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NT$
254.0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NT$
398.0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NT$
551.0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NT$
347.0

《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售價:NT$
296.0

《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售價:NT$
500.0

《
纯粹·一枕书梦
》
售價:NT$
367.0

《
新版-零基础茶艺入门
》
售價:NT$
179.0
|
內容簡介: |
★《鲁迅经典全集IV:家书集(插图本珍藏版)》,中国作家榜推荐词——
这是鲁迅家书突破性与小说、散文、杂文并列入选经典文集。本书从鲁迅1400余封书信中精选写给妻子、母亲、弟弟的家书共计145封。在这些弥足珍贵的家书中,鲁迅是丈夫、是儿子、是兄长,他用心经营自己的爱情、亲情、手足情,用情至深,令人动容。
翻开本书,了解鲁迅与家人的沟通方式,走进他隐秘、柔情、丰盈的内心世界!
|
關於作者: |
鲁迅(1881.9.25-1936.10.19)
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百年来影响深远的头牌作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写作生涯期间自取笔名180多个,鲁迅是其中之一。
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大户人家,幼年生活优越。12岁家道中落,15岁时父亲周伯宜因病去世,与母亲鲁瑞及两个弟弟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17岁考入江南水师学堂,21岁以优异成绩获得公费留学日本,25岁时被母亲骗回国结婚,婚后返回日本,中止学医,从事文艺译著,并自学德语、俄语。28岁奉母亲之命回国,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当生理学和化学老师。31岁受蔡元培之邀,进入教育部当公务员,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随着白话文运动如火如荼,在好友钱玄同的鼓励下,开始白话小说创作,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首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震动文坛。此后18年,笔耕不缀,在小说、散文、杂文、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翻译及古籍校勘等方面贡献卓著,创作的众多文学形象深入人心。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安葬之日,万人空巷。他的作品有不朽的魅力,直到今天,依然拥有众多读者。
|
目錄:
|
《鲁迅经典全集IV:家书集(插图本珍藏版)》
致许广平信(78封)致母亲信(49封)致周作人信(18封)
|
內容試閱:
|
亲爱的鲁迅
——《作家榜版鲁迅经典全集》总序
一个好作家必须有一只猫咪。爱伦·坡有一只猫咪,海明威有一只猫咪,马克·吐温有一只猫咪,布罗茨基有一只猫咪,博尔赫斯有一只猫咪,村上春树有一只猫咪。
但,鲁迅没有猫咪,而且,他还仇恨猫咪,甚至,他养过一只拇指大小的隐鼠。
他梦想生活在百草园,与蟋蟀们待在一起,与木莲覆盆子们待在一起,与美女蛇待在一起。白天,看云雀从草丛蹿向云霄;夜晚,等着老和尚在枕头底放一盒飞蜈蚣,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当然魔幻又炫酷,但大人们不答应,将他送进城里极严厉的学校里。
在三味书屋,他识了字,见几千年的历史全是吃人,他扯开嗓门大声呐喊——他朝阿Q呐喊,朝闺土呐喊,朝孔乙己呐喊,朝祥林嫂呐喊,朝九斤老太呐喊,朝单四嫂子呐喊,朝蓝皮阿五呐喊,朝红眼睛阿义呐喊……整个世界都听见了他的呐喊声。
他亲眼见过一个鬼,叫做无常——有一年,爷爷高考满分,被皇帝点了翰林;又一年,父亲高考作弊,爷爷又成了等死的囚犯。
田地卖光了,父亲病倒了,大厦将倾了,15岁的孩子要做顶梁柱,清晨或黄昏,他奔跑在绍兴城中的小巷,去请名医们开药方,名医们的药引浪漫得要死:要么是原配的蟋蟀,要么是经霜的芦根。但浪漫是靠不住的,37岁的父亲终究还是撒手而亡。
曾经,绍兴新台门那六扇朱漆大门中的小王子,转瞬之间沦为乞丐。他从母亲的手中接过落满泪水的八块钱,逃异地、走异路、去寻求别样的人。没想到,一路上,他三闲二心,南腔北调,终究混成了个吐槽王、大毒舌。
一个矮小的人却藏有巨大的悲伤,他把这些悲伤写在纸上。这个世界不理睬他的悲伤。而他的悲伤比河流要长。
许多年后,一个叫大江健三郎的日本作家接到了诺贝尔文学院的电话,很狂喜,急切地向母亲报喜。母亲很不高兴,问,鲁迅先生获过这个奖吗?大江健三郎瞬间石化了,羞愧了好久。后来,大江健三郎说,我一生的写作就是为了向这个人致敬,就是为了靠近他。
在日本,他学过医,入过革命党,但终究,他没做成一个像样的医生和革命党。甚至,也没能像弟弟一样,娶上一个日本姑娘。更不堪的是,这个日本姑娘还把他两兄弟都打败了。
但男人们都打不败他。许多会写字的人都有跟他对撕的惨痛,几乎,每个对撕倒地的,爬起来后都会献上膝盖。因为,他撕得风趣,撕得高雅,让每个对撕的家伙都自愧不如。
他身高不足一米六,却是帅毙酷毙的一代男神,一米八的萧伯纳赞美他好看,他告诉萧伯纳:等到我老了,会更好看。
世上的作家都喜欢换马甲,但没有一个作家的马甲比他的多。他一生共用过180多个马甲。甚至,他还让自己的马甲相互说话。看上去多么荒谬,多么孤独,又多么挖心。
生命中,他热爱微小的事物,他叫许广平小刺猬。一个雨天,许广平去看他,那一晚,他画了一只小刺猬,打着一把小雨伞。
按星座的说法,他与他的小刺猬大约确乎是绝配,不止因为天秤与水瓶都爱做白日梦,而且,水瓶的从容也大约确乎能够安抚天秤那颗摇晃的、不安的心。
在厦门,他因为思念他的小刺猬,去一株相思树下静坐,偶然看见一匹猪吃相思树叶子,他勃然大怒,与那匹猪展开决斗,一个同事见了,惊问究竟,他说,这是个秘密,不能告诉你。
他唯新是求,嫌衣服太老土,在东京时自己设计了一套鲁式服装。但是,当东北姑娘萧红穿了一身难看的衣裳在他眼前晃荡,逼问他好不好。他又说,谁穿什么衣裳,我是看不见的。
在上海,他有时穿着补一大块补丁的布衣服出门。他去外国人的公寓拜访朋友,电梯司机不准他乘电梯,要他一步步爬到九层楼。
16岁前,他因为矮小而迅速,大人们叫他胡羊尾巴;46岁了,他还常常会在他的小刺猬前,从长条板凳上跳过来,又跳过去。
他跟铁杆许寿裳说,鲁迅这个笔名的意思是:愚鲁而迅速。许寿裳说,不就是胡羊尾巴吗?他们于是哈哈大笑。
但林语堂却称他为“令人担忧的白象”。因为他太特别了,特别得令人担忧。
在延安,毛泽东通宵达旦读鲁迅,还将《鲁迅全集》随身带到中南海,是他晚年的手边书。他说:“鲁迅是中国的首个圣人。中国圣人不是孔子,也不是我,我算贤人,是圣人的学生。”
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信仰鱼肝油,几乎每天都吃,而且让儿子海婴跟着吃,海婴在疯长,重得像石头,他说鱼肝油太厉害了。
五岁的海婴进了幼稚园,识了几个字,回来告诉他,你如果字写不出来,只要问我就是。他简直惊呆了。
听说幼稚园要放两礼拜假,他就发了愁。因为海婴已经发现了他打孩子的秘密:每一回的声音都很响,但一点也不痛。
他热爱自由,但他不敢跟没有爱情的朱安太太离婚,他说,那是母亲的太太。差评。
他把钱袋子看得紧,比金牛座还抠门。他的小刺猬跟他写信哭穷,他竟然装着看不见。再差评。
他喜欢说笑话,如果有人说了笑话,他会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小说发表了,被胡适狂点赞。他请点赞大师吃饭,首道菜点的是辣椒梅干菜扣肉。点赞大师非常不解。他解释说,“夜深人困时摘下一支辣椒放进嘴里,嚼得额头冒汗,周身发软,睡意顿消,比咖啡要好。”点赞大师不敢点赞了,只好摇头。
他喜欢吃面包,见租地附近新开一家白俄饭店,很高兴,但黑面包比黄面包贵,冰淇淋一杯要卖三毛钱。他又很不高兴,预祝饭店倒闭关门。
他每天抽烟30支,抽得手指发抖,也停不下来。他的小刺猬管束他,他又闹脾气。他向林语堂讨主意,林语堂说,戒烟其实蛮容易,每天都可以戒几回。
他生了病,胡思乱想,以为要挂了,准备写遗书,突然想到稿费,一骨碌爬起来,病立马就好了。他说,生小病,还有钱,就是福。二者缺一,就是俗人。
终究,他带着咳嗽离开了这个世界,还给世界留了遗书,说是赶快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而这个世界不理睬他的梦想,还给他准备了几顶高帽子和纪念馆,也都堂皇得吓死人。
今天的中国,一万个注册作家中,至少有九千九百九十个渴望获得鲁迅文学奖。但鲁迅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文学奖。可见,他比今天的作家们都谦卑。
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在绍兴,几乎每一天,他的纪念馆游人如织观者如堵。但是,亲爱的鲁迅,不在教科书,不在纪念馆,不在神坛上。他在这些冷酷、讥讽、悲伤的不朽经典中。何三坡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八日于上海大星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