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NT$
316.0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NT$
254.0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NT$
509.0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NT$
418.0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NT$
332.0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NT$
403.0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2021年1月,经专家论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将“国家安全学”设置为一级学科。这是教育领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本书是树立当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动教材,也是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的有益读物。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为统揽,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对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释,并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和新兴领域安全等方面研究了当今总体国家安全的态势,同时提出相关领域安全对策思考,旨在引起读者对总体国家安全各领域的了解和关注,帮助读者扎实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打牢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
|
關於作者: |
李大光,国防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协科普协会会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国家安全、军事战略、军事装备和国际政治。主要学术专著有《20世纪武器发展与战争演变》 《太空战》 《国家安全抉择》 《论制天权》 《国际机制与区域安全》 《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 《国家安全》 《走近还是远离战争》 《网络安全战略问题研究》等10余部;在《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 《中国军事科学》 《军事学术》等军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和时评文章2500余篇。
|
目錄:
|
前言 001
绪论:青年们!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
一、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001
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 005
三、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009
思考题 017
章 政治安全
◆
一、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 021
二、政治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026
三、维护政治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033
思考题 040
第二章 国土安全
◆
一、国土安全是国家安全之基 043
二、我国国土安全总体现状 046
三、国土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050
四、维护国土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055
思考题 058
第三章 军事安全
◆
一、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061
二、军事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065
三、全面做好维护军事安全准备 071
思考题 082
第四章 经济安全
◆
一、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 085
二、经济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089
三、维护经济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094
思考题 101
第五章 文化安全
◆
一、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104
二、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08
三、维护文化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113
思考题 118
第六章 社会安全
◆
一、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 121
二、社会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4
三、维护社会安全需要把握的主要问题 131
思考题 136
第七章 科技安全
◆
一、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技术保障 139
二、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44
三、维护科技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152
思考题 159
第八章 网络安全
◆
一、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162
二、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67
三、维护网络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172
思考题 178
第九章 生态安全
◆
一、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182
二、生态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87
三、维护生态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192
思考题 199
第十章 资源安全
◆
一、资源安全攸关国家安全战略 202
二、资源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206
三、维护资源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212
思考题 219
第十一章 核安全
◆
一、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关切 222
二、核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26
三、维护核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230
思考题 235
第十二章 海外利益安全
◆
一、海外利益安全是国家安全的自然延伸 238
二、海外利益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244
三、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250
思考题 260
第十三章 新兴领域安全
◆
一、新兴领域是国家安全关注的新领域 263
二、新兴领域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275
三、维护新兴领域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282
思考题 289
参考文献 290
后记 294
|
內容試閱:
|
201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安委主席习近平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基本、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当前,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更应该牢记古代先哲对后人的告诫:“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这种忧患意识,是基于对事物矛盾法则的深刻理解,是对国家兴衰存亡内在规律的重要思考。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表明:没有一个稳定的国家,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没有我们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当一个国家处在一个战火纷飞的环境中的时候,那个国家的人民就会怀念过去的安宁生活。一旦国家失去和平稳定,民众的生活将陷入低谷。因此,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的固本之策与长久之计。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国家安全教育,是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夯实国家安全民意基础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十四五”规划建议从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十四五”规划中,首次设立安全发展专篇,对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对保障粮食、能源资源和金融安全等作出具体安排。“安全”成为“十四五” 规划中夺目的词汇,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定要求,教育部于2018年4月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 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教思政〔2018〕1号文件b。文件对新时代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总要求,为我们搞好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指导。2020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等12个领域,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4个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等。教育部称,此次纲要是为落实“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针对有些地方和学校对国家安全教育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以及不够全面、系统,未实现全覆盖等问题,明确了地方和学校的教育责任。本书就是在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产生的一
部针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教材读本。
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揽,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国家安全核心价值观,对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按照总体国家安全的内容体系,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和新兴领域安全等13个方面研究了当今安全新态势,并提出相关领域安全对策思考,旨在引起读者对总体国家安全各领域安全问题的关注,教育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全国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扎实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筑牢坚强有力的国家安全防线,筑牢坚如磐石的安全堤坝,切实维护总体国家安全。
本书可作为在校大学生(含高职、专科、本科学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国家安全教育通识教育教学参考书,也适合党政机关公务员、军队官兵、企事业管理人员、各级各类教师及广大关注国家安全、支持国防建设的群众阅读。
第八章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案例透视】
“震网”蠕虫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
位于伊朗南部的布什尔核电站是伊朗首座核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按照伊朗官方的计划,该核
电站应于2010年10月并网发电。然而,到了第二年2月,布什尔核电站不但没有发电,还卸载了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遭到了美国和以色列的网络攻击。
2010年7月,中情局派间谍通过U盘传播的“震网”(Stuxnet)蠕虫病毒感染成功地将“震网”病毒混进伊朗纳坦兹(Natanz)核电站的计算机系统。“震网”病毒由美国和以色列相关研究人员联合研发,可以通过移动存储介质和网络进行传播,专门攻击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基础设施控制系统。侵入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伊朗核设施设计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后,获得控制系统数据,进而指挥离心机高速运转。9月,伊朗核设施遭受了代号为“震网”的蠕虫病毒攻击,在接下来数周内,伊朗纳坦兹核电站被一波又一波的“震网”病毒击中,终摧毁了大约1000台离心机,将伊朗的离心机数量从4700台降到了约3900台。这次网络攻击,导致伊朗全国有多达3万台电脑IP地址被这种蠕虫病毒感染,核电站的计算机系统受到“震网”蠕虫病毒的攻击。从打击效果可以看出,“震网”病毒展示出
网络武器的巨大威力,伊朗核发展计划被迫延缓两年,打乱了政府决策,发挥了不流血便可毁坏战略设施的惊人效能。
“震网”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和公众对于网络空间安全威胁的认知顿时敏感起来,显著提升了对网络空间安全的警惕和关注。2013年,“棱镜门”泄密者斯诺登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与以色列一起制造了袭击伊朗核计划的“震网”病毒。“震网”病毒的出现使得过去仅限于间谍行为的网络攻击出现了大的转折。“震网”事件表明,网络战不仅可以独立发生,而且可能与其他军事对抗行为一起出现;网络攻击的目标不单是军事系统,而且包括实体经济的操作系统。
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的先发制人已经出现,网络战已经开始。与传统电脑病毒相比,“震网”病毒不通过窃取个人隐私信息牟利,它打击的是全球各地重要目标,且无须借助网络连接进行传播,因此被一些专家定性为全球首个投入实战的 “网络武器”。美国中央情报局前任局长迈克尔·海登证实,“震网”病毒的运用是“次造成大规模硬件设施瘫痪的网络攻击”。“震网”是迄今为止公开报道的个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病毒,它预示着网络战已经发展到以破坏硬件为目的的新阶段,也标志着全球网络安全进入“国家基础设施保护时代”。此次攻击事件警示人们,物理隔离的专用局域网并非固若金汤,专用的软件系统也可能遭受攻击。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加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开发应用,实现网络和信息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控;加强网络管理,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窃密、散布违法有害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信息时代,网络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军事安全等领域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已成为我国面临的复杂、现实、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网络安全与制网权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的制高点,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
一、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中国古代兵圣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当今,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都与网络安全密不可分,网络信息安全就是不可不察的国家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是国家安全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
(一)网络安全概念阐释
随着信息网络系统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与计算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社会与计算机及其网络组成了一个巨大系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人类对网络空间的依赖越来越强,不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依赖于网络空间,而且个人、企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也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引申出当今的网络安全,应该说是对国家安全理念的一次重要完善。
网络空间安全,是指国家的网络环境的可信性、安全与稳定,网络活动的合法、有序与可控的状态,即国家运用各种国家资源,维护有利于经济发展繁荣、社会政治稳定和国防安全的网络环境,防止国内和跨国网络活动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涉及的领域很广,主要包括网络运行系统安全、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可见,网络安全既包含了多个层面的概念,其中计算机硬件可以看作是物理网络层面,软件可以看作是逻辑网络层面,再就是数据层面即网络信息层面,又包含了属性的概念,其中破坏涉及的是可用性,更改涉及的是完整性,显露涉及的是机密性。
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和掌握,实际上是对信息安全更深层次的全新领悟。因此,对于网络安全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安全来理解:一是物理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中各通信、计算机设备及相关设施等有形物品的保护,使它们不因此物理性因素影响导致物理网络系统受到破坏,进而使网络瘫痪。二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逻辑网络安全,网络病毒造成的危害。三是网络信息层面安全,它包含信息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可用性等。物理网络安全、逻辑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都非常重要,任何一方面在没有受到保护的情况下,网络安全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网络安全保护时必须合理安排,同时顾及这些方面。
网络环境的可信性、安全与稳定,网络活动的合法、有序与可控,成为国家安全的关注对象。防止源于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或通过网络空间发起的攻击,影响经济、政治、军事等其他领域的稳定,也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关注。因此,各国政府运用各种国家资源,维护有利于经济发展繁荣、社会政治稳定和军事国防安全的网络环境,防止国内和跨国网络活动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便构成了国家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二)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网络与信息安全与国家的安危紧密相连,没有网络与信息安全,就没有真正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也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国家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安全,事关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正在塑造一个“一切皆由网络控制”的未来世界;网络空间的快速成长,正在催生“谁控制网络空间谁就能控制一切”的法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都与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紧密关联。政治领域的“颜色革命”暗流涌动,经济领域的网络犯罪频繁发生,社会领域的网络攻击日益猖獗,军事领域的信息作战方式加速转型,科技领域的网络窃密,都是网络空间对传统领域安全问题的催化与变异。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网络与信息安全,把网络与信息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去捍卫,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时代诉求。
第二,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前提和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革命对国家主权关系提出了挑战。在信息穿透各国边界的情况下,包括金融、能源、交通、电信、水利在内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网络受到攻击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可能陷入瘫痪,从而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要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理念、创新的机制,科学治理和化解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风险,掌握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主动权,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第三,网络与信息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网络安全就是维护每个公民自身的安全,清理整治网络有害信息和打击不法行为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呼声非常强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专家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网络强国,在网络安全上仍然是较薄弱、损失较大的发展中国家。2000—2015年,“方程式”对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台主机实施了APT攻击,中国受攻击数量列于全球首位。另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发布的《2018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显示,来自美国的网络攻击数量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如位于美国的1.4万余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334万余台主机,控制服务器数量较2017年增长90.8%。我国个人互联网使用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第四,网络空间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新战场。由于计算机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用,它已成为不法分子牟取暴利、从事犯罪活动的新工具,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利益对抗、权利分配的新领域,成为国家和民族之间军事对抗、战略威胁和信息战争的新战场,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宣传与反宣传、殖民与反殖民的新阵地。网络空间信息安全问题因此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或个人行为,而且是一个普遍的和共同的社会问题,成为信息时代中基本、核心、重大的综合安全问题。因此,要从国家安全的全局来认识和做好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