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NT$
759.0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NT$
602.0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NT$
301.0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NT$
347.0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NT$
281.0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NT$
1989.0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NT$
398.0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NT$
1214.0
|
編輯推薦: |
·改革开放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也是一部草根创业史。所有的沉浮与激荡,光荣与梦想,无不证明市场化改革才是中国前进的方向。改革开放的号角重新吹响,1984年的故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选择大于努力,在巨人的肩膀上认清时代,改变自己!
·不粉饰、不抹黑、秉笔直书、还原真相
·王石、任正非、牛根生、褚时健、潘石屹、俞敏洪、马云、王健林、柳传志、李嘉诚等近50位商业教父的财富传奇
|
內容簡介: |
在中国商业史上,1984年是值得纪念的伟大年份,企业家群体的形成由此分野:鲁冠球、何享健、吴仁宝等“史前创业家”完成从农民向企业家的转型;以刘永好、曹德旺、李书福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家开始野蛮生长;柳传志、张瑞敏、王石、赵新先等体制内边缘人下海创业;马云、史玉柱、俞敏洪等第二代企业家在大学校园待时而飞;李彦宏、雷军、马化腾、刘强东等1970年前后出生的第三代企业家正在成长;李想、戴志康、茅侃侃、陈欧等“80后”刚刚出生……
|
關於作者: |
陈润,财经作家,商业史研究者,财经媒体专栏作家,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专注于商业史、企业史研究,著有《全球商业一百年》《雷军传:站在风口上》《周鸿祎: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赚钱是一种信仰:罗斯柴尔德家族历经6代的完美传承》《理想是用来实现的》《大逆转:大败局之后的复活密码》《富士康内幕:中国制造最终幸福了谁》等。
作者邮箱:chinarun2008@163.com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南国之春1
朱新礼:一个人富起来不算什么本事1
孙大午:“爱的感召”6
王石:“空手道”生意11
任正非:栽过跟头,被人骗过16
第二章我的中国心23
张朝阳:清华园里的“苦行僧”23
李海仓:“拼命三郎”,什么赚钱卖什么28
牛根生:从刷奶瓶干起34
步鑫生:“是时代选择了我”39
第三章松绑与放权45
曹德旺:一副拐杖撞开财富之门45
鲁冠球:“这辈子我跟定共产党了!”51
马胜利:“一包就灵”的“马承包”56
褚时健:一小时决策2300万美元的项目61
第四章寒流与逆流67
“温州八大王”平反67
宗庆后:销售代表兼任小学体育老师74
吴炳新:身患绝症却浑然不知79
刘永好:差点从岷江桥头跳下去,人死账清、一了百了83
第五章盛宴中的孤独者89
冼笃信:倒卖汽车半年赚100万元89
段永基:带着研究所和四通合作95
倪润峰:立志要做“中国的松下”100
李东生:27岁的车间副主任105
第六章不肯被“分配”的人生111
潘石屹:我的一辈子就这样度过吗?111
冯仑:中央党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研究生117
张近东:区属国有企业文员122
史玉柱:安徽省统计局里的程序员126
第七章理想与激情133
雷军:根红苗正,长在红旗下133
俞敏洪:北大患病休学139
黄光裕:最后的凤壶村144
李书福:修鞋不成,瞄准冰箱配件生意148
第八章蜕变与重生153
李宁:奥运赛场一战成名153
李经纬:“东方魔水”名扬四海159
郭台铭:创业十年,模具立业164
牟其中:第二次出狱168
第九章崭露头角175
马云:第三次高考175
郭广昌: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把这种苦难终结181
熊晓鸽:为做一名新华社知名新闻记者而奋斗186
王志东:第一次触摸计算机191
第十章小平您好197
陈九霖: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197
何享健:“风扇大王”进军空调203
潘宁:用手锤、手锉打造出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208
年广久:我哪里是贪污呢?212
第十一章野心与边界219
王健林:团级干部即将转业219
柳传志:在小平房创办联想225
陈春先:“中国硅谷”第一人230
阚治东:32岁负责整个宝山区的工商信贷业务234
第十二章冬天里的一把火239
李嘉诚:第一次受到邓小平接见239
赵新先:笔架山拓荒“三九”246
张瑞敏:新厂长上任251
吴仁宝:华西村一年净赚200万元255
参考文献261
致谢263
|
內容試閱:
|
史玉柱:安徽省统计局里的程序员
在杭州西子湖畔,史玉柱离开浙江大学,回到故乡安徽,他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队。只因为他学的是数学专业,而统计局就是搞数字加减的,所以把他分到统计局。史玉柱觉得这挺荒唐,因为“数学不是加减乘除,数学主要是逻辑,是大脑体操”。
四年前,18岁的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分(满分120分)的成绩考上浙江大学数学系。从小到大,史玉柱的理想是成为陈景润,然而进入大学刚过一学期就放弃了,“从图书馆借到《数论》,看了之后,我才了解到数学是那么的难”。而且,同学都是万里挑一的尖子生,学习压力很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成绩好的并不想上清华、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们那个班里聪明人太多,学习好的也太多了”。
在上大学之前,史玉柱随父亲去过上海两次,印象最深的是南京路24层的国际饭店和外滩,“外滩的楼和怀远的楼是不一样的。非常洋气”。1962年,史玉柱出生于安徽蚌埠的怀远县城,父亲在公安局,母亲是工人。1992年5月27日《中国青年报》在报告文学《巨人的风采》中讲述史玉柱少年时写道: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为他打开了一个五色斑斓的世界,他按照书上“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方自己调制了土炸药,一声爆炸震怒了父母,也从此被冠以一个威风凛凛的外号:“史大胆”!
从初中开始,史玉柱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爬山,途中要穿过一片栽满石榴树的坟地,那时天还没亮,他必须克服孤独和恐惧。从山脚爬到山顶,只为赶在黎明之前和伙伴们一起等待天亮,“我不去爬山,觉得好像太另类,就养成了爬山的习惯”。1997年,巨人大厦失败之后,史玉柱带着三名部下攀登珠穆朗玛峰,还将克服死亡的恐惧。下山时他们在冰川迷路,氧气吸完,体力耗尽,差一点就死在途中。
大学期间,史玉柱的爱好是跑步,每天从浙江大学跑到灵隐寺,来回18公里,他整整坚持四年。他还涉猎网球、足球、桥牌、吉他、集邮等活动,对新鲜事物有超乎寻常的兴趣,每项都是同学中最早的尝试者,而且水平都还不错。他的学习并不突出,考试成绩也总处于中游。
史玉柱被刮目相看并成为焦点人物源于一次“吃辣椒事件”。对于有些上海籍同学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对外地学生的地域歧视,史玉柱一向反感,甚至深恶痛绝,有一天,他终于忍无可忍,向宿舍的上海籍同学提出挑战:比赛吃辣椒,看谁吃的多就是胜利者。他拿起宿舍中湖南籍同学带来的一瓶辣椒酱,舀起一勺吞下去,“顿觉五脏俱焚,嘴巴火烧火燎得想说话,却不知说什么好”。上海籍同学只好应战,两人你来我往,咽到第八勺上海籍同学终于受不了,奔向水龙头一通猛灌,史玉柱还不依不饶,示威似地又连吞两勺。其实,史玉柱也不善于吃辣,全凭意志力和自尊心坚持下来。此后,没人再对这个小县城来的狠角色轻慢半分。
进入大三,史玉柱认为纯数学太复杂难学,就选择计算数学方向。这让他有机会接触计算机,当时计算机都还是小型机,进机房要换衣服换鞋,编程结果需要打纸带。史玉柱对计算机没有特别的兴趣,更未意识到它的作用,反而觉得操作麻烦。“只是一门课而已。”
1984年,史玉柱到安徽省统计局报到没过几天,就被送到西安统计学院进修,老师是有“抽样调查之父”之称的美国教授。在学习的几个月里,史玉柱不仅了解国外最新的抽样调查方法,而且发现所有方法都需要计算机。回到单位,他向领导汇报申请,前往广州买回一台5万元的IBM PC。
他开始使用计算机编程,然后找两个人录入,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以往二三十人一年的工作他两天就完成了。后来他又编出一款分析软件,能分析年收入400元以下以及400~500元的农民的消费特征。史玉柱不断完善统计软件,并在1986年的全国统计系统年会上向全国大力推广,还获得一项进步奖和20元奖金。当时他每月工资才54元。
计算机和软件让史玉柱的工作变得轻松,工作之余他喜欢玩“挖金子”游戏解闷。2006年网络游戏《征途》上线,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是一个老玩家,20多年前,就在玩游戏。我懂游戏。”他还“不务正业”地利用分析数据写作农村经济发展的文章,居然发表在专业学术杂志上,时任安徽副省长杨纪珂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他是科学家从政的典型,兼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看过不少史玉柱的文章,对他赞赏有加。1986年,史玉柱被上级领导作为第三梯队预选干部送往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读研究生,导师正是杨纪珂。南下之前,史玉柱与统计局同事董春兰喜结连理。
深圳大学创办于1983年,校风开放,经常举办企业家讲座。1988年,时任四通公司总经理万润南来校做题为“泥饭碗比铁饭碗更保险”的报告,他说四通是个“泥饭碗”,但是比“铁饭碗”更能变成“金饭碗”。台下的史玉柱深受触动,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商业思想的洗礼,心中的创业野火被万润南撩拨得熊熊燃烧。1989年,史玉柱从深圳大学毕业,按惯例他很快会被提拔为处级干部,仕途不可限量。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史玉柱回到安徽是为办理辞职手续,他不顾领导和家人的反对,头也不回地留下一句话:“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
史玉柱飞黄腾达之后,有媒体曾描写道:1989年7月,在合肥骆岗机场,一个身材高挑儿瘦削的青年人,登上了飞往深圳的麦道80飞机,这个青年人叫史玉柱,当时只有27岁。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既没资金又没靠山的‘小字辈’竟大爆冷门,创办了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那时的史玉柱难言踌躇满志,反倒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他通身只有4 000元钱和尚未成型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
到达深圳之后,史玉柱以4 000元承包深圳大学科技工贸公司电脑服务部,闭门完善集录入、排版、编辑、打印功能于一体的M6401,并压缩成便于装进电脑主机的“巨人汉卡”。此时史玉柱身无分文,为了买到8 500元的电脑,他出价9 500元,但半个月后才能支付。他又以同样的方式在《计算机世界》报仓促刊登一则只有“M6401,历史性的突破”几个大字的半版广告。他后来说:“如果广告没有效果,我最多只付得出一半的广告费,然后只好逃之夭夭。”
史玉柱无疑是幸运的。广告登出的第13天,他收到两张总价两万元货款的订单,并将这两万元全部拿去打广告,更多订单如雪片般飞来。4个月后,“汉卡”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此后,史玉柱包下深圳大学两间学生公寓,准备20箱方便面,熬过整整5个月的“集中营”生活,研发出功能更强的升级版本M6042汉卡。1991年4月,史玉柱在珠海成立“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员工15人,史玉柱解释说:“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我用‘巨人’命名公司,就是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这一年,董春兰从老家辞职南下,帮史玉柱管理财务。然而一年之后,婚姻出现裂痕,史玉柱在安徽统计局时的老领导、夫妻俩的共同好友金玉言说他不懂生活,结婚后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管。2007年的一期《三联生活周刊》讲述的故事可作为印证,董春兰到深圳后有次重病住院,要摘掉一个肾,史玉柱照顾和关怀不够,董春兰非常失望,写信向金玉言倾诉抱怨。而史玉柱也向他投诉:“受不了这个女人了,她冻结了我的账户。”鸿沟无法逾越,两人分道扬镳,史玉柱把存折上的19万元全部给了董春兰,金玉言说,“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
后来的故事世人皆知,财富真经、创业传奇、励志经典、营销秘籍、心灵鸡汤……史玉柱被包装、泛滥成各类题材的“万灵药”。基本事实是:
史玉柱通过不断升级的“巨人汉卡”,在1992年创下1.6亿元产值、3 500万元净利润,成为仅次于四通的中国第二大民办高科技企业。1994年2月,72层的巨人大厦破土动工,下半年史玉柱斥资1.2亿元开发脑黄金,短短4个月回款1.8亿元,1995年他一口气推出12款保健品,同时涉足服装、化妆品等30多类产品。然而,因为不断从保健品“抽血”反哺巨人大厦,史玉柱面临资金链断裂,1997年1月,媒体“地毯式”的轰炸将巨人财务危机放大后公之于众,号称“请人民作证”的史玉柱有口莫辩,也无人愿意为他作证,史玉柱就此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
正如少有人能预料他从成功者到失败者的角色转换只用了3年那样,没人相信短短3年内他会卷土重来。2001年1月,史玉柱以“借钱还债”的方式宣布复出,携“脑白金”卷土重来,又以“黄金搭档”重回巅峰,2003年相继入股华夏银行、民生银行进入金融业,2005年以“永久免费”的概念杀入网游,并于两年后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融资总额约10.45亿美元,而史玉柱及其女儿的身价已由此攀升至395.7亿元。在2007年的“胡润百富榜”中,史玉柱以280亿元位列第15位,成为中国IT界首屈一指的富豪。
从富翁到“负翁”再到富翁,在史玉柱的商业悲喜剧中,人们只能猜到故事将一如既往地惊心动魄,却不知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呈现。正因为既刺激又神秘的悬念存在,才使得“史玉柱”三个字成为奇迹与神话的代名词。2013年4月10日凌晨,史玉柱发布一条微博称:“我辞去巨人网络CEO,至此我已不担任任何公司实职。”经过20多年南征北战,年过50的史玉柱不再像初涉江湖时那般狂放不羁、冲锋厮杀,“终于彻底退休了”。
创业以来,史玉柱就从未淡出过媒体视线,也未被人们遗忘,无论成败。或许民众对脑白金、征途的争议还会延续,但这些都丝毫不会阻碍他创富的脚步,也不会动摇他的商界地位和影响力,他重新定义“失败”,正如新华社所评价:“失败有两种,一种是事业失败,另一种是精神失败。很多企业在事业失败以后,精神上也失败了。但巨人在事业上失败后,精神不败,所以可以站起来。”
在“中国商业教父”中,史玉柱注定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从四位企业家1984年的毕业去处和后来的创业路径来看,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潘石屹没有干石油,冯仑没有做咨询公司,张近东与“文员”二字无关,史玉柱也没有做统计,他们的事业方向甚至与所学专业都不相关。因此可以下结论:只有被分配的职业,没有被分配的人生。命运掌握在每个人手中,屈从还是抗争,安逸还是艰苦,皆取决于理想。
人生不会被“分配”,创业者更应该与“分配”为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