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NT$
375.0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NT$
34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NT$
275.0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290.0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NT$
395.0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NT$
475.0
|
編輯推薦: |
编辑推荐1:《荒野寒山》——值得一看的“神人”寒山寒山不是凡人,他一生经历3次科考失败,4次吏部落选,2次妻离子散,后归隐寒石山40年,享年105岁。一生专注于修身、悟道。他不属于佛教、不自居道教,他就这样飘逸、与众不同地飘转一世。寒山拥有饥寒交迫的现实处境,却有着追寻精神乌托邦的叛逆者们无法企及的精神高度。他的潇洒不羁、放浪形骸、性情奔放以及富足的精神修行使得他成为沧海遗珠。这本书就是寒山的传记以及诗歌的收录。
编辑推荐2:《荒野寒山》——欧美、日本文化的心灵偶像寒山的禅诗被“垮掉派”奉为经典,而寒山本人厌世弃俗、狂放不羁的人生经历更为西方知识分子所推崇。加里·斯奈德翻译其诗24首,并受其影响出家日本。凯鲁亚克为其写作《达摩流浪者》。更有美国大片《冷山》向其致敬。这些都说明了寒山对于西方年轻人士和文化的影响。很显然,寒山所推崇的禅修之道宛然成为西方人眼中解决物质社会中精神问题的一剂良药。是时候,寒山的故乡——东方人唤起对他的重视了。
编辑推荐3:《荒野寒山》——精神迷惘和信仰危机的今天,我们需要的精神导师乔布斯虽然没有遁入空门,却始终以“禅者”自居。乔布斯可以淡然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寒山的个人传记。寒山是欧美“垮掉的一代”的偶像,是日本文化学者膜拜的中国诗人。寒山不是凡人,他一生经历3次科考失败,4次吏部落选,2次妻离子散,后归隐寒石山40年,享年105岁。一生专注于修身、悟道。胡适将其与王梵志、王绩并列为唐代三位白话诗人,加里·斯奈德翻译其诗24首,并受其影响出家日本。凯鲁亚克为其写作《达摩流浪者》。更有美国大片《冷山》向其致敬。世人称其为“和合二仙”。他的诗中透露的不羁、奔放以及他一生悟道出的禅意、修行成为包括乔布斯在内的“禅者”自居者的精神追求。
|
關於作者: |
何善蒙,1977年12月出生,浙江天台人,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 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寒山文化研究会会长等,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思想文化的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魏晋情论》、《隐逸诗人——寒山传》、《三一教研究》、《民国杭州民间信仰》等。
|
目錄:
|
第一部分 序篇
为什么是寒山?
走近唐代诗人寒山
第二部分 寒山传
1. 幼时颖悟,却怕形丑
2. 求学之路,儒道兼修
3. 三载落第,进不去的仕途
4. 孤身一人,闯荡江湖
5. 三十年归隐,又成鳏夫
6. 参生死,为修道差点送了命
7. 谈笑有知音,诗隐本非禅
8. 心如止水,终老寒石
9. “不合典雅”的诗,特立独行的人
10.
西方“寒山热”
第三部分 余篇
从无名者到嬉皮士
寒山及其文化精神
|
內容試閱:
|
幼时颖悟,却怕形丑
寒山并不是父母的第一个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本将兄共居(《少小》一一一),寒山对其早年生活的回忆无疑地表明了其哥哥的存在。当然,如同他的家世一样,我们无法知道更多关于他哥哥的信息,当然,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应当不是很大,或者只有一岁。
如同生活在京畿渭水之畔的大多数中下级地主家庭出生的孩子一样,儿子的出生,对于其家庭来说是一个希望的象征。虽然家庭是比较富裕的,但是,在传统的观念中,特别是在京畿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家庭的富裕并不表明什么,关键是要求得政治上的出身,亦即仕途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所在。寒山的父辈,如前所言,在仕途上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的。这对于他的父亲而言,无疑是一种遗憾,对于他而言,入仕不是生计问题的解决,而是光宗耀祖,这是声名上的大事。或者,他自己也曾经非常努力地争取过,但是,遗憾的是没有什么很好的结果。一个富裕的家庭,如果再有一个美好的仕途,那么在那个时代也算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可惜,寒山的父亲没有实现,因此,对于这个富裕的家庭来说,总是多少有着那么些缺憾的,自然也就转化为了他对于儿子们的期望。
寒山,如同他哥哥一样,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期望中出生的,换句话说,寒山和他哥哥一出生,就背负着他们的父亲对于仕途的期待的。每一个孩子的诞生,都是一个希望的开始。对于寒山的父亲来说,这更为贴切。
想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可以让自己的儿子们去实现的时候,寒山的父亲总是觉得莫名的兴奋,日后的显赫,家族的荣耀,似乎都已经近在咫尺。而对于襁褓中的孩子来说,他自然是无法读懂父亲的那种兴奋,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已然还是陌生的。可是,他今后要走的路,却早已在他父亲的理想中形成了,准确地说,他属于他父亲理想,是他父亲梦想的延续。这也许是一种悲哀,也许是一种宿命。总之,寒山就在这样的一种的期望中诞生了。特别是接连出生的两个儿子,更让寒山的父亲充满了希望,或者这就是上天的最好的恩赐吧。入仕的美好前程和家庭的声名煊赫,一时间都在他的脑海迸发了出来,寒山(他的哥哥也一样)对于他而言,意味着家庭的希望。儿子的出生意味着未来改变的可能性,更何况这个家庭现在一下子有了两个儿子,美好的希望在寒山父亲的眼中已然倍增了。
在欣喜、兴奋之余,他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地规划寒山的未来,当然,这些规划不外乎最好的生活环境、最好的生活方式、最好的教育环境、最好的教育方式,这一切在富裕的家庭是很容易办到的,总之,寒山和他哥哥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要围绕着那个入仕的、那个光宗耀祖的理想而进行设计的。理想和现实,在寒山的父亲此时看来,仅仅只有一纸之隔。而母亲的眼中总是充满着慈爱,看着襁褓中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单纯的幸福的气息。
寒山幼时的生活,无疑是幸福的,有着父亲的百般呵护,母亲的百般疼爱。这种幸福自然也离不开哥哥的存在,虽然两个孩子之间总会有争吵,但那也是洋溢着幸福的吵闹,哥哥对于弟弟而言,不仅是一个玩伴,同样也是一个作为保护者而存在。虽然在家中的时候会有吵闹,而到了外面,哥哥已然成为了寒山的保护者,因为有了哥哥,寒山在孩子们中自然就更加显得调皮了。嬉戏、捣乱、调皮,或者是寒山幼时生活的主题,就像每一个孩子的童年一样。
在寒山幼小的记忆中,幸福成为了唯一的字符。风和日丽的时候,一旦父亲有了闲暇,总是会带着哥哥和他沿着渭水河畔漫步,让他欣赏着关中的胜景,当然还有渭水那边的长安城,父亲说长大一点就带他去那里玩,那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懵懵懂懂,一旦父亲有了空闲,这样的情景在小寒山的生活中会时常出现,父亲总是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哥哥和他。而每次提到长安的时候,父亲总是特别兴奋。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好玩的吗?幼时的寒山不懂,他不懂为什么。但是,好玩也就够了,在孩子眼中,好玩才是最为重要的。最让小寒山感到开心的是,每次跟父亲玩了回家,母亲总是会迫不及待地抱起他,另外一只手则温柔地抚摸着哥哥的小额头,眼神中充满着关切和慈爱,总是那样的开心,那样的温暖。更为重要的是母亲总是会吩咐下人准备好吃的东西给他们吃,很多很多的,这个时候小寒山总是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最为幸福的。稍稍长大,渭水河畔,咸阳城的内外,都成为了哥哥和小寒山经常嬉戏之所,当然,还有很多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嬉戏、追逐、打闹,每一个孩子童年都会有经历,小寒山也不例外,这是对于童年的一种美好的记忆,当然,免不了还有父亲的责罚和母亲的疼爱。
幸福的童年总是容易逝去,随着年龄的稍长,跟所有的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开蒙受业是小寒山和他哥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他们来说,这似乎尤为重要,因为在他出生的那一刻,父亲实际上已经为他们谋划好了远大的前程,而开蒙受业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让小寒山兄弟俩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开端,在他6岁的时候,父亲给他们找了附近最好的私塾,送小寒山兄弟俩去接受早期的启蒙教育。从这个时候开始,小寒山兄弟开始识字、读书、学习写诗、书法,而其所学的,自然是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这以后,学习成为了两兄弟的主要任务,在小寒山的记忆中,从这个时候开始,父亲那曾经熟识的微笑渐渐地不见了,总是很严厉地要求他们。少小带经锄(《少小》一一一),这是寒山对于小时候自私塾生活开始以后的日子得最为深刻的记忆,当然,这里的带经锄并不是说细小寒山兄弟从事的是耕读生活,表明了他们勤笃于儒家经典的学习,当然,这不是小寒山兄弟自己的意愿,而是出于父亲的严厉,慑于父亲的威严。
孩子的本性是贪玩的,小寒山也不例外,总是在学习的时候,还想着嬉戏的情形,其实每一个孩子大抵都是如此,小小的年纪,根本没有太好的耐心在书桌前久坐的,更谈不上专心好学了。为此,小寒山兄弟也没有少受父亲的责罚。不过,小寒山的聪明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显露出来。他的记忆力非常的好,因此老师教过的东西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也就使他避免了因为不专心学习而招致惩罚的可能。虽然小小年纪,他却能写得一手好字,假以时日,自然是楷法遒美。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于诗歌非常感兴趣,这是所有的课程中,小寒山最为喜欢的,他后来的诗歌禀赋,在这个时候也有了很好的表现。聪明而又喜欢诗文,这使得父亲对于小寒山非常满意。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推崇诗歌,唐代自开元开始,诗赋在科举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举取士开元间始以赋居其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未有定制,对于诗歌的重视是开元之际科举取士的一个趋势,因此,在当时只要你的诗文好,意味着你能够很快地成名。这是让小寒山父亲觉得非常自豪的事情,因为,他似乎看到了孩子正在走向光明的仕途,仿佛那前程就是伸手可及的。
而小寒山的哥哥就没有那么幸运,虽然贪玩如小寒山一般,但问题是对于学习的经典,没有任何的兴趣,只是迫于父亲的威严,不得已而为之,私塾里先生教的功课,往往小寒山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熟练,而哥哥呢?基本上不是睡着了,就是走神了,而这个时候呢?小寒山总是想办法帮哥哥逃避先生的责罚。念书对于哥哥来说,趣味索然,写字和赋诗就更不要提了。父亲为此也没少操心,然而的父亲的严厉并不能改变什么。也许,这孩子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恨铁不成钢的父亲也只能这样来安慰自己。幸好,还有小寒山,一个聪明而又乖巧的孩子,想到这里的时候,父亲心里也总算踏实了不少。大儿子看来是无法在仕途上为自己带来希望,而以自己殷实的家底,和在咸阳一带所具有的社会基础,至少也还可以过一个非常好的生活。也许,也许再长大一些,情形或者会发生改变也未必,但愿如此吧,对于哥哥,小寒山的父亲也只能在心中还保留些许的希望。但不管怎么说,还有小寒山可以指望,仕途的大门依然敞开着。
私塾的日子转眼五六年过去了,小寒山的哥哥已经出落得一表人才,可是,依旧还是像从前那样,对于读书、写字、赋诗之类,毫无兴趣,私塾中也经常会看不到他的影子了,离着父亲当年所设想的轨道,可谓越来越远了。对于此,虽说父亲心里总有些失落,但也无可奈何。而小寒山呢,聪明、乖巧依旧,学习上、书法上、诗歌上都是相当出色,远近闻名。但是,随着小寒山的日益长大,父亲也不无担心的。
因为当时科举选人以身、言、书、判为法,身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即强调人长得要体貌丰伟、风流倜傥。在唐代,相貌不端正的是不能被选用为官的,根据《光远鉴戒录》的记载,唐时有一人名方干,缺唇,连应十余科,卒不得举。有司曰:干虽有才,但朝廷不可与缺唇人科名,使四夷闻知,谓中原鲜士。
一个人的相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何况在科举选士中明确地提出了身这一条。小寒山长得不高,小的时候跟哥哥差不多,可现在连哥哥的肩膀都不到了,跟哥哥比起来,那就算不上标致了,不能说是丑,只是比较普通罢了。其实,孩子的相貌原本就没有美丑之分的。可是,这在父亲的眼里,实在是块心病啊,虽说现在还小,长大了以后,或者就变好了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在父亲的心中总是忐忑不安,这孩子什么都好,要是毁在身这一项上也真是亏了,这可是关系到仕途大事啊。
于是从那一刻开始,父亲就开始特别留意一些方术,希望能够有所作用。对于此,母亲总是不太能理解他的想法。是啊,在母亲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实际上并不丑啊,只是跟他哥哥比起来,确实有些差距。可这就像哥哥不爱学习,看到书本就犯困,跟小寒山比起来,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一样。况且,现在还小,长大了,他也许就好了呢?无论是寒山,还是他的哥哥,她爱自己的儿子们,虽然大儿子不愿意学习,小儿子跟他哥哥比起来或者是长得不标致,而在母亲的眼中他们总是最好的。当然,她也没有多劝说丈夫,没有违背丈夫的意愿,因为在善良的母亲眼中,顺从是第一位的,虽然有的时候,她会觉得实在没有必要的。
父亲的努力,没有收到太大的效果,小寒山的形貌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努力而发生太多的改变。孩子是没有丑与美之分的,长大以后又会怎样呢?这是小寒山的父亲所时常思考的问题,也是藏在小寒山的聪明、好诗、善书背后的父亲的忐忑不安。每每看到小寒山聪明的样子,听到小寒山朗诵诗文的声音,看到小寒山日渐成熟的书法,父亲在欣慰的背后,总是有一些担忧。这种担忧,伴随着默默地祈祷。
当然,对于父亲的这些想法,这个时候的寒山是不可能知道的。童年的寒山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之中,沉浸在因自己的聪明而带来的旁人的赞许、认可之中,当然,更重要的是,聪明、好学对于小寒山而言,意味着更多时间的嬉戏,更为从容的游玩。因为,很多学习的事情,对于小寒山来说都是可以轻松解决,而且解决得非常漂亮。所以,嬉戏、游玩也就成为了时常能够得到的奖励。当然,还有母亲的疼爱和很多好吃的点心。
童年之于寒山,是幸福的,无忧的,恰如梦一般。只是,幸福总是短暂的,人总是要告别童年的,梦也总是要醒来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在这样经历着,寒山也不会例外。只是,生活的展开都是一个过程,而寒山尚处在过程的开端。所以,很多事情他无须考虑。但是,他的父亲就不一样了,他的梦想,他的现实,两者之间究竟有多少的差距?欣慰和担忧是他此时生活中的二重奏。尤其是当他越来越觉得,大儿子是没有可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时候,当他把自己对于仕途的热望全部都寄托到寒山的身上的时候,这种二重的心理就变得更加的明显。
相貌普通,个子矮小,一言以蔽之,形貌不出众,但是聪明伶俐,过目能诵,外加一些调皮、贪玩,这便是小寒山童年的写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