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道无道 花非花

書城自編碼: 264013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 者: 黄国荣
國際書號(ISBN): 9787229091972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2页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7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黄庭经详解(全2册)
《 黄庭经详解(全2册) 》

售價:NT$ 660.0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大系·绘画卷(全十册)
《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大系·绘画卷(全十册) 》

售價:NT$ 47400.0
姑苏繁华图
《 姑苏繁华图 》

售價:NT$ 3190.0
人的消逝:从原子弹、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 人的消逝:从原子弹、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

售價:NT$ 484.0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
《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 》

售價:NT$ 352.0
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基于Python VTK的实现
《 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基于Python VTK的实现 》

售價:NT$ 760.0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售價:NT$ 653.0
政略与战略论
《 政略与战略论 》

售價:NT$ 63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49
《 迷斯羊的欧洲地图 》
+

NT$ 328
《 行走,一堂哲学课 》
+

NT$ 330
《 往事 流光:见证文学的光荣年代 》
+

NT$ 407
《 沉默50年:一位原“慰安妇”的自述 》
+

NT$ 331
《 所有遗憾都是成全 》
+

NT$ 291
《 见证: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
編輯推薦:
《道德经》是一部空前的哲学著作。它为人解决问题,引导人们进入高度抽象思维,告诉人们宇宙与万物发展变化的总道理。这是一部专门研究老子的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是阅读心得,下卷是注解原著。书名“道无道 花非花”,表明语言文字难以完全解读老子的思想之意。作品包含29篇心得,涉及到哲学、天文、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科技等诸多领域,阐发了关乎到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许多方面的理论,教会读者如何尊重自然,顺其自然。全书文字质朴自然,说理深入浅出,既有老子的基本思想,又有对现实问题的揭示批判,读来备感亲切,给人以启迪。
內容簡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我读《老子》”,下卷为“我释《老子》”。作者将其对老子思想的多年独立研究与数十年对社会的观察,与对人生起伏的体验结合起来,写成这部面向大众读者的心灵读物。通过对《道德经》的文本考据、解读,通过剖析诸种不良社会现象对当代群众心理造成的扭曲和冲击,希求能从古代大哲学家的智慧中为人们找到平衡人我关系,坦然面对悲喜苦乐的妙方。让古代经典著作能够为当今大众服务。
關於作者:
黄国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江苏宜兴人,曾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副社长、副总编、专业技术四级等职,军衔文职二级,技术职称编审。1978年开始文学写作,发表出版文学作品500余万字。长篇小说代表作:《兵谣》、《乡谣》、《碑》;散文集:《为了母亲的微笑》;文艺理论《走出乡村书写的怪圈》、《我们该在意什么》、《文学的声音》;电视连续剧:《兵谣》、《沙场点兵》等。作品多次获期刊优秀作品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五个一工程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加拿大“大雅风文学奖”提名奖。电视剧获飞天奖、金鹰奖、金星奖等。编撰《图书编辑学》、《出版经营与管理》教学讲义,获中国出版科研院人才库证书,十多种专家人物辞书收录。
目錄
目录
上卷 我读《老子》
序 万物兴歇皆自然(王立群)
**章 修心益寿
第二章 众妙之门
第三章 有无相生
第四章 不尚贤, 不贵货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天长地久
第七章 上善若水
第八章 顺其自然
第九章 物极必反
第十章 无为而治
第十一章 大智若愚
第十二章 委曲求全
第十三章 无中生有
第十四章 不以兵强天下
第十五章 柔弱胜刚强
第十六章 死而不亡
第十七章 不言之教
第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十九章 以德治国
第二十章 光而不燿
第二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
第二十二章 为之于未有
第二十三章 不为天下先
第二十四章 祸莫大于轻敌
第二十五章 自知其无知
第二十六章 民之轻死
第二十七章 坚硬如水
第二十八章 为而不争
第二十九章 返朴归真
跋:颠覆惯性的模式化思维
下卷:我释《老子》
**章 众妙之门
第二章 有无相生
第三章 不尚贤,不贵货
第四章 用之不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玄妙之德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为腹不为目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 无状之状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第十七章 下知有之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委曲求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欲速不达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 袭明要妙
第二十八章 明知故守
第二十九章 圣人无为
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天下
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 死而不亡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六章 柔弱胜刚强
第三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负阴抱阳
第四十三章 无有入无间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第四十五章 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第五十二章 为天下母
第五十三章 行于大道
第五十四章 以身观身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光而不燿
第五十九章 深根固柢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
第六十三章 多易必多难
第六十四章 为之于未有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以其善下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第六十九章 哀者必胜
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道人道
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內容試閱
**章 修心益寿
少私寡欲,守弱居下;
淡泊名利,平淡人生。
要是有人劝你别刚强,要柔弱;别聪明智慧,要愚蠢驽笨,你一定会认为这个人神经出了问题。一般人的思维和观念是这么个逻辑,但一般人理解不了大智慧先知的高远境界。老子就是这么一位要人别刚强,要柔弱;别聪明智慧,要愚蠢驽笨的大智慧先知。
别说一般人理解不了老子,连孔子这样的圣人对老子也毕恭毕敬,心悦诚服地洗耳恭听他对他的批评。《史记》中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是历代至今被敬奉为比老子更负盛名的圣人。他跑到周都洛阳,向老子讨教礼的学问,老子告诉他:我听说,会做生意的精明商人,总把财货深藏着,看起来好像空无所有;品德高尚的君子,他的外表谦虚得像个愚蠢迟钝的人。丢掉你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还有做作的情态神色和不切实际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都是没益处的。我能告诉你的,就这些而已。老子就是这么个超凡脱俗之人,他对孔子也是如此毫不忌讳,开诚相见,坦诚道出自己的不同主张,不加掩饰地直言指出孔子的不足和缺点,对其他人便更可想而知了。
孔子毕竟是圣人,他并没有因老子的耿直坦言而难堪,更没有因受指责而小肚鸡肠。回去后,他对自己的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是同处春秋晚期的孔子对老子的评价,他称老子是龙,他不是飞,不是游,不是行走,而是乘风云而上天。从他的评价可以想见老子其人,也可知老子在当时的影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他曾经在周王朝做守藏室的史官,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在周室待了很久,见周王朝日渐衰落,于是弃官离开朝廷,隐居世间,从此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令人惊异的并非老子弃官隐居,而是老子的长寿。《史记》上载,老子活了一百六十余岁。也有人说他活了两百多岁。还记载,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周政府一个名叫儋(dān)的太史出关见秦献公,传说这个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太史公司马迁只是如实地记录下他之前历史的传说,没定结论。从老子识透尘世,弃官做隐士这个角度看,太史儋不大可能是老子。且不论这些,老子活一百六十多岁是《史记》的记录。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人过七十古来稀,《史记》记载孔子活了七十三岁,所以他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但孔子也只能有这个时段的经验认知,他只活到七十三岁,八九十岁的人生经验,他没有去推测。老子活了两个多“古来稀”,可见他真非凡人。
人生不易,自出生那一天起,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人都想长寿,是因为人生难得一回,再则人世间太美好。假若人生能随意而得,假若人世间丑恶得暗无天日,生死也就无所谓了。人都珍惜生命,没有活到应有的寿数而死视为不幸,故年少而死,称夭折;中年而亡,叫短寿。人想长寿,一般人也只是想想而已,不可能像秦始皇那样逼别人去为他炼仙丹,满天下去找长生不老药。其实权大权小,高贵卑下,富贵贫贱一个样,权力再大能驱策天下人也没用,世上没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谁都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老子之所以能活孔子两倍多的岁数,并非他吃了什么仙丹和长生不老药,我以为他的长寿秘诀在于他的心态,在于他的人生修炼,远离死亡的危险。老子在第五十章里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i)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他说,出世叫生,入地叫死。人出生后能长寿的,有十分之三;短命夭折的,有十分之三;本来活得好好的,往往自己撞入死路的,也有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为了求生而太过于重视养生了。曾听说,善于保养生命的人,在山里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的侵袭;入军队打仗不会遭到兵器的杀伤。犀牛虽凶,对他却没有办法用它的角;老虎虽猛,对他却没办法用它的爪;兵器虽锋利,对他却没办法用它的刃。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善养生的人根本就不进入这些死亡之地。
那么善于养护生命的人,用的是什么妙法秘诀?要说妙法秘诀,我以为有三条:
其一,“少私寡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第四十四章)名利和生命哪个更亲切?钱财和生命哪个更重要?得名声钱财和失去生命,哪个更有害?这些人生的要害问题,老子悟得清清楚楚。他一贯坚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只有知足,才不会受到污损;只有适可而止,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险;如此身体才可久安,生命才可以长存。他告诫人们“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财富再多,你不可能永久守住;富贵而骄横炫耀,必自遭祸患。他还警告人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第十二章)连圣人都只求吃饱肚皮,不为光彩面子的荣誉。老子如此言,也如此行。他满腹经纶,却坚持“不言而教”,要不是守关的官员求他勉强为大家写一本书,连这五千字的《道德经》都没有。他既不想立言立名,也不想立仕立业,*后弃官而去,隐居人间,可谓潇洒人生。
其二,抱朴归真。老子认为人*纯粹*可爱是婴孩阶段,他没有知识,没有欲望,所以也没有烦恼。人世间的一切不幸和灾祸都是知识引起的。知识让人产生欲望,知识越多,欲望越大,欲望到了熏心的地步,利令智昏,人就会追名逐利,相互争斗,相互倾轧,社会就陷入混乱和灾患。他提出“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十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合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这些观点贯穿《道德经》的字里行间,他希望人们返璞归真,像婴孩一样纯朴可爱,无为、无我、无欲。
其三,守弱居下。老子的睿智表现在他的世事洞悉和人情练达。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老子会看到事物的内在;一般人重视事物的正面,老子更注重事物的反面;一般人喜爱事物的阳面,老子却特别赞赏事物的阴面。这也许是老子的立身之道,第二十章表明了他的立场。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他说,深知雄性的刚强,却宁愿处于雌性的柔弱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沟壑。能够做天下的沟壑,恒久的德就不会离开,回复到单纯的自然状态,如同婴儿一样纯朴。深知白昼的光明灿烂,却宁愿处于黑夜阴暗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工具。能够做天下的工具,与恒久的德就不会有偏差,就可以回复到无穷无尽的境界。深知荣宠显耀,而宁愿处卑下的位置,甘愿做天下的溪谷。能够做天下的溪谷,恒久的德就充盈,回复到质朴的状态。
老子守弱居下的主张,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积极。他认为甘守柔弱,就能不争;表现愚笨,就能弃华取实;谦下不争,就能无私无我;弃华取实,就能返璞归真。因此,他的正言若反,进道若退,恰恰是他思想深邃,境界高远的表现。
两千多年过去了,老子的这些思想在今天却似乎更难得。两千几百年之前的物质生活水平跟如今无法相比,那时候人们尚且需要少私寡欲、抱朴归真、守弱居下,淡泊名利,平淡人生,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代化生活中,不是更需要吗?私欲是损害身体的毒瘤,追名逐利,欲壑难填;处心积虑,寝食难安;不择手段,妄想枉命。
我父亲活了九十八岁,我给他总结,他长寿的秘诀是:心胸开阔,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宁可朋友负他,他决不负朋友。他没读过《老子》,但有这心性,为此,我曾写了《父亲的生命力》。
诸位若想要一副强健的身体,保持一个不衰的生命,不妨读读《老子》。
第二章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提起老子,可能谁都会脱口而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章)这不只是因为它是老子《道德经》的开篇首句,流传广的更主要原因还是这句话的内涵,它是老子道学的立论之言。开篇就直奔主题:道是什么?
从词面看,古汉语跟英语的句式有某些相似,宾语常常前置,通俗说法叫倒装句。这句话的**个“道”,是名词,是宾语,指宇宙的本源;第二个“道”是名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是说、描述、解释之意;“常”是恒久。第二句**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真相,第二个“名”是名动词,命名、给它称谓之意。这句话文字所表达的含义是:假如道可以用语言解释出来的话,解释出来的那个“道”,就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个恒久的宇宙本源的“道”。同样的道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许可以用一个名称来给它命名,但要给宇宙产生万物的本源之规律的真相起一个名称,是做不到的,即使给了它名,也不可能与那个恒久的宇宙本源的真相形态相称。
这句话揭示了两个问题。
一是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就汉语文字而言,尽管语言文字表达的丰富性可达到无所不及的程度,可以把一件事、一个事物说得活灵活现,但我们常用的文字也就5000个左右,一般人能掌握并应用自如的文字也就3000多个。描述一个事物的外在形态(形状、色彩、外质、特征),或一件事的外在过程(起因、经过、结果)或许容易。但要说明一个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千变万化的现象内涵、一种状态的真实形态就不那么容易。自然界的许多现象真相,往往只能靠心灵去感受,去意会,而无法直接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尤其是想描述、解释没有物体、没有形状的天地开始之初,宇宙创生万物的本源之真相形态,语言文字的确难以如愿。
二是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事物是不依人类的意志为转移或改变的客观存在,自然界对于人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认知能力,事物永远具有不可知性。宇宙从星系形成开始已有140亿年,地球也有了46亿年生命,而人类从类人猿开始计算,至今也不过100万年历史,在人类产生之前宇宙就在无限时间、无限空间中客观存在,人类如何能完全认识它呢?
就拿人类的生命之源——水来说,人们应该是*熟悉不过了,可对一个先天失明从没有看过自然世界一眼的人来说,如果靠别人用语言来告诉他水是什么,肯定要闹出大笑话。你跟他说水是液体,手触碰它有湿的感觉。可液体和有湿的感觉不只水,他可能因此把汽油、柴油、煤油、食油、酒精、奶等等有湿的感觉的液体都当作水。更何况水的形态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水在零摄氏度之下,液体就变成固体,结成冰块;到100摄氏度,水就由液体变成气体蒸发。这又如何让他理解?假如再解释说,水是柔软的、平静的、光滑的,他可能把绸缎也当作水,何况水并不只是柔软、平静、光滑。水又是坚硬的,滴水能穿石;水能腐蚀木材,以至钢铁;水也能发怒,洪水可以冲垮巨大的堤坝,可以卷走村庄,推倒参天大树。说水无色透明,他可能把硫酸也当作水,因为硫酸也无色透明。说水往低处流,可在压力之下,水也能往高处流,往高处喷。水的形态、性质变化太复杂了,用语言是无法传达全面、准确的。
水尚且如此,何况道呢!
那么道究竟是什么?
老子在《道德经》**章作了精辟的阐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ǎ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是说,“无”,可以形容天地原始之初的形态真相;“有”,是万物的原始状态的概括。所以常常以天地的本源“无”,观察探究“道”的精致奥妙;常常以万物的原始形态真相“有”,观察探究“道”的作用的无边无际。“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的作用,这两者同出于道,是“道”的两个方面,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无论“无”还是“有”,都没有具体的形态,但却创生出了天地万物,真是奥妙到极点,是自然界奥妙的总出处。
“无”和“有”是老子宇宙学说的基本观点,之后他所阐发的所有理论和辩证思维,都是从这一基本观点引申出来的。
在这里,“无”和“有”不是相对概念的“无”和“有”,这里的“无”和“有”都是真相状态。那么这种无状态的真相状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老子在第十四章里作了回应,他说:“视而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抟(tuán)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说,拿眼看看不见,这叫夷;用耳听听不到,这叫希;抬手摸摸不得,这叫微。道无色、无声、无形,所以无法企及穷究,但它是混沌一体的。它的上面既不明,下面也不昏暗,它绵绵不绝地存在,无法命名。归结到*后它为无物无形无色无声。它是无形状之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是一种恍恍惚惚的状态。想迎它,看不见它的头;想尾随,又看不见它的尾。能够把握这亘古就存在的道,就可以把握现在的一切事物。能够知道道原始的情形,也就知道了道的内在规律了。
老子在第三十五章中又说:“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他说悦耳的音乐和可口的美食,会引得过路的人止步;但是道若是用语言说出来,却是淡而无味。它没有形体,看也看不到;它没有声音,听也听不见;可是它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老子在第二十一章里进一步解释道的内涵。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老子说,道这个东西,说它是无又似乎有,说它是实又似乎虚,它是恍恍惚惚的。可在恍惚之中,它又具备了宇宙的形象;恍惚之中,它又包含了万物;它是那么深远而昏暗,可深远昏暗之中却具有一切物质的原理和原质;这原理和原质是真实的,其中有非常可信的真实的东西。从古到今,道一直存在,一直在创生万物。我怎么会知道万物开始的本源情形呢?就是靠这个道。
“无”,并非什么都没有,它是一种状态,一种真相。那是140亿年前天地的星系还未形成之前时的状态,是天地原始的真相,可以称之为“混沌”。“有”,也并非是一种具体的物体,它同样是一种状态、一种真相,是38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后,6亿年前细菌还未出现,道创生万物初始的一种状态,一种真相,可以称之为“存在”。“无”和“有”是老子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章)立论的*形象的注释。他给道起过两个名,一个叫“一”,一个叫“大”。
老子在这里一方面用道揭示宇宙本源真相,同时也以道展示宇宙的内在精神品格。老子在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说,道永远是无名的,也永远是质朴自然的。它虽然隐微、渺小,天下没有人能驱使支配它。侯王若能守住它,天下将都归服他。天地间阴阳二气相合,就降下甘露般的雨水,人们并没有要求它责令它均匀,它却自然地均匀。从初创万物到人们对万物有所认识,有了命名,有了名分,有了制度,也就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道在天下,对万物来说,就如同江海对于山川溪谷。
老子在第三十四章中还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他说,大道流行泛滥,它可以无所不至。万物都靠它得以生存,它对万物却从不干预;它成就了万物,却不把名誉拥有;养育了万物,却不当它们的主宰。从不图回报,可算是很微小;万物都以它为归附,而它却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算是伟大。由于它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成其为伟大。
可能有人会疑惑,研究这玄而又玄、奥妙莫测的道,即使识道、守道、得道又怎么样呢?对这种疑惑,老子在第三十九章中有回应。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一”是“道”的代名词。他说,自古以来,凡是得一(即得道者)者,其情形是这样的:天得到“一”,天就清明;地得到“一”,地就安宁;神得到“一”,神就神灵;溪谷得到“一”,溪谷就充盈;万物得到“一”,万物就衍生;侯王得到“一”,侯王就可以成为天下的首领。他们都从“一”(即“道”)那里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反之,假如失去离开了“一”(即“道”),天不能保持清明,天恐怕就要崩裂;地不能保持安静,地恐怕就要震荡毁灭;神不能保持神灵,神恐怕就要灭迹;溪谷不能保持充盈,溪谷恐怕就要枯竭;万物不能保持衍生,万物恐怕就要灭绝;侯王要是失去高贵,国家恐怕就要灭亡。
综上所述,老子创立道学,是从探究玄妙的宇宙起源开始,确立了道是众妙之门这个纲,其起点确实很高。更为可贵的是,他的道体说“无”,“道”用说“有”,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与今天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在哲学原理上是相符的。他在第四十一章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包括了进化论的全部内涵。
第三章 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这里说的“有”和“无”,并非**章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句中之“有”和“无”,那个“无”代表道体,“有”代表道用。老子在第二章里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其中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和全书中的“强弱”、“宠辱”、“虚实”、“昭昏”、“吉凶”、“黑白”、“贵贱”、“亲疏”、“祸福”、“刚柔”、“厚薄”、“多少”、“开阖”、“奇正”等等相对词,是单纯指两个相对而生的概念。“相生”,相对立而生的意思,哲学的观点就是“对立统一”。
在老子的道学观念中,道体处于“无”的状态时,像婴儿般质朴、无名,可称之为“一”、“大”或“朴”。在那个“无”的状态中没有美丑之分,没有善恶之别,也没有是非之争,一切顺其自然,万物不知不识、无欲无私,质朴纯真得像婴孩。但在道体的作用下,“无”中有了“有”,也即进入到“有”的状态时,道体便发生了变化,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老子是说,当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之后,人们自然就都喜爱美而厌恶丑,都向善而弃恶。因此,纷争也就产生,世界就不再安宁。
这似乎成了悖论,但这不是悖论,而是“无”与“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宇宙处于“无”的状态时,没有美丑,没有善恶,也没有是非之争。但是道体的作用必然要创生万物,“无”必然会产生“有”,“无”必然向“有”过渡发展,于是宇宙处于“有”的状态时,天下人必定赞美厌丑、向善弃恶,于是纷争也就必然产生,世界就变得不安宁。我们的现实就是如此,科技越发达,社会越文明,经济越发展,世界就越不安宁,这不能说是进步文明发展不好,道理是一样的,社会的发展与利益的分割永远是矛盾冲突的。
当然,老子说的那个不分美丑,不辨善恶,纯朴得像婴孩一样的世界,是对宇宙本源的探析,是主观臆想的理想世界,是指宇宙的本源,是天地生成之前、生命进化成人类之先的一种自然的状态。当天下成为人类的世界,仍然没有美丑之分,没有善恶之别,没有是非之争,只怕唯有向往了。因为人类的大脑很发达,善于思维并富有情感,加之人本性有自利心,即使是那些爬行动物,它们同样也有思维,也有情感,同样有生存的争斗,何况人类呢!
如果把老子这个观点简单地理解为他希望世界永远处于混沌状况,那就完全曲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从来没有说宇宙永远停止在本源之初永恒不变。他在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道体的本源是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它就存在了,既不发声音,也没有形体,它超然于万物之上而不受外力的影响,每时每刻都在循环往复运行而永不停歇。这段话说明了两个观点:一、宇宙是不依赖外力而客观存在的;二、宇宙永远在运动。这两点恰恰与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吻合,即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运动的。确立了这两个基本观点,宇宙的变化以至生命的产生就不言而喻。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无”与“有”的关系,阐明它们在嬗变中相互否定,又相互依存的对立与统一。
老子在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万物化生的本源,这种本源是一种气。即庄子在《天地篇》里所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说“无生一”,老子在这里说“道生一”,观点是一致的,“道”就是“无”,“道”也是“一”;“有”是道的作用,“一”就是“有”,是“道”的创生。一就是那种混沌状态的气,这种气又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合又生出第三种气叫和气,和气创生、调和、滋养了万物。
以我之见,老子创立道学,全部用意在阐述“道”的作用,即道用,道的创生作用,也就是他在第四十章里那句总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是因为道创生了万物,包括人类,老子才提出人类有了审美观道体分裂之后该怎么办的问题。老子认为,因为人们都向往“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由此才产生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强弱”、“宠辱”、“虚实”、“昭昏”、“吉凶”、“黑白”、“贵贱”、“亲疏”、“祸福”、“刚柔”、“厚薄”、“多少”、“开阖”、“奇正”等等一系列相对而生的概念。这些概念在私欲的支配下产生喜好与厌恶,进而出现纠纷争斗,虚伪诡诈也伴随而滋生,世界的纯朴安宁也就难以为继。因此,老子始终站在这些相对概念的弱面、负面,坚持守弱、居下,他是要人们坚持“本源说”,本源是道体,只要人们坚持道体永不放弃,那么世界就会在那种相生中变得和谐。
其实世上*真、*善、*美的事情,或者*假、*恶、*丑的事情都包含着正反两种能量。通俗一点说,再好再善再美的事情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再坏再恶再丑的事情也会有积极的因素蕴含其中。
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其意还不止于此。他说的有和无相对而产生,难和易相对而形成,长和短相对而比出,高和下相对而显现,音和声相对而应和,前和后相对而成序,有其更深的哲学思想。没有无,就无所谓有;没有易,也就觉不出难;没有短,怎么能显出长;没有下,就看不到高;没有声,自然也就没有音;没有后,就排不出前来。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都是相对却又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用现代哲学观点讲,它们既有对立性,又具同一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就是宇宙中万物生存的**形式,万物生存都脱不开这一规律。
对此,老子在第二十一章里又作了形象的阐述。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他是说,道这个东西,是没有固定形体的混沌状态,说它有似乎无,说它实似乎虚,是那样的恍恍惚惚。恍啊惚啊,恍惚之中又有宇宙的形象;恍啊惚啊,恍惚之中又有天下万物的实体;它是那样的深远昏暗,深远昏暗之中却蕴涵着一切生命的精气。这精气是非常具体而真实可信的。自古到今,道的名字一直不能废去,依据它去观察认识天下万物的开始。这一段话生动地表达了“有”与“无”那种无中有、有又无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相互冲突的辩证关系。
老子在第二章的*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明白了“无”与“有”的相生关系,面对世界的不安宁怎么办?老子要大家向圣人学习,以“无为”的态度来作为,用不言的方法来诱导别人,任凭万物自然生长成就而不干涉。创生了万物,不占为己有;滋养了万物,却不自以为能;成功了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他的功绩才不朽。
第四章 不尚贤, 不贵货
心地单纯,虚怀若谷;
无邪无贪,返璞归真。
不尚贤,不贵货,老子在这里不是谈推举人才,爱惜财富,而是论治国方略。短短几句话深入浅出地以司空见惯的事实剖析出治国的大道理,对统治者、掌权者、当官的提出忠告。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他在这里告诫统治者和做官的,身居高位的人,若一味向民众推崇贤人,显示得到贤名的人所获得的名和利,那么,天下人都会因羡慕贤人、贤名获得名利而争相去做贤人,这样相互倾轧、相互争斗,以致生出弄虚作假、不择手段等种种丑行劣迹就会滋生泛滥。做官的人,若一心迷恋金银财宝,视钱财珍宝如命,一朝权在手,便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搜刮贪占金钱财宝,那么,天下人便都把金银财宝当珍宝追逐掠取,盗贼也就随之而产生。天下百姓若是看不见听不到在位的官人们争名获利和显示钱财珍宝这些能引起欲望的事情,他们的心也就不会为名利财宝所迷乱。
他在这一章里进而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懂得道体的圣人治理国家,必定是从治身心做起,要让老百姓心地单纯,达到虚怀若谷、以虚致静、无邪无贪的境地;使他们吃饱穿暖,充实地过日子;弱化欲望心志;强健他们的身体和体魄,使百姓返璞归真无知无欲地生活。要是民众都这样生活,即使自以为聪明机智的人也不敢随心所欲地胡作非为了。这样没有人为引导地顺其自然治理国家,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前一段不人为地推崇贤人贤名,不迷恋金钱财宝,以免导向出现偏差,而让社会造成混乱,这似乎没有疑义。后一段,有人就认为老子在宣扬“愚民政策”。如果只从字面上讲解,老子似跟孔子一样在宣扬“愚民政策”。孔子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第八》)。意思是,可以指点老百姓走哪条路,不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就有点只看其文,不知其意,不解其心了。老子的“常使民无知无欲”与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老子的“无知无欲”是要让百姓纯朴简单、返璞归真,不要知道太多的贤人贤名因名而获利和占有大量钱财珍宝这样诱惑人的事情,无过多欲望地过平常日子;而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说可以告诉百姓走这条路,而故意不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走这条路,故意把百姓蒙在鼓里。
我以为,老子告诫做官的人如何对待百姓,是讲实际的,态度也是诚恳的。民以食为天,不要说两千多年之前,就说经济腾飞生活富足的今天,吃饱穿暖仍然是广大老百姓的**愿望。假如让百姓“盈其心,空其腹,强其志,弱其骨,常使民博知纵欲”,天下将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假若天下的老百姓,跟上面的做官人那样,心里整天异想天开地揣着不切实际的争名逐利、图谋金钱财宝的种种念头,饿着肚子,忍着饥寒去为自己的不切企图目标拼命奋斗,*终的结果将会是什么呢?只能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来斗去,斗得土地贫瘠,经济崩溃,民不聊生。那种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行为,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主宰着我们的灵魂,成为我们的行动纲领和旗帜,我们为此天不怕地不怕地斗过,以致付出全部青春热血而一事无成。
就全章而言,老子实实在在地阐述了“上行下效”的普通道理,要在上做官的人警惕,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民众产生影响,明白严于律己,身先士卒的作用和道理。老子说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其实质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出一辙。用现代的话说叫“以身作则”、“治人先治己”。对这孔子有精到的名言:“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十三》)上面做官的人讲礼仪,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敬重;上面做官的人讲情义,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上面做官的人讲诚信,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当官的自身行得正,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动;若是自己身不正,整天搞歪门邪道,即使下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
当今世风之差让每个人浮躁不安,都想骂街,道德沦丧到了没有底线的地步,根子在哪里?在当官的腐败。每年各级纪委公布的受法律、党纪查处的官员数量惊人,加上还有狡猾隐藏手段高明而没被查处的,真可谓“无官不贪”了。官员如此,老百姓天天耳闻目睹的都是当官的受贿、贪污、腐败的丑行,款额大到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几十亿、几百亿人民币,老百姓整天受这些行为蛊惑引诱,意怎么能不迷?心怎么能不乱?世风怎么能不日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风气如同染缸,风气好,能净化人的心灵;风气坏,就是块白玉也会被污染成烂石头。
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老子思想中的人民性。他对当官的说要使百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实根本还是为百姓着想,他认为,只有社会没有纷争,只有百姓纯朴简单,厚道无欲地生活,百姓才能真正实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第八十章)。这才是老子所期望的理想的百姓生活真实景象。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