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售價:NT$
2234.0
《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革(知名茶人李启彰老师器物美学经典代表作 饮一口茶,长一分体悟与智慧 制一件器,生一曲手与陶土的旋律 不借由任何美学架构来觉知美)
》
售價:NT$
398.0
《
现代化的迷途
》
售價:NT$
449.0
《
钛经济
》
售價:NT$
352.0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NT$
1469.0
《
中国救荒史
》
售價:NT$
500.0
《
三十六计绘本(共8册)走为上计+欲擒故纵+以逸待劳+无中生有+金蝉脱壳+浑水摸鱼+打草惊蛇+顺手牵羊 简装
》
售價:NT$
808.0
《
茶之书(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经典 诗意盎然地展现东方的智慧和美学 收录《卖茶翁茶器图》《茶具十二先生图》《煎茶图式》《历代名瓷图谱》等86幅精美茶室器物图)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白落梅笔下的红楼是一座无情的修行道场,贾府里的男女老幼、大小主仆皆在梦里修行。他们视红楼为名利场,亦是风月场,是那些败落公子,吃酒玩乐之所,也是红楼女儿,闺阁筑梦之地。那里有人情百态,世间万象;有鲜花著锦,烈火烹油;那里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读红楼,就像是做了一场沧海桑田的梦,看梦中人起起落落,生生死死。无论贾府是聚散,还是荣枯,于世人心里,那海市蜃楼的幻影永远存在。
|
內容簡介: |
千万个人,就有千万册《红楼》。《红楼》是书,也是戏,更是人间现世。一卷《红楼》,有释道儒文化,有饮食、茶酒、戏曲、诗词歌赋,乃至琴棋书画。写的是贵族奢侈的生活,也有官场的风云变幻,有市井小民的辛酸无奈,更有人世的千红万紫和兴亡成毁。
|
關於作者: |
白落梅,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女子,端雅天然,安静无争。江南人物,隐世才女。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四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她开创了唯美传记这一全新畅销书领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家。代表作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光阴似水待你如初》、《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等。
|
目錄:
|
[目录]
卷一 盛世繁华
002 万物为众生所用,非众生所有
010 为什么,在红楼这座无情道场修行
017 人生有情,是时光要你我下注
025 了断宿债,不留遗恨在人间
034 盛世繁华,不过春秋一梦
042 海情天,沧海如何化作桑田
卷二 悲金悼玉
050 世间万千,与谁共度锦瑟流年
056 悲金悼玉,春梦无痕韶华尽
062 谁才是,你倾尽一生要的幸福
072 宿命难为,多少往事问前因
080 笑我情多,好梦由来最易醒
086 尘缘路上,就这样擦肩而过
卷三 群芳争艳
094 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102 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110 气质如兰,无瑕美玉陷泥淖
119 风流灵巧,多情公子空牵念
127 三春勘破,独卧青灯古佛旁
135 钟灵毓秀,自古红颜多薄命
卷四 似水流年
142 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
150 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159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67 菊花如梦,片言谁解诉秋心
178 一夜秋雨,将人世铅华洗尽
186 人面何处,桃花依旧笑春风
卷五 孽海情天
194 品一壶,世味熬煮的茶
203 交杯换盏,一梦醉浮生
210 霓裳羽衣,舞一场游园惊梦
217 人生只是,一场聚散无由的盛宴
226 放下执念,彼岸莲花次第开
236 半掩重门,借得梅花一缕魂
|
內容試閱:
|
[内容节选]
万物为众生所用,非众生所有 世间万物有始有终,聚散有情,离合是缘。佛言: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也是,人存于天地间,万般风景,一草一木,为众生所用,非众生所有。
我们亦是天地间的一粒微尘,形同于某种物件,某株花木,或用来摆设,用来衬景,又或用来寄情。所有的存在,是生命的必然,亦为偶然。但终还是带着执念于世,不肯做个闲人,归去山水,归去溪云。
或执于名利,或痴于情爱,或只是忠于时光,牵附于岁月。修行之人尚有分别心,更况凡人。佛家云,万物皆空,可又有几人可以做到无情无欲,不争不扰,不闻不问?万物分明一直在,而那些装满了喜怒哀乐的人心,何曾有过空无?
东坡居士高才雅量,飘逸不羁,仍吟出: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词句。一部红楼,浩浩荡荡成百上千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忘不了功名富贵,忘不了爱恨情仇,纵是居于道观的贾敬,也沉迷于炼丹,为求长生自保。而栊翠庵清修的妙玉,割舍不下尘世间那一盏情茶。
《红楼梦》开篇第四回有一张护官符,写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无上尊贵。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金陵四大家族,皆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贾母便是金陵的史家,而王夫人和王熙凤为王家,薛宝钗为皇商巨贾之女,有万贯家资,挥之不尽的珍珠金银。
如此尊贵的四大家族,钟鸣鼎食,烈火烹油,不可一世。按说,贾母应当将最钟爱的女儿贾敏,留于金陵,以便出嫁后,两家仍可以相互扶持照应,荣枯相携。可她偏偏让贾敏,远嫁扬州。而林家虽也袭过列侯,亦算开国元勋之后,但到林如海之时,业经五世,林如海必须以科第出身,方能做官。
林如海乃前科探花,是个饱读诗书的儒雅之士,林家虽不及金陵四大家族那般鼎盛,却也是书香之族,名门之后。四大家族兴盛不衰,然高门大院里,却不乏落败子弟。他们许多都是像贾珍、贾琏、薛蟠之辈,终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会酒观花,聚赌嫖娼。这样的子弟,又岂能入贾母的眼目?
贾敏之才,或许不及林黛玉那般绝代惊世,却也是饱读诗书,姿容出尘的侯门小姐。贾雨村言: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贾敏之不凡,应当不是薛宝钗那般举止端庄,成熟稳重的,而是有着诗性气质,知书达理的才女。
这样一位才情不凡的公侯小姐,贾母最为疼爱之人,断不能为了富贵,嫁给庸俗泛泛之辈,误其一生。贾母为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夫人,她喜享乐,于吃穿皆有讲究,爱吃酒行令,对戏曲文化,颇有深究。这样的人物,亦不肯随了俗流,她本高枝,又何须攀附于谁?
书中曾借张道士为宝玉提亲之事,表达了贾母对宝玉择偶的条件。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可见,贾母并非庸俗之人,她对宝玉的配偶存如此心思,当年对贾敏亦当如是。林如海乃前科探花,俊朗儒雅,文采风流,家族根基又好,这样翩翩少年郎,如何可以轻易错过?
贾敏嫁去扬州,贾母纵有千般不舍,但为了这段良缘,她愿割舍母女之情。《诗经》有云: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说的该是林如海和贾敏的感情,他们婚后,夫妻恩爱,于江南风雅之地,相游山水,灯下读书,不尽缱绻温柔。
所遗憾的是,贾敏嫁至林家,多年无子嗣。后终被上苍眷顾,生下了一位非俗胎凡骨的女儿林黛玉。林黛玉聪慧灵秀,被林如海和贾敏,视若珍宝。奈何天生体弱,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从未间断。
林家虽无金陵四大家族之显赫,却也世代袭侯,亦是名门,家业自当殷实富庶。林如海在林黛玉去荣国府前一年被钦点为巡盐御史,在朝为官,俸禄丰厚。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林如海乃读书君子,为官端正,素日亦不结交酒肉朋友,更不会赌博嫖妓。他的家业,不经浮沉,宅地良田以及金银积蓄,不被挥霍,自是不会遭遇大的动荡。况贾敏出嫁时,贾母定当给她备好了丰厚的嫁妆,安排好其花费不尽的银钱和金玉。
满箱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随着远嫁的船只,带去了扬州林家。后来,贾敏去世,林如海对行将去往金陵贾府的林黛玉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几年后,林如海又病逝,那么林家的万贯家财去了何处?林黛玉无父母兄弟,无亲无故,林家的所有财产,应当独她一人继承。
贾母命贾琏带随林黛玉同送林如海灵柩到姑苏,仍叫带回来。林黛玉此番之后,便再未归去,林家的财产难道没有随黛玉一同带至贾府吗?不然,林如海亡故,除了黛玉,可谓后继无人。那么多的家产,竟是下落不明?
贾府虽不屑于林家的家产,黛玉寄居贾府,吃穿用度亦是锦绣如织。贾母对黛玉的恩宠,不输于贾府任何一个人,她又何曾忍心黛玉受任何委屈。黛玉于贾府数载,成日感叹寄人篱下之悲戚,感叹其一草一木,皆贾府赐予,而非自家带去。
黛玉曾对宝钗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一无所有,一草一纸,都是别人施舍。名门之后,诗书之家,怎会落魄到一无所有的境地?纵是父母双亡,亦有家宅祖业,良田数亩,藏书万卷,金银数箱,缘何会如黛玉所说的这样,吃穿用度,皆非己有?
那日,紫娟哄骗宝玉,林黛玉要归去姑苏,宝玉伤心犯病。贾母为了安慰宝玉,竟说: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他的,你只放心罢。贾母如此着急,亦非对林家诅咒,或许于她心里,林黛玉早已是贾府之人,是其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亲人。
自林黛玉入贾府后,贾母便没打算再让她回去。对黛玉万般怜爱,寝食起居,全随宝玉,其余几位亲孙女靠后,宝玉和黛玉,亦是同行同坐,同息同止。素日里,对黛玉关心爱护,吃穿用度皆是极好的。潇湘馆里笔墨书籍一应俱全,居处所需,亦是细致入微。
贾母之心,一直偏黛玉,而疏宝钗。她从不认可金玉良缘,在贾府众人的心里,都知林姑娘是贾母内定给宝玉的人。王熙凤说: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王熙凤是最知贾母心意之人,她平日经常当众撮合宝黛,意味着其亦否定金玉一说。
有一次宝黛闹别扭,贾母着急抱怨道: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就连宝黛听罢,亦是柔肠百结,悲喜交加。小冤家俗称感情极深又时常吵闹的小夫妻,贾母以此称呼宝黛,可见其心里对他们感情的认可。
世事难测,沉浮有定,贾母看尽风云变迁,亦不会不懂盛极必衰之理。她尚且来不及安排宝黛的婚事,贾府已日渐沉落,之后的一切,已经不在她掌控之内。更况其年事已高,面对家族之兴盛荣辱,对黛玉已是力不从心。
黛玉病入膏肓,最为心痛之人,莫过于贾母。她说,这样的人家,断不能生这样的病,若是单纯的病,花多少银两她都是舍得的。可是贾母不知,黛玉的病,难道不是她一直纵容的么?她让宝黛二人,亲密无间,给了黛玉无限的希望,到最后又无情地夺走。她的无意,却令黛玉魂归离恨天,她不知,世间有一种爱,叫生死相随。
她是精明一生,糊涂一时。以为掌控了贾府一切,没奈何,也逃脱不了宿命。她对不住爱女贾敏,对不住疼了数年的林黛玉,亦对不住贾宝玉。贾母岂会不知,她最疼的两个玉儿之心思,她顺应了金玉良缘,就意味要辜负宝玉和黛玉。
人生的福分,是修来的。贾母洞悉人生,她本想着,安享天年,含饴弄孙。家族败落,她所爱之人,死的死,病的病,走的走,散的散。贾府沦陷,贾母将其一生积蓄拿出,数十箱的金银珠宝,亦够后辈平安度日。
林家的家产,想必亦随着贾府的没落,而随风散尽。富贵显赫的贾府,虽不屑于林家的家业,但是贾母为了黛玉,亦会为其珍藏所有。林黛玉总说自己是草木人儿,寄人篱下,她不知,贾母内心认同了她,更安排好她未来的一切。
精明的贾母,又怎会让嫡亲的外孙女家产落入他人之手,又怎舍得将天生体弱的黛玉,嫁给那些落败公子,凭人欺负?否则,这么多年的宠爱,都白疼了么?她一生寄托,一生所爱,到最后,莫过于宝黛二人了。可最后,亦是她亲手将之毁灭。
千年大厦,只消一个朝夕,便逝如烟尘。薛宝钗守着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家业,又得到了什么?林黛玉说自己一无所有,可她素日吃穿用度,又输于谁?
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曾经不可一世的四大家族,繁盛于金陵,淹没于金陵。当一切都散尽,谁还去顾及那满箱珠宝,王侯之位?
世间一切,为众生所用,非众生所有。别去问,万贯家财去了哪里,尘世间,本无尊卑之分。荣也一生,辱也一生,富也一生,贫也一生。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