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定言命令式:康德道德哲学研究(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5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关于改革开放的书。这是一本亲历者讲述历史的书。
这是一本唤醒记忆并且重新认识所走道路的书。
四十年,我们正经历着的,和曾经发生的,都是这个国家记忆的一个片段。
1977-2018,我们曾以不同年龄、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
40年,40余段巨细混杂的记忆,探寻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变革力量,学习并继承改革的智慧与勇气。
|
內容簡介: |
1978至2018年,这是一段我们曾经以不同年龄积极参与的历史,一个我们曾经以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的真实世界。
这40年,中国的复苏与开放如此充满戏剧性,它在经济上的成就如此充满魅力,它所取得的社会进步历代无双。但是,当我们试图对这个伟大的*时代进行总结之际,却发现它面对的并非总是一片讴歌与赞美,还有改革进程中的艰难与困惑。
面对这一前所有未来的变革,我们选取了不同的亲历者,希望能通过这些人的讲述,深入考察这一段历史,记录盛与衰,权衡利与弊,评议长与短,分析得与失,探寻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变革力量,学习并继承变革者的智慧和勇气。
|
關於作者: |
作为国内领先的经济媒体,《经济观察报》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为中国社会主流阶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服务与前瞻的思想见识。《经济观察报》是中国新生的学术、商业和舆论领袖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旨在共同探讨世界的改变与中国的未来。
|
目錄:
|
引 言 V
序曲:改变命运的开端 VII
第一篇 一个国家的新生(19781985)
1978:我的一九七八 003
1979:可口可乐,开放的标签 013
1980:未完成的追问 023
1981: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037
1982:大包干总进军 047
1983:破裂的金字塔 058
1984:袁庚与蛇口 067
1985:来自南方的代理市长 079
第二篇 暗潮涌动的转轨时分 (19861995)
1986:那一场诗的急风暴雨 091
1987:快餐时代的滥觞 106
1988:强国梦 113
1989:中国美术馆枪击事件里的爱情 124
1990:上交所开锣 137
1991:思想交锋的难忘之年 146
1992:惊心动魄的证券大集 159
1993:庄主禹作敏 172
1994:我知道的中国足球 182
1995:刁民的发端 195
第三篇 从未断裂的改革道路 (19962007)
1996:互联网的张朝阳年份 209
1997:巨人的终点与史玉柱的起点 219
1998:《交锋》巨浪 231
1999:广信破产 250
2000: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千禧年 259
2001:2001年的银广夏 269
2002:蓝田神话破灭 279
2003:孙志刚案开启的公民权利道路 288
2004:桂希恩 295
2005:超女易慧的出路 302
2006:一次未完成的并购 315
2007:马云,跃上巅峰的鲇鱼 324
第四篇 改革深水区 (20082017)
2008:李宁的脚步 339
2009:铁矿石贸易谈判折戟 349
2010:争夺国美 360
2011:D301的灾难33秒 369
2012:新时代的端倪 381
2013:自贸区搅动一池沸水 390
2014:中国反垄断机构正面交锋国际芯片巨头 400
2015:国家牛市雪崩 409
2016:宝万之争 422
2017:风起万达 433
后 记 443
|
內容試閱:
|
引 言
1978年以来,是一段我们曾经以不同年龄积极参与的历史,一个我们曾经以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的真实世界。我们曾经驱散阴霾,信心百倍;我们曾经备受挫折,心灰意冷。但是最终,我们没有迷失方向,勇敢地迈进了一个新的世纪。
这40年的中国历史,使众多预言家的盲目与肤浅暴露无遗。中国的复苏与开放如此充满戏剧性,它在经济上的成就如此充满魅力,它所取得的社会进步历代无双。但是,我们试图对这个伟大的巅峰时代进行总结之际,却发现它面对的并非总是一片讴歌与赞美,还有改革进程中的艰难与困惑。
有许多人对40年前的历史所知甚少,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开放,更不知道改革开放中的利益关系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以及改革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我们希望能深入考察这一段历史,记录盛与衰,权衡利与弊,评议长与短,分析得与失。当然,我们并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但我们希望做坚定的守望者,透过被风雨剥蚀的历史,把那些实实在在的知觉与痛觉聚集在一起。我们希望通过自己讲述的历史,探寻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变革力量,学习并继承变革者的智慧和勇气。
当然,相对于这一持续40年的大变局,40篇巨细混杂的文章着实难以再现其全貌,甚至配不上这一段空前绝后的历史。然未有涓涓细流,何来历史长河之奔涌?我们想,通过还原一部分记忆,有助于我们消除一些不愉快与不信任,有助于我们摆脱过度的骄傲与过度的沮丧,有助于重新凝聚改革共识。
如果我们善于从历史的遭遇中汲取力量,那么我们对当下的许多问题就不至于感到突兀和茫然;我们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就不至于因为思想的锋利而丧失了行动的从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