尔杰耶夫说:“生活很糟糕,你能什么事都抱怨生活吗?生活啊,人就是生活,没有了人生活也就不存在了。”科诺瓦洛夫详细地讲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说:“我酗酒能怪谁呢?我弟弟巴维克不喝酒,他在比尔姆有自己的面包房。我工作也不比他差,但是我是流浪者、酒鬼。我们都是一母所生,他还比我小,我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吗?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出生,生活,做出一些贡献、然后死去。而我走着自己的道路,不仅是我,许多人都是这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