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NT$
388.0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NT$
510.0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NT$
1948.0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NT$
2540.0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500.0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NT$
347.0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我從不忘記手術過世的病人,
要能忘掉就好了。
亨利 馬許是英國傑出的神經外科醫師,行醫超過三十年,曾遠赴烏克蘭協助醫療計畫。他在烏克蘭的經歷成為紀錄片《英國醫生》(TheEnglishSurgeon),並獲得艾美獎最佳「新聞與紀錄片」。本書是他回顧從醫初衷,初出茅廬時便將神經外科視為一生職志,自省這一路上付出的代價。
他回想在漫長的行醫生涯裡,成功拯救生命時的成就感,「搞砸」病人的懊悔愧疚。並直視身為醫生的脆弱——手術前種種駭人的恐懼,手術中的緊繃與渾身戰慄,手術後在等待病人是否完好甦醒的忐忑不安。極度焦慮已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必須學會與之共處。
馬許醫生在住院醫師時期,曾目睹一場令他大開眼界的腦動脈瘤手術。比起其他手術需要劃開一大道鮮血淋漓的傷口,他看見神經外科醫生透過顯微儀器,於狹窄的腦部間隙操作,稍一不慎即可能造成動脈瘤破裂而導致病患死亡或中風。腦外手術如拆除炸彈的優雅精巧與危險,人類大腦像宇宙一樣的高深莫測,都令他目眩神迷。此後他立志成為神經外科醫師,雖然收到前輩提醒其專科的漫長訓練、甚或可能危及婚姻的警告,都無法使他打退堂鼓。然而,對於神經外科的執迷,全心投入工作,以及隨之而生的傲慢,也讓他付出了第一段婚姻觸礁的代價。
所謂神經外科,是以外科手術治療腦部或脊椎患病或受傷的病人。手術是這樣進行:劃開頭皮,撥開肌肉,切下顱骨,打開腦膜。有時候以手術顯微鏡探看大腦深處,接著切開橫亙的血管(得先分辨哪些血管可以犧牲,哪些不能),有時候則是切開腦組織,直搗腫瘤所在之處。而每一顆腦瘤都不同,有的硬如石頭,有的軟似果凍;有的完全不出血,有的血流如注──偶爾甚至導致病人在手術中出血致死。有的被包覆住了,像是豆莢中的豆仁,有的則無可救藥地沾黏在腦部和腦血管上,在動手切除之前,永遠無法從斷層掃描確定腫瘤會是什麼狀況,考驗執刀醫生的技術與判斷,以及運氣。即使手術成功,挽救病患的性命,結果可能是終生癱瘓。
馬許醫生歷經三十年與死亡、災難和無數危機拔河,曾看著病人其手中失血致死,跟同事激烈爭吵,與病人家屬揪心會談,還有許多徹底絕望或歡欣鼓舞的時刻。他救過人,成功取出腫瘤,在感激涕零的病人與家屬前扮演救世主;他傷過人,曾因為在術中劃破動脈造成出血、輕忽術後發炎,導致病人癱瘓或死亡。殘酷又寫實的是,那些導致病人傷殘或死亡的經驗,那些外科醫生最不願意面對的可怕失敗,都是醫師邁向頂尖的「課程」,頂尖優秀的腦外科醫師的背後可能都有一長串受損的病人,而醫生都得稍微心理變態——才能撐下去,因此他說:「大多數神經外科醫師的生活,經常穿插著深沉的絕望。」
與病人的距離究竟該同理同情,還是保持鐵石心腸的距離?面對嚴峻的病況,究竟該挽救瀕臨癱瘓的生命?還是讓病人平靜離世?經歷許多災難與悲劇,因自大自滿而犯下慘烈的錯誤,即使已累積數十年的專業能力,他漸漸懂得何時收手,止於當止,瞭解自己的極限。
本書記錄了他的成功與失敗,他對醫生身份的深切自省,希望以自身經歷,告訴所有人,醫生所面臨的,身為凡人的困難與困境。
推薦
★專文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1.杜永光(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名譽教授、世界神經外科學會聯盟理事長)
2.吳佳璇(精神科醫師)
3.柯紹華(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勞盟理事)
★各方讚譽
「亨利 馬許堪稱神經外科界的鮑斯威爾(Boswell)。馬許坦言各種可能『搞砸』病人大腦的過錯,誠實得叫人難受。他精準描述緊張又無常的醫病關係,幽默風趣地寫出對醫院管理層的嫌惡,引導讀者深入醫學界最困難的一門藝術,讓我們的精神為之一振。成就非凡。」伊恩 麥克尤恩(IanMcEwan)
「馬許寫了一本關於戀愛的書,讀者就像讀愛情小說一樣無法自拔……『優雅、微妙、危險、充滿深沉意義』,這四句評語全都可以用來形容這本書。」艾德˙西薩(EdCaesar),《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Times)
「當一本書劈頭就說:『我經常得剖開大腦;我真不願意那麼做。』──你會無法釋卷,欲罷不能。不是嗎?……我百分之百信任[腦神經外科]醫生的技術,往往忘了包括失敗、誤解、疏失、幸與不幸在內的人性成分,也忘了他們在專業世界之外的尋常生活。亨利˙馬許的《但求無傷》揭露了生死存亡關頭下的上述種種,這就是本書必讀不可的原因之一:意想不到之處的赤裸裸真實面。當然,還有許多原因不在話下。」卡爾˙奧韋˙諾斯加德(KarlOveKnausgaard),《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
「精采絕倫……扣人心弦。」威廉˙利斯(WilliamLeith),《旁觀者》周刊(TheSpectator)
「為什麼沒有更多外科醫生寫書,尤其像這樣優美的散文?……噯,感謝上蒼派來亨利˙馬許……這本傑作揭露的事實當中,最了不起的一樁是每一位外科醫師遭遇的兩難,那就是無力扮演上帝……太精彩了:一拿起書來,要不要休息隨你。」尤安˙佛格森(EuanFerguson),《觀察家報》(Observer)
「很少醫師像馬許先生如此坦白,如此直言不諱。身為每天與高度焦慮共舞的菁英份子之一,我想,他必定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彼得˙路易斯(PeterLewis),《每日郵報》(DailyMail)
「馬許帶給我們一部坦率得令人震驚的回憶錄……他坦白訴說一個深於自省的角色,在生涯中找到一條有別於傳統的道路……三十年來,他始終對工作保持熱忱──斷病時有如福爾摩斯,一進入開刀房,又搖身一變成了行動人。他時而歡欣雀躍,讓我們感染他的興奮,引領讀者從外科的角度,隨他一起探索大腦的隱藏地貌。」班˙費爾森堡(BenFelsenburg),《週日郵報》(MailonSunday)
「腦神經外科醫生──例如這本震撼而感人的回憶錄作者,亨利˙馬許──必須日復一日在痛苦的兩難中動手術、做出緊急決策:進行開顱手術也許可以挽救病人性命,但是稍有閃失,就可能導致嚴重殘疾……正是這份令人卸下心防的坦白,讓本書如此引人入勝……讓人著迷。」蓋文˙法蘭西斯(GavinFrancis),《衛報》(Guardian)
獲獎紀錄
入圍《衛報》最佳首作獎,「柯斯達自傳獎」、「威康信託書獎」決選名單,山謬爾 強森獎初選名單,並獲選2015年《紐約時報》年度圖書100本
|
關於作者: |
作者簡介
亨利 馬許(HenryMarsh)
英國最頂尖的神經外科醫生之一。於皇家免費醫院(RoyalFreeHospital)學習醫學前,曾在牛津大學攻讀政治、哲學與經濟。他於一九八四年成為皇家外科學院院士,並於一九八七年成為愛金森莫利(AtkinsonMorley’s)/聖喬治醫院(StGeorge’s)的神經外科主治醫師。他也是兩齣紀錄片的主角,《YourLifeinTheirHands》曾獲皇家電視學會獎,描述於烏克蘭行醫經歷的《英國醫生》(TheEnglishSurgeon),則獲艾美獎。二○一○年獲頒大英帝國勳章。妻子為人類學家兼作家的凱特 芙克絲(KateFox)。個人網站為:www.henry-marsh.com
譯者簡介
黃佳瑜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企管碩士。曾任聯合利華行銷企劃、美商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管理顧問。現為自由譯者,作品有《Jack》大塊、合譯《發光體》聯經等。
|
目錄:
|
自序
1.松果體細胞瘤
2.動脈瘤
3.血管母細胞瘤
4.通俗劇
5.三叉神經痛
6.死亡恐怖
7.腦膜瘤
8.脈絡叢乳突瘤
9.額葉白質切除術
10.創傷
11.室管膜瘤
12.神經膠母細胞瘤
13.梗塞
14.神經斷傷
15.神經管胚細胞瘤
16.腦下垂體腺瘤
17.蓄膿
18.上皮癌
19.無動性緘默症
20.狂妄自大
21.光幻視
22.星狀細胞瘤
23.酪氨酸激酶
24.寡樹突膠質細胞瘤
25.麻木痛
後記
謝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