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亚地缘政治沿革:历史、现状与未来

書城自編碼: 283966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 者: 许涛
國際書號(ISBN): 9787802329720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68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9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20
《 国际政治的地理基础 》
+

NT$ 631
《 我国的地缘政治及其战略研究 》
+

NT$ 739
《 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中亚(2015全新版) 》
+

NT$ 598
《 大博弈:英俄帝国中亚争霸战 》
+

NT$ 568
《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第二版) 》
內容簡介:
中亚是我国西部重要邻区,是欧亚板块的内陆腹地,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也将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地区。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中亚民族国家和政治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封闭的地缘环境保留下了古老的游牧传统,而处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位置又使中亚不断受到外来强权中心和强势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波斯、匈奴、突厥、阿拉伯、蒙古、俄罗斯等,异族的征服和统治一次次中断了中亚文明的正常发展进程,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成为中亚历史发展的常态。这种特殊地缘环境前提下的社会历史在造就中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塑造了中亚地缘政治的多元性特征。苏联的解体使中亚各国实现了独立,中亚地缘政治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25年的独立建国历史中,地区力量的成长与域外强权的渗透交织发挥作用。中亚地区政治除多样性之外,内外影响下的不确定性也成为重要特征。本书从中亚地缘政治沿革的路径解读这一地区面临的若干复杂问题,并尝试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目錄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中亚地区的地缘特性
第三章中亚国家的独立与重建
第四章域外权力中心的中亚观与地缘影响
第五章中亚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第六章中亚各国对外政策中的地缘政治认知
第七章艰难的区域一体化脚本
第八章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地缘政治影响
第九章新安全观与新合作方式地缘政治启示
第十章阿富汗:中亚的梦魇还是机遇
第十一章历史的轮回:新利益共同体的构建
第十二章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內容試閱
第一章导论〖1〗问题的提出及其学术意义如果倒推25年,中亚这个概念对多数中国人大概是很陌生的。尽管在现实生活里,中亚地区是中国的西部近邻这个概念不是今天才成立的,但是除了少数专门从事中亚历史、文化和原苏联中亚共和国问题研究的专家们,普通中国人在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确很难遇到与中亚有关的事情。然而,在苏联解体以后的二十多年中,人们对中亚了解的热情和程度迅速上升。这一变化的本身,恰恰也说明了地缘政治条件前后变化对一个国家和社会以及公众生活的影响。中亚地区不仅是中国的西部近邻,而且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正是由于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曾经受到周围古希腊、波斯、匈奴、突厥、阿拉伯、蒙古、俄罗斯等强大的权力中心不同方式和强度的影响。这些强大的权力中心大多发育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大陆板块周边濒临海洋的地区,当一个文明中心发展成熟后,它的影响力即开始向大陆腹地更加广大的空间拓展。这些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存在(有些也曾同时存在)的强大权力中心如同在四面滚动的巨石,将欧亚大陆腹地的地缘空间碾压得支离破碎。这种过一段时间就发生的周而复始的历史过程,使中亚地区社会文明和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外力干预,并因之出现多次的中断、转向、分裂、融合,结果形成了中亚地区社会历史的间歇性发展特征和碎片化的现状。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构成了中亚地区独特的地缘政治环境,而且这一环境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造就了中亚地区多元的民族文化、宗教传统和社会政治现状。这样的历史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持续到中亚各主体民族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进程。然而,中亚五国获得独立的现实,既是对历史上中亚地缘政治演变沿革历史的继承和清算,也是这一地区新的地缘政治结构变化的开始。虽然独立的民族国家历史开始了,但受周边强大权力中心影响的局面仍在继续。尽管与历史上中亚地区各个时期的处境不能同日而语,但是今天的中亚地区在不可能根本改变的独特政治地理条件下,还是摆脱不了被域外强大政治、经济、安全影响力挤压的状态。当然,民族自觉的过程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创立,从制度层面改变了中亚地区被动的地缘政治关系,具有自为能力的国际政治主体身份使其自主选择各自的社会发展模式和国家关系定位成为可能,这已足能让中亚各国在把握和处理所有历史遗产时拥有前所未有的主动权。这是当今的中亚与历史上相比表现出的最大不同,也是中亚各国主动平衡域外大国影响力的先决条件。然而,在中亚各民族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权力中心逐渐成熟的同时,能够对中亚各国内外政策构成影响的重大要素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中国中亚学者潘志平教授认为,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个世界不存在了;二是经济发展成为可以向政治、安全、环境扩展的核心问题;三是大国干预的影响威胁着新生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潘志平:《中亚的地缘政治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6页。中亚各国独立二十多年来,正是这种方向和力度不断变化的内外合力,构成了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展的动态矢量。这种看似变化无常的发展曲线,其实从分析其历史渊源和影响力构成的角度入手,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亚各国独立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中亚地区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在以往少量的中亚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中亚当代诸多领域问题的专著和文章也开始大量出现。研究专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是基础研究类;二是地区安全类;三是对外关系类;四是能源战略类;五是区域合作类。第一类的主要专著有:王志来撰写的《中亚通史》、王沛撰写的《中亚五国概况》、马大正与冯锡时主编的《中亚五国史纲》、赵常庆撰写的《中亚五国概论》和《中亚五国新论》、胡振华撰写的《中亚五国志》、邢广程撰写的《崛起的中亚》、陈联壁撰写的《中亚民族与宗教问题》、吴宏伟撰写的《中亚人口问题研究》、包毅撰写的《中亚国家的政治转型研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列国志系列丛书中的中亚五国志等;属于第二类的主要有:孙壮志撰写的《中亚安全与阿富汗问题》和《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苏畅撰写的《中亚宗教极端主义研究》、陈继东撰写的《中亚南亚的恐怖主义与地区安全》、王桂芳撰写的《中亚战略格局与中国安全》、张锡模(台湾)撰写的《中亚区域安全净评估》、古丽阿扎提吐尔逊和阿地力江阿布来提撰写的《中亚跨国犯罪研究》等;第三类的研究专著主要包括:孙壮志撰写的《中亚五国对外关系》和《中亚国家的跨境合作研究》、潘志平撰写的《美国的欧亚战略与中南亚五国》、赵华胜撰写的《中国的中亚外交》、赵常庆撰写的《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析论》、柳丰华撰写的《俄罗斯与中亚》、梁超主编的《中亚博弈新视角》等;第四类的专著主要有:许勤华撰写的《新地缘政治:中亚能源与中国》、张宁撰写的《中亚能源与大国博弈》、徐洪峰和李林河撰写的《美国的中亚能源外交》、柴莉撰写的《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对策研究》、国家能源局编写的《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等;第五类的研究专著主要有:邢广程与孙壮志撰写的《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编写的《上海合作组织新安全观与新机制》、赵华胜撰写的《上海合作组织评析与展望》、朱星光撰写的《上海合作组织视角下的中亚地区治理理论与实践》、潘光主编的《稳步前进的上海合作组织》、吴宏伟撰写的《中亚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机制》、秦放鸣撰写的《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曾向红撰写的《遏制、整合与塑造:美国中亚政策二十年》、王维然撰写的《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等。在这些研究专著中,也出现了一些学者以地缘政治视角和方法分析中亚地区现实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尝试性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不是针对中亚地缘政治问题本身,或者并未就中亚地缘政治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只是借用地缘政治的理论和方法说明当代中亚问题研究中的某一问题或某一领域的趋势,而不是研究中亚地缘政治原本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往往是借用地缘政治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方法把某一问题、某一领域问题说清楚便浅尝辄止。尽管如此,这些成果的出现在近年中国中亚学界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为它们以这种具有创新精神的尝试为中国中亚问题研究领域开辟出一块空间,为更多研究者的跟进奠定了基础、辟出了路径。这一类的学术著作有:文云朝撰写的《中亚地缘政治与新疆开放开发》、《中亚地区民族问题与中国新疆民族关系基于地缘政治的视角》、潘志平撰写《中亚的地缘政治文化》和《亚洲腹地地缘政治文化研究文集》、雷琳主编的《冷战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与新疆安全和发展》、李淑云撰写的《地缘政治与中亚五国民族问题》等。很明显,中国的中亚学界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对中亚地区进行地缘政治方面研究的成果并不多,甚至没能出现一部系统考察这一时期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专著。然而,相对世界上其他地区,中亚作为在冷战结束后开始进入国际社会关注视野的独立空间,它的地缘政治环境和民族国家进程在这二十多年中发生的变化却是巨大的。显然,相形之下的中国中亚学界现有的研究工作和已有成果是很不匹配的。鉴于此,本书将努力由这一领域入手,对中亚地区自独立以来地缘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进行梳理,并尝试从中提炼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线索,进而尝试对中亚地区今后的地缘政治总体发展趋势作出总体性评估,想必这一工作对于丰富当代中国中亚学研究应是有所稗益的。关于中亚定义的历史沿革几乎在所有中亚问题研究的专著中,关于中亚定义的问题似乎都是绕不过去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作为地缘政治概念还是作为自然地理概念,中亚(Central Asia,或Це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一词的含意在历史上都曾经有过不同的解释。而且即使是在今天,不同的语境下对中亚一词的解读仍然有所区别。第一次在世界上提出中亚这个概念的是德国学者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年),他在1829年511月受沙俄政府委托和资助在西伯利亚进行学术考察后,完成了一部三卷本的著作《中央亚细亚》。作为世界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亚历山大冯洪堡于1843年将里海和大兴安岭之间的狭长地带称为Asie centrale。AHumboldt,Asie centrale,Paris,1843,Vol1,ppⅩⅩⅧ-ⅩⅩⅨ可以体会到的是,他基本以自然科学的视角为这样一个地理概念做出了定义。这个地理概念被后人具体诠释为:东起大小兴安岭,西至里海,北迄阿尔泰山,南抵喜马拉雅山。马大正、冯锡时:《中亚五国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这一定义很快被早期中亚学界所接受,成为了当时德国学术界的共识,并在后来影响着英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学者。亚历山大冯洪堡以其地理学的知识储备和独特视角,对中亚概念的早期界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随着中亚学在全世界的发展,后来的各国学者对中亚概念的认定逐渐增加了更丰富的元素和更广泛的视角,对这个概念的界定也因此发生持续的变化。尤其在西方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后,对欧洲大陆以外市场的需求使中亚学酝酿着新的突破。推动中亚概念定义发生变化的动力,首先是中亚研究内容的丰富。后来的各国学者很快就不满足仅以单纯的地理学方法观察这个欧亚大陆中间的内陆地区,历史的、文化的方法被引进了中亚学研究之中。当人们用更加立体的视角研究中亚时,亚历山大冯洪堡最初提出的中亚定义开始受到挑战。英国学者加文汉布里(Gavin Hambly)虽然仍遵循着洪堡的地理学原则,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亚史纲要》中突出强调,中亚最重要和最显著的地理特征,是它完全隔绝来自海洋的影响。\[英\]加文汉布里:《中亚史纲要》,吴云贵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页。显然这是一个新的视角,在以原有的地理条件作为定义原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气候的因素。不能不承认这是一次使原有中亚概念趋向完善和成熟的补充。在中亚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不同的人类族群在共同的自然条件限定下,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存在,形成了只有远离海洋和与海洋隔绝地区才可能产生的独特文化形态。类似的方法后来也被中国学者运用,他们用400毫米等量降水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对中国的自然地理进行了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区分,同时也用这条界线把中国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区分开。所以,后来有学者认为确定中亚概念的标准不应仅仅是自然地理的,人文地理的原则更应该在中亚地区的界定中起重要作用。自然地理区域的划分与人文地理区域的重合,是加文汉布里研究方法创新的意义所在。除加文汉布里外,后来的德国学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俄罗斯学者哈尼科夫(Хаников Н)继续作了许多补充和完善的工作,他们将中亚地区更加直观地界定为位于亚洲相对中心的地区。这些直观的特征仍然与海洋相关,中亚被描述成为几乎没有一条河流从这里流向海洋的内流河区域。这样一来,中亚就应该包括了蒙古高原的大部、准噶尔盆地、西藏北部、新疆天山南北麓和阿富汗北部。另一位俄罗斯学者莫什凯托夫(Мошкетов ИВ)甚至建议使用内亚(Inner Asia)的概念,来概括这一片具有共同特点的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芮传明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366页。其实在更早些时期,俄罗斯就出现了Средняя Азия(中部亚细亚)的概念。苏联时有学者认为,在俄罗斯的文献中这个术语的出现最早应该在19世纪初。潘志平:《亚洲腹地地缘政治文化研究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36页。也就是说,俄罗斯学者使用中部亚细亚的时间应该大约与德国人亚历山大冯洪堡相同,甚至更早。当然,这一说法的可靠性值得怀疑。其实,即便这时俄罗斯学者普遍使用了中部亚细亚这个学术概念,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苏联时期权威性工具书《苏联百科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Средняя Азия是苏联的一部分,西起里海,东到中苏边界,北起咸海额尔齐斯分水岭,南达苏联同伊朗和阿富汗边界。Совет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Москва,1980 гстр1227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学者提出的中部亚细亚与亚历山大冯洪堡的中央亚细亚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一些重要地理标志互有替代。所以,似乎可以将苏联学者强调中部亚细亚的意义理解为俄罗斯学界对世界中亚学中中亚概念冠名权的质疑。然而在实践中,苏联时期对中部亚细亚的使用基本局限在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地区(因西辽王朝耶律大石12世纪时在中亚建立河中府,中国学者习惯上称之为河中地区,以此区别于北非的两河地区),即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南部部分地区。История СССР,с древнейших времен до конца XVIII в,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Академика БАРыбакова,Москва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83 г,стр226由此可以看出,苏联在国内行政区划观念中的中亚已经与《苏联百科全书》中的中部亚细亚不同了。而且,在苏联的政区划分中,又习惯把五个中亚共和国统称为Средняя Азия и Казакстан(中部亚细亚与哈萨克斯坦)。ГУГК при СМ СССРК: Атлас мира,Масква,1974 г,с52-53这种学术概念上的认识和行政实践上的操作不一致,大致可以说明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从沙俄到苏联,对中亚概念讨论的学术意义已经出现了地理人文政治的实用性转变;第二,尽管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地区包括在《苏联百科辞典》对中部亚细亚的定义中,但俄罗斯早期征服中亚时建立的要塞城市已经基本俄罗斯化,在苏联政治文化的背景下已不情愿承认它是中亚的一部分了;第三,由于第一个原则转化的原因,并不属于苏联版图的地区(如蒙古国和中国)自然不能纳入其中了。而苏联时期也在使用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中央亚细亚,或中亚)这个概念,苏联学术界认为这一概念的使用是近一百多年才开始的,应该直译于德国人的Centrarl Asia(即中央亚细亚。潘志平:《亚洲腹地地缘政治文化研究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37页。苏联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权威定义是,中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自然地区。Совет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Москва,1980 гстр1481对所谓自然地区的解读虽然略有差别,但基本认为是指中国的小兴安岭和蒙古高原地区。中部亚细亚和中央亚细亚似乎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但实际上,在俄罗斯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政治文化背景下,其所包含的地域是有所不同的。例如,苏联解体后,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中央亚细亚)出现在当代语境下,谁也不会再把中国和蒙古国考虑进去。反而,哈萨克斯坦却自然而然地被包含在其中。换句话说,此时的中亚几乎已经成为单纯的地缘政治名词(特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由苏联独立的国家)。中亚学在欧洲各国的兴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