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从产业链的社会需求、理论依据、资源循环理念和全生命周期等概念入手,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并通过全系列铜金属循环产业链、基于生物质燃料的能源循环产业链和以互联网为枢纽的社会服务产业链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以生产要素有机组合为基础,诠释了循环产业链的基本理念、定义和构建要点。鉴于近年来各类资源循环园区的蓬勃发展,对于园区的循环产业链建设,特别是资源集约、承接有序、产业明确、建线补链等方面,也做了重点说明。
本书通过论据充分、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方法,在新常态形势下,加强产业融合,开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转型增效新路,同时也为后工业时代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物质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原则,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将资源循环利用、有序回收、无害化处理、高效利用和新产品的清洁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型产业模式,以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矛盾。
本书主要介绍了循环产业链的基本理念、定义和构建要点,以产业融合和供应链的理念解读了循环产业链的构建方法,并从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阐述了环境保护与化废为利的原则和方法,*后介绍了循环产业链理论的具体应用实践,包括基于全系列铜循环产业链、铅酸蓄电池闭路循环产业链、生物质燃料的能源循环产业链、汽车循环多元化产业体系、基于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的水资源循环产业链、互联网 资源循环产业体系及与社会人文科学相融合的循环产事业链等内容。
本书不仅可供环境领域、资源、能源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工程、资源科学技术、汽车与机械、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师生参考。本书基于物质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原则,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将资源循环利用、有序回收、无害化处理、高效利用和新产品的清洁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型产业模式,以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矛盾。
本书主要介绍了循环产业链的基本理念、定义和构建要点,以产业融合和供应链的理念解读了循环产业链的构建方法,并从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阐述了环境保护与化废为利的原则和方法,*后介绍了循环产业链理论的具体应用实践,包括基于全系列铜循环产业链、铅酸蓄电池闭路循环产业链、生物质燃料的能源循环产业链、汽车循环多元化产业体系、基于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的水资源循环产业链、互联网 资源循环产业体系及与社会人文科学相融合的循环产事业链等内容。
本书不仅可供环境领域、资源、能源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工程、资源科学技术、汽车与机械、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
關於作者: |
杨敬增,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工作多年,对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电线电缆、工业废弃物等再生资源的处理与综合利用进行深入研究,熟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建设流程和方法,组织能力强。在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国际化等方面均做出一定贡献。主持宁波、合肥等城市报废汽车资源循环基地项目、山西吉天利10万吨废铅酸电池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项目、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项目、广东赢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项目、河南新乡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园区、山东菏泽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园区、广西玉林龙潭创兴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等大型循环经济项目。曾获得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科学技术一等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二等奖、全国优 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发表论文和专论30余篇,在国内环境工程、机电产品处理资源化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合作,担当全国专业协会管理工作,在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产学研建设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
目錄:
|
第 1 章 资源紧缺呼唤芝麻开门
1.1 明智的选择002
1.2 资源的枯竭004
1.2.1 水资源危机004
1.2.2 能源短缺005
1.2.3 矿产资源枯竭007
1.2.4 资源消耗巨大009
1.3 产业亟需升级011
1.3.1 新常态下的困惑011
1.3.2 中等收入陷阱012
1.3.3 产业结构调整014
1.4 芝麻开门016
1.4.1 寻找宝库,开辟新路016
1.4.2 再生资源,半壁江山017
1.4.3 城市矿产,扬起风帆021
1.4.4 资源永续,贵在循环022
参考文献023
第 2 章 资源循环的类型、定义和意义
2.1 物料流程与形态变化025
2.1.1 单一形态的循环利用025
2.1.2 变化形态的循环利用028
2.1.3 功能性的循环利用029
2.1.4 资源与能源的转换利用033
2.1.5 多品种资源的循环利用033
2.1.6 国际化的资源循环利用034
2.2 法理角度看循环 035
2.2.1 定义035
2.2.2 存在的问题036
2.2.3 对法律法规的建议038
2.3 资源循环的社会意义039
2.3.1 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039
2.3.2 树立新型资源观039
2.3.3 续写人类文明039
2.3.4 促进可持续发展040
2.4 资源循环的经济意义041
2.4.1 资源环境经济学041
2.4.2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041
2.4.3 新时期,新思考042
参考文献044
第 3 章 循环产业链
3.1 产业链046
3.1.1 一般概念046
3.1.2 广义与狭义的产业链046
3.1.3 产业链的延伸与扩展047
3.2 线性产业结构048
3.3 开闭环特性049
3.3.1 开环与闭环049
3.3.2 反馈050
3.3.3 开环的产业模式050
3.3.4 闭环的产业模式051
3.4 循环产业链理念051
3.4.1 基本理念051
3.4.2 一般结构052
3.5 跨领域生产要素组合052
3.5.1 生产要素052
3.5.2 生产要素的跨领域融合053
3.5.3 生产要素新型组合053
3.6 循环产业链的特点054
3.6.1 依据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要素组合054
3.6.2 短流程的闭环体系054
3.6.3 节能减排054
3.6.4 与新品生产相结合055
3.6.5 变废为宝055
3.6.6 环境治理055
3.7 产业链创建流程和数学表达055
3.7.1 创建流程055
3.7.2 数学表达058
3.8 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059
3.8.1 从生产函数看科技进步059
3.8.2 多学科多要素研究060
3.8.3 处理好科学技术和产业化的关系061
3.8.4 产学研协作是促进技术进步的有效方法062
参考文献063
第 4 章 古代哲学的启示
4.1 合纵连横066
4.1.1 故事概要066
4.1.2 现实的启迪067
4.1.3 惯性中创新067
4.1.4 合纵中发展068
4.2 无为而治069
4.2.1 何为无为而治069
4.2.2 有所为,有所不为070
4.2.3 还要突出治071
4.3 大道至简072
4.3.1 简单道理,认真践行072
4.3.2 审时度势,精简环节072
4.3.3 知而行之,重在行动073
4.4 天人合一074
4.4.1 尊重自然074
4.4.2 环境友好075
4.4.3 智者仁心075
第 5 章 产业融合与循环产业链建设
5.1 产业融合078
5.1.1 理论基础078
5.1.2 一般概念080
5.1.3 类型080
5.1.4 特征081
5.1.5 典型事例082
5.2 产业融合在循环产业链中的作用084
5.2.1 产业链建设需要产业融合084
5.2.2 打通产品和废弃物之间的隔阂084
5.2.3 促进新型组织形式和市场模式产生085
5.2.4 互联网融合促进产业发展085
5.3 循环产业链对于产业融合的几点创新086
5.3.1 产业融合在实体工业的实践086
5.3.2 以物质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融合087
5.3.3 从产业融合到要素融合087
5.3.4 产业融合促进多元化经营088
5.3.5 产业融合与事业融合089
5.4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089
参考文献090
第 6 章 循环产业链与供应链
6.1 物流业093
6.1.1 传统物流业093
6.1.2 现代物流业094
6.1.3 现代物流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095
6.2 供应链097
6.2.1 一般定义097
6.2.2 绿色供应链098
6.2.3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102
6.3 循环产业链对供应链的促进和发展103
6.3.1 与大资源战略相连接103
6.3.2 减容限量,优化运输104
6.3.3 缩减产业环节,减少内外物流成本104
6.3.4 资源循环多样化,促进立体供应链104
6.3.5 EPR理念构筑绿色供应体系105
6.3.6 标本兼治,成就绿色物流105
参考文献106
第 7 章 环境保护与化废为利
7.1 生态环境的保障108
7.1.1 从双刃剑到方天戟108
7.1.2 环境与企业效益的辩证关系108
7.2 国民经济中的新定位108
7.2.1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108
7.2.2 对工业经济的稳定作用109
7.2.3 农业废物资源化应用110
7.2.4 新的经济增长点111
7.2.5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12
7.2.6 向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目标进发112
7.3 变着法儿地用起来要素组合很重要112
7.4 协同发展原则113
7.4.1 协同防治环境污染113
7.4.2 协同配套设施113
7.4.3 协同高效管理113
7.4.4 协同区域规划114
第 8 章 全系列铜金属循环产业链
8.1 项目背景116
8.1.1 铜的低吟116
8.1.2 有色之都再崛起117
8.1.3 共融共生的闭环产业链118
8.2 总体框架设计119
8.2.1 原料来源119
8.2.2 基本理念122
8.2.3 产业链特点123
8.3 工程实例124
8.3.1 产业链流程图124
8.3.2 城市矿产铜的拆解与处理125
8.3.3 技术创新130
8.3.4 产业前景133
8.4 设计和实施中的体会134
8.4.1 放宽眼界,跨界创新134
8.4.2 原、再结合,协同并进134
8.4.3 清洁生产,提高效能134
8.4.4 规模运行,持续发展135
参考文献135
第 9 章 铅酸蓄电池闭路循环产业链
9.1 建设的必要性137
9.2 产业存在的问题138
9.3 传统开环产业结构现状和不足139
9.4 闭合循环的新型产业链140
9.4.1 基本理念140
9.4.2 主体流程141
9.4.3 关键工艺技术141
9.4.4 环保与节能减排措施144
9.4.5 技术创新145
9.4.6 简化物流与服务145
9.5 工程实例145
9.5.1 基本流程145
9.5.2 关键工艺设备147
9.5.3 概要数据148
9.5.4 几点启示149
参考文献149
第 10 章 基于生物质燃料的能源循环产业链
10.1 生物质能源利用151
10.1.1 生物质151
10.1.2 沼气152
10.1.3 生物质成型燃料153
10.2 秸秆利用现状155
10.2.1 政策面向好155
10.2.2 秸秆焚烧使雾霾严重155
10.2.3 农民为什么烧秸秆156
10.2.4 企业的难处157
10.3 规模化建设的必要和问题158
10.3.1 规模化才能产业化158
10.3.2 待解决的问题159
10.4 生物质能源产业链160
10.4.1 光合竹160
10.4.2 生物质能源循环产业框架163
10.4.3 秸秆回收与光合竹种植164
10.4.4 政府支持和补贴政策165
10.5 生物燃气165
10.5.1 政策支持和产业推进165
10.5.2 构建可持续原料体系166
10.5.3 保障生物质稳产高产167
10.5.4 沼气系统167
10.6 热电联产169
10.6.1 转化技术169
10.6.2 联合机组171
10.6.3 清洁供热171
10.6.4 前景向好172
10.7 本章小节172
10.7.1 种出当季能源来172
10.7.2 种能源需要产业化173
10.7.3 农业发展需要跨界合作173
参考文献173
第 11 章 汽车循环多元化产业体系
11.1 产业特点175
11.1.1 汽车保有量巨大175
11.1.2 报废量快速增长176
11.1.3 回收情况尚不乐观177
11.1.4 技术落后,产业亟待升级178
11.1.5 需要政策支持179
11.1.6 要把材料应用做好179
11.1.7 再利用和再制造势在必行180
11.2 多元产业体系181
11.2.1 多元产业要素的构建181
11.2.2 建立多元产业框架181
11.2.3 相关因素的考虑185
11.2.4 多领域的子系统187
11.3 工程实例191
11.3.1 项目意义191
11.3.2 拟建规模192
11.3.3 产业流程与分期任务安排193
11.3.4 设备配置原则194
11.4 注意事项195
参考文献196
第 12 章 基于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的水资源循环产业链
12.1 乡镇污水处理特点199
12.1.1 农村污水现状199
12.1.2 乡镇污水特点200
12.1.3 乡镇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201
12.1.4 PPP模式204
12.2 乡镇污水处理工艺简述204
12.2.1 AAO工艺205
12.2.2 MBR工艺205
12.2.3 MBBR工艺207
12.3 乡镇综合治理水资源循环产业链209
12.3.1 需要解决的问题209
12.3.2 建立产业链框架211
12.4 要点分析212
12.4.1 以人为本,保护生态212
12.4.2 抓住要素,有机衔接212
12.4.3 因地制宜,开展整治213
参考文献213
第 13 章 互联网 资源循环产业体系
13.1 资源循环需要互联网平台215
13.1.1 社会需求是市场的源泉215
13.1.2 互联网 资源循环215
13.1.3 线上与线下的融合216
13.1.4 数据化的资源循环217
13.2 互联网 资源循环产业框架219
13.2.1 指导思想219
13.2.2 产业框架219
13.2.3 产业链资源220
13.3 应用范例221
13.3.1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绿色回收平台221
13.3.2 汽车再用和再制造件网络交易平台224
13.4 发展方向227
13.4.1 在信息高速路上奔跑227
13.4.2 搞好物质流和信息流融合227
13.4.3 发挥信息跟踪和管理功能228
参考文献228
第 14 章 与社会人文科学相融合
14.1 社会人文科学与资源230
14.1.1 社会科学230
14.1.2 人文科学230
14.1.3 人文资源231
14.1.4 自然与人文资源的融合231
14.2 循环事业链232
14.2.1 一般理念232
14.2.2 不同特点232
14.2.3 贵在创新234
14.3 高科技园区循环产事业链建设234
14.3.1 高科技园区发展现状234
14.3.2 制约园区发展的若干问题235
14.3.3 园区循环产事业链框架238
14.3.4 框架的创新点240
14.4 创立智力循环创新体系241
14.4.1 社会意义和现实情况241
14.4.2 以智慧工程引领的创新体系244
14.4.3 智力循环创新构架246
14.4.4 实施原则246
参考文献248
后记249
|
內容試閱:
|
本书阐述了一种新型产业模式,即基于物质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原则,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将资源循环利用、有序回收、无害化处理、高效利用和新产品的清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循环产业链,以消除传统产业模式中的冗余生产环节,科学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使社会流通的物料以闭路循环形式运行,物尽其用,在变废为宝、赋予新产品生命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乃至消除污染,实现本质节能减排,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矛盾,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
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突出问题。科学进步和工业化给人类带来文明生活的同时,也使用了大量地球上的各种宝贵资源,却留下如山似海的废弃物。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由于产业结构和历史的原因,时至今日,以原生资源为主要材料的工业品,仍然占据出口产品的较大比重。大量资源输出至海外,资源形势雪上加霜。
面临环境和资源双重压力的同时,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出现明显放缓迹象。发达国家经济停滞不前,新兴经济体继续面临严峻挑战,世界经济走到关键当口。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和投资低迷,全球性挑战加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这些都给经济全球化赋予了新的内涵。虽然从整个经济发展的长周期来看,中国经济整体向好,但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经济运行中尚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要求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然而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在成本、人工和产供销等方面潜力挖掘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出现产业瓶颈。继续降低各项指标,质量与效率难保;维持现有的水平,又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领先机。在结构性改革中,努力解决生产力发展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作者经过近20年的理论探索和工程实践,注重相关生产要素分析,研究产业融合特征,将资源再生与新品生产相联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原料制备-新品生产的闭路循环系统。大量工程实践可见,较之传统工艺,循环产业链建设不仅合理降低了成本,还能显著提高效率,并有效保证产品质量,从而达到多赢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依据这一总体目标,本书介绍的循环产业链可以很好地把握化废为利、提效减排的辩证关系,将双刃剑化为绕指柔,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最大限度将放错的资源重新收回来,并很好地用起来,从废弃物中开辟金山银山,促进社会协同发展。
本书从传统经济学角度出发,结合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融合机遇,将优秀生产要素结合进入循环产业链,开展从理论范畴扩展到产业运行发展,从市场化运作延伸到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实践。显然,在新的形势下产业融合也必须创新发展。本书通过若干项目的工程实践,就实体经济产业融合实践,物质全生命周期融合理念,从产业融合到要素融合,以及将产业融合推进到社会工程、开展事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创新理念。
循环产业链立足于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也将极大地促进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的发展。作者认为,供应链的连接往往是产业链生成的基础,而产业链条正是多重供应链条的复合体。通过循环产业链和绿色供应链的结合,更好地优化物流结构,缩减物流成本,构筑绿色供应体系,促进立体供应链发展,也是现代产业供应链走向绿色环保的有力保证。
本书从循环产业链的社会需求、理论依据、资源循环理念和全生命周期等概念入手,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产业与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为基础,诠释了循环产业链的基本理念、定义和构建要点。通过全系列铜金属循环产业链、铅酸蓄电池闭环循环产业链、基于生物质燃料的能源循环产业链、汽车循环多元产业体系、基于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的水资源循环产业链、互联网 资源循环产业体系等工程与产业应用实例,具体分析研究了循环产业链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特征和创建要点。作为进一步的延伸思考,书中还就循环产业链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进而成为循环事业链或产业事业链的问题加以讨论。作者相信,循环产业体系和工程实践的研究虽然起步于资源循环领域,但可以进一步发展,举一反三,较好地应用于更多实体产业和社会工程之中。这需要相关行业的积极参与合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当然理念的创新也需要思想上的融合,因此还希望能向各界朋友不断学习,深入交流。
衷心感谢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环资委)的关心与支持,使作者能有机会参加我国环境与资源法律研究和修改的部分工作。在多次会议和讨论中,环资委有关领导和国内专家学者的深刻理解和分析,使作者对资源循环的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建立新型产业结构对于当前经济和资源形势的重要与紧迫性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和充分认识,这也是下决心编写本书的主要动因之一。本书成稿之后,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翟勇主任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对研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作者很受启发,在此深表感谢。
十分感谢作者工作多年的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对于本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国投集团关注环境资源化,把握投资时机,审时度势,积极开辟城市矿产,争得产业先机。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开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重点科研院所之一,具备规划咨询、可行性研究、工艺设计、工艺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建设总包、采购、安装等全方位服务的资质与综合实力,积极开展园区规划、循环化改造方案、循环产业链建设等项目,在政策研究和资源教育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感谢大冶有色博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对于本书出版的关心和支持。博源公司在产业研究和实践道路上的合作和协助,增强了作者的信心和毅力。协同创新中心在主任王景伟教授领导下,锐意进取,不断开拓,正在成为国内环境保护与资源化的重要研究机构。而作为专家队伍的一员,作者向协同创新中心的各位专家教授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使得产业融合和协同创新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在撰写过程中,池莉工程师协助资料整理与编排,陈利高级工程师进行了书稿校阅,做了详尽和具体的工作,汪新华教授、吕重安教授、巫曼曼教授、曹启明博士、沙明军总经理、唐百通总经理和亚马逊公司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杨博伦等对本书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特别要感谢共同工作多年的资源循环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是大家的坚持和努力,才使得资源循环的理念和设想在众多具体项目中得到落实,使其体现出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在策划运筹、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取得了收获,也锻炼了团队,十分难忘。
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对于资源循环事业和作者本人研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感谢责任编辑卢萌萌严谨认真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本书高质高效出版。
本书可为决策部门、产业部门和科研院所提供重要参考,适用于产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理论工作者、企事业管理者、科技人员、新建与改建项目实施主体和规划设计部门等,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专业辅助教材。
限于编写时间及作者水平,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
2018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