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古人云:眼见为实;西谚说:一图胜千言。视觉经验似乎是可靠的,其实却是暧昧的。这暧昧是一种诱惑,诱人去追寻视觉文化的真谛,追寻艺术、人生和世界的真谛。然而,追寻的过程充满了困惑,于是游目游心便成为视觉经验的治疗。
加拿大籍华裔学者段炼在这部关于艺术和文化的图文随笔集中,记述了其在北美、西欧、中国三地的生活、行旅、见闻和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
內容簡介: |
《视觉的暧昧:来自图像世界的随笔》是视觉文化研究学者段炼多年来关于艺术和文化的图文随笔合集。身为艺术教育领域的老师,作者关注教育、文学、艺术,以及相关的见闻和思考。这部关于艺术和文化生活的随笔集,以视觉经验来记述作者在北美、西欧、中国三地的生活、行旅、见闻和思考,力图贯通文字与图像,以求相辅相成,见证个人所亲历的图片世界。顺着这一脉络,本书组织了读画和心路等相关题目,以随笔写作来探究内心历程。
写在前面的话
『影像阅读』文丛编辑部
北京东四十二条48号,中国摄影出版社所在地,“影像阅读”文丛在此诞生。
出版计划中这一系列谈论影像的书,其作者都是那些一线人员, 包括摄影师、学者、策展人、编辑、收藏者等等,他们来自海内外,话题多元、发散。所思所想所感,所有话题力求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给不了观念,那就给材料。编者与作者一同努力,力求呈现丰富多元的影像文化生态。
影像阅读,阅读影像,这样的问题,既迷惑难言,又魅惑重重。但,言说的乐趣不正是在此吗?但愿睿智的作者与同样睿智的读者在这里相聚,品茗畅想,或低头沉思……
|
關於作者: |
段炼,成都人,生于六十年代,文学博士、美术学博士,曾任教于四川大学,后留学加拿大,攻读艺术教育,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校,现任教于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
|
目錄:
|
目 录
代 序
辑一 游心
米兰,最后的悬念
纽约,晨曦中的渔夫
加勒比海岛,被颠覆的叙事
辑二 读图
故宫观画三记
辨图识画
京城看画记
历史的大书
德国看画三题
美加看画记
辑三 观影
摄影,要说平凡不容易
电影与电视,边看边说
辑四 性情
猎艳图
我心忐忑
天涯达人
美国的罂粟花
行 走
辑五 写作
画画的朋友
散文前沿
写作是一种修炼
辑六 回眸
犹太故事与英雄
黄河与汾河
文心如斯
美国高校职场
后 记
|
內容試閱:
|
辑三 观影
摄影,要说平凡不容易
电影与电视,边看边说
何谓平凡?
说到摄影,无论拍摄景观还是人物,人们通常都强调,要在平凡中发现不凡。但是我认为,若要进入更高境界,反而要在不凡中发现平凡。
过去摄影圈有一种说法:若能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作品,就算是得到了摄影界的认可。显然,这家杂志的涉猎范围并不局限于自然地理和旅游探险,而且也涉及摄影。由于该杂志影响大,世界不少地方都先后出现了合作版或山寨版。在中文图书界,先是台湾出版了类似杂志,栏目设置几乎就是美国的翻版。我认识一位旅居纽约的上海摄影家,他经常接受台湾地理杂志的委派,到南美洲去拍照,从事类似于人类学和地理、旅游方面的考察。后来国内也办起了同类杂志,栏目内容也几乎如出一辙。
发表于《国家地理》的摄影作品,绝大多数都不是摄影棚里人为摆拍的照片,而是户外自然摄影。摄影家们涉足高山密林、激流峡谷、原始部落,他们在疾风暴雨、浓云晚霞、魅影逆光中追求难得一见的不凡,拍摄猛虎扑食、深海游鲨之类,其作品每每因此而引发读者惊呼,于是效尤者众。在全民旅游的今天,野外的自然摄影,已成为无数发烧友的最爱,他们在蛮荒之地的旅行中,执意寻找、发现、捕捉不凡的摄影场景。
早在大半个世纪前,美国著名摄影家亚当斯给《国家地理》做过外勤记者,在自然与荒野中拍了不少好照片,其中有不少便是在平凡中发现不凡。例如,有天傍晚在完成了一天的拍摄后,亚当斯驱车返程。途中他看到一处普普通通的村庄,天上暗淡的流云缓缓地沿地平线漂游,月亮也缓缓升起。在这平凡的乡村景象中,亚当斯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安详和神秘,以及宁静中的暗流涌动。他的心被触动了,立刻停车抓拍,捕获了这转瞬即逝的感觉。这是他在平凡中捕捉不凡的经历。与此不同,亚当斯也有相反的经历。有次在高山森林拍摄了不凡的景致后,他在密林的背景前看到了一株普普通通的白桦树,被逆光衬托出来,虽然平凡,却有平凡的魅力。
但是,在国内地理杂志上发表的摄影作品,全然没有亚当斯的品位,而常是所谓不凡的“画意”或“诗情”照片,其媚俗,如江南烟雨、小桥流水之类,甜腻得令人作呕,就一个字:装。
在21世纪初,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出版了《国家地理摄影精选》影集,收录该杂志百年来发表的摄影精品,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作品为主,既有不凡之景,更有平凡之作。欣赏这部影集,我自问:平凡与不凡主要是因为什么造成的?是天气、设备、景点等外在因素决定一件作品的成败,还是摄影者的修养、品位、眼力等内在因素决定艺术水平的高下?
我认为,真正的艺术水准,得自摄影者的内在修养,而不仅仅是外在条件。相对而言,要在平凡中发现不凡比较容易,而要在不凡中发现平凡却不太容易,因为“不凡”容易抓人眼球,而“平凡”则容易被忽视。
最近读到一位北京摄影家的旅行笔记《我思故我行》,此书似乎为上述思考提供了部分答案。书中的摄影,有点像《国家地理》杂志的作品,多在西藏、新疆等人迹罕至的高山峡谷所摄。20世纪80-90年代,人们不易前往那些地方,其景色的确罕见而不凡。但是到了21世纪,青藏铁路建成,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不少摄影者也有了私家越野车,现在发烧友已不难去西藏新疆猎影。所以,《我思故我行》的真正价值,不是作者到了什么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拍摄那些常人难及的不凡场景,而是书中作品所透露出的艺术修养,正是这修养,才使不凡的场景能让凡人接近。作者是画家,艺术修养较好,后来做摄影记者,行走四方,眼界和思维都很开阔。从书中文字可以读出,作者对摄影场景有独到的观察、发现和思考。
我认为,摄影的要义不仅仅是在平凡中发现不凡,而更是在不凡中捕捉平凡,就像亚当斯的白桦树。唯有平凡的作品,以其平实的艺术语言,才易与普通的凡人沟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