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4.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編輯推薦:
1.环境保护在雾霾、福岛泄露等事件后,再次成为人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这里提供了可能的解决路线:司法。2.虽然环境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总是被人们忽视,大概就是因为太灰暗。但这里人们可以读到很正能量的故事,同时展示背后的复杂因素,*也是了解当地知识的窗口。问题得到解决的背后虽然充满了偶然的因素,确激荡人心。3.审美即救赎。环境问题很多展示的都是贪婪的人类带给自身的毁灭,*后拯救我们的是爱自然的初心。怀抱的希望似乎遥不可及又令人神往。
內容簡介:
谁会真正在乎生活在那里的你?栖息之地,足以让我们为之奋起!什么是我们可以借用的力量?司法,也许是。《夺回伊甸园:改变世界的八大环境法案件》选取全球8个代表性案例:美国暴风王山案、日本日光太郎杉案、菲律宾未成年的欧博萨案、加拿大大鲸河案、印度泰姬陵案、俄罗斯列宁树案、希腊阿刻罗俄斯河案、智利延龄草项目案。娓娓道来的案件,呈现出环境问题背后复杂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与经济因素。
關於作者:
作者奥利弗A.霍克(Oliver A. Houck),美国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法学教授,著名环境法学者。荣获2006年度美国律师协会环境法律和政策杰出贡献奖等多项奖励。霍克教授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和乔治敦大学法学院,曾担任联邦检察官等职务,自1981年起从事环境法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三十余载。霍克教授强调知行合一,将环境法运用于环境保护实践。译者尤明青,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錄 :
1. 暴风王山(Storm King)美国
2. 日本太郎杉(Nikko Taro)日本
3. 未成年的欧博萨(Minors Oposa)菲律宾
4. 大鲸河(Great Whale)加拿大
5. 泰姬陵(Taj Mahal)印度
6. 列宁树(Lenins Trees)俄罗斯
7. 阿刻罗俄斯河(Acheloos)希腊
8. 延龄草项目(Trillium)智利
內容試閱 :
夺回伊甸园
环境司法的力量代序
环境司法的力量代序
夺回伊甸园,一个如此有力量的书名。是期冀的表达,还是真实的再现?这初见时的瞬间闪念,引发了阅读的急切。书卷在手,清风徐徐;语言限制,分享困难。于是,有了翻译与介绍的冲动。
在不断的阅读中与译者交流,把原作的风格、内涵与价值完整地传递给读者,神形兼备而非照猫画虎;在反复推敲译稿过程中,译者与作者的师生之谊与学术联系,融会贯通而非囫囵吞枣。
司法是否具有力量?作者选择了来自不同法系、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8个案例:美国的暴风王山案、日本的日光太郎杉案、菲律宾的未成年的欧博萨案、加拿大的大鲸河案、印度的泰姬陵案、俄罗斯的列宁树案、希腊的阿刻罗俄斯河案、智利的延龄草项目案。这些案例,表明了法院在应对环境问题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展示了法官在环境案件审判中的睿智与锐气。诚然,这些案例的发生和成功,都有偶然因素,因为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遇到了适当的法院、适当的法官。但是,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偶然,呈现的却是必然:生态环境保护,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诉求,也是各国之间互相影响的结果;司法对环境问题的回应,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司法的力量,既源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缘于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地位。
如何研究案例?作者是一个讲故事高手,探访了相关法官、律师、政府官员、环保人士、企业家,深入挖掘案件及判决产生的政治、社会、历史与经济原因,让读者看见案例的背后。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哈得孙河的风土人情、仰望德川家康神社的古树名木、穿行菲律宾的热带雨林、体验加拿大印第安人融入西方文化的苦涩、领略泰姬陵的宏伟壮丽、欣赏俄罗斯的北国森林、聆听河神的爱情故事、沿着麦哲伦和达尔文走过的路线探访火地岛。这样的研究方法,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案例本身所体现的法律规则,而且可以在案件的来龙去脉和文化背景中去体会、去感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规则,这些法律规则是如何适用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适用?这样的故事书,没有激越的雄辩,却娓娓道来,春风化雨。案例研究如此,既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更须有深厚的学术积淀。
什么样的作者与译者可以完成此书?原作者奥利弗A霍克Oliver A Houck是美国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法学院的资深环境法教授。霍克教授196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7年毕业于乔治城大学法学院,曾任联邦检察官,自1981年起在杜兰大学法学院执教至今,虽已年逾古稀,但是仍然活跃在教学一线。霍克教授关注环境法实务,重视田野调查,对法律规则的形成与运作具有独到的研究方法与见解,这种特色在本书中有充分体现。本书译者尤明青,环境法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也是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多次参与我主持的各类项目研究,承担过不同形式的社会调查、实地考察以及理论研究任务,现在地方环境保护局挂职锻炼。尤明青在美国杜兰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期间曾受教于霍克教授,毕业后一直保持与老师的学术联系。他的英语水平、中外法学教育背景,尤其是环境法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经历,为翻译本书提供了保障。
关于环境司法、关于环境法研究方法,绝非八个案例、一种研究方法、一个研究者可以完成的工作,但绝对需要更多的案例、多种研究方法、更多研究者投身其中。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环境司法刚刚起步,如何公正地裁判环境案件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学习和借鉴先进,需要了解和熟悉国情,需要探索和创新方法。由此,本书可以提供一个视角、一种方法、一些启示!
吕忠梅
2016年9月30日于北京
第五章泰姬陵印度
神引领我走上正途。所有的事情都冥冥注定、因缘际会。在事件发生之后,我只需要开始前行就可以了。
马赫什C梅塔Mahesh Chander Mehta,1999年
[1][1]壹
我们的故事发生于混乱之中。到了20世纪60年代晚期,刚刚独立的印度在挣脱了大不列颠帝国近3个世纪的统治之后,又面临着内部的分裂。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已经离我们而去,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al Nehru也去世了,此后又发生了印巴分裂战争以及与中国的边境冲突。社会迅速划向几个世纪之前就被政府制度取代了的封建制度,不同宗教派系的教徒纷纷走上街头,冲突一触即发。1975年尼赫鲁之女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夺得了政权,成为印度首相。她意识到印度就要分崩离析,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暂停实施宪法,此时宪法才刚刚颁布,墨迹未干。反对集会和组织也被取缔。
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并且通常是在没有任何明确指控的情况下,政府拘留了11万多人。被拘留的人中,有些没有获得律师的帮助。私人律师将这些非法拘留案件提交给法院。在这些私人律师中,很多都是来自反对英迪拉甘地的政治派别。但是,印度法院并没有审理此类案件的传统,也没有推翻政府决定的传统,特别是此类充满政治意味的案件。然而,法院这次不想袖手旁观了。政府的挑衅确实过了头,律师渐渐开始胜诉,一个公民权利诉讼的时代开启了。就像半个地球之外的美国一样,印度此后也迎来环境权利的觉醒。
故事从1983年重新开始,一群年轻律师在德里聚会,好几位律师在为公民权利而战,其中有一位刚从乡村来到这里,名叫马赫什C梅塔。梅塔是这样说的:一位年轻人向他走来,看起来愤懑不平,说律师都已经变得太贪婪了,根本无心拯救这个国家。梅塔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年轻人回答:泰姬陵就要完了,泰姬陵建筑的大理石就像得了癌症一样。我曾向很多律师请求帮助,但是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个案子。此时,梅塔心中除了好奇别无其他,虽然他并无丝毫处理环境案件的经验,他还是向这个年轻人递了名片,并要他把手头上所有的资料都送过来,用以支撑他的观点。梅塔后来回忆,这是改变他一生的时刻。在回到家的路上,他还在仔细考虑这个指责。确实,律师有些贪婪,但是他是有信仰的,能够感受到伤害。几天之后他收到了年轻人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着有关泰姬陵的资料。
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将成为环境保护史上最重要的一个篇章。不管是采用何种客观标准判断,梅塔后来都成为全球最成功的环境律师之一,而印度最高法院也成为全世界最活跃的环保法庭之一。所有这一切,都缘于全球鲜有匹敌的一项成就。
[1][1]贰
泰姬陵的美丽和纯净让人赞叹,是世界上最光辉的建筑,没有任何语言和图画,能够让最富想象力的读者领略到真实泰姬陵的万分之一。我想说,如果你还没有见过这种美景,那就去印度吧,只是看一看泰姬陵也会让你不虚此行。
弗雷德里克S罗伯茨勋爵Lord Frederick Sleight Roberts
泰姬陵是印度历史的缩影,萦绕着太多事实、想象和神秘。泰姬陵对印度这个国家的意义是其他历史遗迹都不能企及的。你随便问一个人对美国的印象如何,那么他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科罗拉多大峡谷、自由女神像或者万宝路牛仔Marlboro Man的形象,当然也许是以相反的顺序浮现。但是说到印度,人们就一定会想到泰姬陵。泰姬陵每年都会吸引超过300万的游客,在介绍世界历史遗迹和建筑的书籍封面上,也许除了雅典卫城之外,泰姬陵出现的频率比任何其他建筑都要高。泰姬陵的精髓在于它融合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两种文化几乎不可能同时出现,更不用说会体现在同一个建筑之中。尽管作家、摄影家、诗人们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泰姬陵仍然具有不可名状的美丽。也许这才使泰姬陵具有如此永恒的美丽。在一个冲突不断的世界里,它向人们传递着希望。
希望是在另外一个时间迸发的。时光倒流,独立战争、英国占领、穆斯林统治、印度教统治、基督教时代,都是这之后的事情了。在公元前20世纪,距今大约五千年以前,亚述Assyrian牧人离开里海Caspian Sea,越过印度库什Hindukush山脉,定居在山下一处盆地,盆地土壤肥沃,雪山融化形成的河水常年流淌。他们将遇到的第一条大河叫做印度河,他们所统治的地区也因此被称为印度,就像他们的宗教信仰也叫印度教一样,这些名字都是来自印度库什山脉。他们先后抵御了亚历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的入侵,一直坚守着这块土地,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直到13世纪穆罕默德带来了另一个宗教、另一个帝国。在接下来的五百年里,统治着印度教文化的是一个个伊斯兰王朝,直到18世纪50年代,被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的军队终结。到那时,虽然建造者已经去世二百年了,但泰姬陵还是处于全盛时期。
泰姬的诞生引人遐想。一般认为,1526年,一位来自中亚的年轻王子带着部队来到印度北部,将印度北部统合在他的麾下,建立了政权,并且政权得以延续。到大不列颠入侵印度时,这个政权的领土范围包括从阿富汗到缅甸的平原地区。任何地方的王权统治都是不稳固的。1627年,第五世国王沙贾汗Sha Jahan通过发动血腥政变,从他的力量较弱的兄弟手中夺取了政权,而这位兄弟受到他父亲遗孀的支持。这样的情节在中世纪的英格兰和日本也都发生过。据说沙贾汗非常喜欢交游于民间,就在那么一天,他在市场中发现一位卖丝绸和玻璃珠子的姑娘,这位姑娘异常美丽,沙贾汗后来说,这就是爱情。他迅速娶了这位阿姬曼芭奴Arjumand Banyu Begum做他的第二任妻子,并将其封为慕塔芝玛哈Mumtaz Mahal,意为上天选中的人。自此,他们再也分不开了,阿姬曼甚至跟着沙贾汗四处征战。在一次出征途中,阿姬曼生下他们的第17个儿子,于1629年离开了人世。她的遗愿就是为其建造一座陵墓,能够世代长存的陵墓。
沙贾汗及其第二任妻子慕塔芝玛哈,泰姬陵即为其所建。
建造泰姬陵花了22年时间。泰姬陵建造在阿格拉城Agra的亚穆纳河Yamuna River岸边,这里距离新德里北部大约150英里,这项工程动用了2万名役工,耗资10亿美元。泰姬陵的圆形穹顶直径60英尺,高180英尺,建造穹顶时所用的砖造支架非常庞大,施工队长估计,仅仅是拆除这个支架就需要花费两年时间。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在泰姬陵建造完成之后,沙贾汗下令任何人都可以拿走脚手架的砖块,结果这堆砖块一夜之间就被搬光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沙贾汗下令砍断了所有建造泰姬陵的技工的手,那样他们就不能再造一座类似的陵墓了。而另一种说法是泰姬陵只是一项宏伟工程的一部分,这个工程之后还要延伸到亚穆纳河对岸,在对岸建造一座黑色泰姬陵。更有一种说法是,沙贾汗根本没有为阿姬曼建造一座所谓的泰姬陵,这座建筑只是他从当地印度王公手中征用过来的,被改造成了一座陵墓。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泰姬陵的前身实则为一座印度教寺庙。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沙贾汗并没有那么爱他的妻子,他爱的只是权力,泰姬陵只是一个权力象征,用高墙堡垒彻底宣示他的权力。美好的东西就像美丽的人儿,总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对泰姬陵来说,最重要的真相就是:它是由伊斯兰建筑师设计,由信仰印度教的工人建造,用一种不朽的方式巧妙融合了这两种宗教传统。这座陵墓的基础框架是印度教建筑风格,特点是平实洗练的墙壁和数量繁多的神像舞的神灵,在这个基础上整个建筑又加入了伊斯兰教的特点,特点是圆形的穹顶、螺旋楼梯和尖塔。它放弃绘制神像图案,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几何图形装饰,还有蔓藤花纹与书法。陵墓的内部设有供隐居者和祈祷者活动的场地,场地间装饰着潺潺流水。如此设计的结果就是整个建筑有圆有方,有土有水,有内有外,有收有放,既能供俗人观赏,又能进行宗教活动,泰姬陵清晰地表达了伊斯兰教建筑特点,但又加入印度教建筑风格用以缓和,如同狮身人面像的微笑那般高深莫测。
建造者希望这座建筑能够得以永恒,因此泰姬陵在无任何维修的情况下,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屹立在那里。关于泰姬陵能够保留到现在的原因是存在一些争论的:英国人在抢夺埃及财富时没有丝毫的愧疚,他们在印度也是如此,他们切下德里红堡Red Fort的砖块运回国内,但是他们为何没有对泰姬陵做相同的事情呢?一些人说英国人尝试过,但是发现成本远远大于在英国市场上的售价。大家都同意的一点是,在20世纪早期,时任印度总督寇松勋爵Lord Curzon深深喜爱泰姬陵,因此下令修复,我们这才看到今天完整的泰姬陵。但是还有一个变化影响着泰姬陵。现在不是劫匪要摧毁已故女王的恢弘陵墓,而是一些更为恶毒的,往往为人所忽视的,并且几乎是印度无力阻止的因素,正在侵蚀着泰姬陵。
[1][1]叁
到了20世纪60年代,阿格拉已经变成了一座工业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人,合计200万辆的汽车、柴油卡车和大巴。大型工厂接近300家,包含冶炼业、铸造业、玻璃制造业、砖窑厂、制革厂,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小型作坊。所有工厂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焦炭、煤或者石油为燃料,都向空气排放碳化物与硫化物,而这些物质都会沉降在泰姬陵的大理石上。一个化学常识就是,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会侵蚀大理石。任何一个想要解释佛蒙特州墓碑上的文字为何会消磨殆尽,或法国教堂的滴水嘴兽为何丧失了原本的模样的人,都知道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对大理石的侵蚀速度是持续的、可测的、可见的。空气污染所摧毁的建筑石头和雕像,超过自然界的任何风化过程,当然风化过程也加大了空气污染的破坏力。每一层石头表面的碳化物都能形成一层膜,防止石头遭受进一步的侵蚀,但是雨水在本案中是季风雨能够冲开这层膜,导致大理石再次遭受侵蚀。用梅塔的话说,这就是大理石癌症。
泰姬陵内部的毁坏更加严重。建筑内部墙体变成了一种黄灰色,有些地方有难看的红色或者黑色的污点,显得更加丑陋。在沙贾汗与阿姬曼的墓穴所在的陵墓内部,腐坏更加严重。这真是极端的亵渎。
袭击泰姬陵的还不止工业污染,大概650万吨的卡车交通流量穿梭于离泰姬陵很近的阿格拉。亚穆纳河上游的新德里和一些小城镇将接近3亿吨的生活污水排入河中,这些河水都会冲向泰姬陵。实际上河水是从陵墓地下流过,水中的污物会向清真寺的地基汇集。政府还计划在泰姬陵附近修建商场和饭店,以此为旅游业增收。确实,还有一些泰姬陵围墙之内的政府特许项目。而泰姬陵的处境也反映出有一股力量正在改变着印度,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展现了工业发展的力量,印度也想抓住这次机会。印度的文化确实包含着对自然的崇敬,但是惊人的贫困率和疾病激起了人们的愤怒,摧毁了敬畏自然的心理基础。圣雄甘地反对英国式的集权统治,他的愿望是建立以乡村共和国和小工业为基础的杰弗逊式的民主政治。但是与杰弗逊一样,甘地的政策被他的继承者抛到九霄云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认为印度应该与命运共舞,学习西方和苏联模式,发展重工业,并建设大量的公共工程。他将水坝工程称为现代印度神庙。他还为新建的工厂提供补贴,大力刺激外商投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印度甚至进军危险废物处理业务,从将近50个国家进口有毒物质。一时间,印度采矿业和制造业增长了160个百分点,其他工业产出最高增长250个百分点。尼赫鲁的政策确实奏效。
接下来到了1972年,从遥远的斯德哥尔摩传来了一波新的环境思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一个能令全球感到慌乱的会议,而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公开对这次新的行动表示质疑,似乎发达国家在抢掠完自己的资源,完成工业化之后,开始企图限制发展中国家与之竞争了。正如英迪拉甘地在这次会议上所作的发自肺腑的发言所说:
一方面那些发达国家对我们长久以来的贫困不屑一顾,另一方面他们又警告我们不要采取他们的方法。我们确实不想进一步消耗环境,但此时此刻我们无法无视国内正在遭受贫困的人们。难道贫困、贫穷不正是最大的污染者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并不是过度工业化造成的,却是发展不足造成的。
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首先要做的是发展经济。印度确实屈服于听起来很高尚的斯德哥尔摩宣言,也颁布了管理空气、水和森林资源的框架性法律,但是这些法律规定是如此暧昧不清,承担的法律责任也相当轻微,执行更是犹豫不决,恐怕这些法律只是虚有其名罢了。污染阿格拉的砖窑、皮革厂、炼油厂、机动车辆继续发展,不受控制,不受约束,就像在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直到一位刚从农村来到德里的律师,登上最高法院的台阶,代表自己也代表泰姬陵,向最高法院提交起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