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449.0
《
八路军史
》
售價:NT$
500.0
《
美味简史
》
售價:NT$
245.0
《
带团队
》
售價:NT$
347.0
《
变富:如何有效积累足够的财富
》
售價:NT$
403.0
《
大宋西军
》
售價:NT$
398.0
《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
》
售價:NT$
347.0
《
嫉妒
》
售價:NT$
250.0
|
編輯推薦: |
★一本写给父母的“优等生”养成指南。
★作者的家庭教育,曾被樊登盛赞,全网1500万家长都在看!
★本书作者张萌,从一个让家长“头痛”的顽皮孩子一路逆袭考入名校,先后被浙大、北师大和哈佛商学院录取。2008年作为大学生代表,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毕业后开启创业之路,成为胡润百富学院首位85后女性企业家,堪称“别人家孩子”的养成典范。
★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经验,总结了4大学习模型和21种能够有效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的成长思维,用自己的亲身成长经历告诉你,那些培养出“别人家孩子”的家长,都做对了什么。
★本书帮父母读懂孩子日常的表现和行为,找出孩子问题的症结,解决孩子日常与学习有关的高频问题;作者以孩子的视角亲身讲述,成长路上做对了那些事儿,有效破解家长日常的教育迷思,找到正确的养育方向;本书内含超多养育干货,让家长告别错误的教育引导方式。
★新书附赠超值彩蛋——作者与母亲有关成长的Q&A大公开,听听“别人家孩子”的家长亲授私家养育经验。
|
內容簡介: |
你家的孩子也这样吗?
家长不督促就不学习……
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畏难情绪,遇到困难爱逃避……
做事“三分钟热度”,学习又总不在状态……
粗心大意、特别马虎,表现时好时坏……
孩子的学习真是家长zui关心也zui头疼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里,孩子状况百出,问题不断,家长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从怕学习到爱学习》一书,给你答案。
本书作者张萌从一个让家长“头痛”的顽皮孩子一路逆袭考入名校,先后被浙大、北师大和哈佛商学院录取。在这本书里,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经验,总结了4大学习模型和21种能够有效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的成长思维,还有超多养育干货,帮父母读懂孩子日常的表现和行为,找出孩子问题的症结,解决孩子日常与学习有关的高频问题。
|
目錄:
|
目录
作者序 萌姐的高效学习法,让孩子不只学习好
PART 1 自主学习力:不用家长督促,孩子也能爱上学习
目的:以兴趣开始的游戏化学习
自主思维:孩子厌学,家长不督促不学习怎么办?
成长思维: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畏难、逃避怎么办?
专注力思维:孩子做事“3分钟热度”,学习 总不在状态怎么办?
复核思维:孩子粗心大意、马虎怎么办?
平衡思维:如何平衡玩和学习,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习惯思维:孩子总是天马行空、表现时好时坏,怎么养成好习惯?
PART 2 多维思考力:全方位激发大脑,让孩子更聪明
目的:以发散为主的解决力培养
逻辑思维:孩子总是思路不清晰,做事没条理怎么办?
表达思维:孩子表达混乱,说话颠三倒四怎么办?
故事思维:孩子思考问题一根筋,缺乏想象力怎么办?
创新思维:孩子总是爱钻牛角尖,敏感较真怎么办?
科学思维:孩子偏信、盲从、没主见,怎么办?
PART 3 高效行动力:从想到到做到,让孩子积极又高效
目的:以自我管理为主的效率培养
目标思维:孩子做事没耐心,不能持之以恒怎么办?
效率思维:孩子很努力,但作业总是写不完怎么办?
行动者思维:孩子想法很多,但会半途而废、不会坚持怎么办?
抗压思维:孩子“得不到”或“受挫”就情绪崩溃,怎么办?
底线思维:如何让孩子有原则,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PART 4 持续竞争力:让孩子不仅学习好,更有好未来
目的:拥有对应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能力
共赢思维:孩子不懂分享、爱占小便宜,怎么办?
团队思维:孩子我行我素不懂配合,怎么办?
领导力思维:如何让孩子有独特的“气场”?
优势思维:孩子自卑玻璃心,要怎么解决?
学习思维:如何让孩子形成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好品格?
与妈妈的对话:母女有关成长的QA
|
內容試閱:
|
大家好,我是张萌萌姐。一个青少年成长导师,也是高效学习的践行者和时间管理专家。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萌姐一向专注于研究如何帮助青年人找到管理时间的方法,实现我们的高效人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发现很多学习自己课程的学员当中,有很多人已经转变了身份:他们由职场人变成了父母。于是,他们开始重新定义自己的成长,不仅为自己学习,更重要的是开始关注孩子的学习。发现这个现象之后,我就一直在反思,怎样能帮助这些朋友解决他们的问题呢?
在孩子的教育培养当中,什么才是重要的呢?是习惯、方法、还是工具?我开始深入地去研究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并开始分析研究家庭教育和亲子的关系。
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毫不夸张地说,我今天的所有成就,都离不开父母早期的正面引导。我的父母作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动胜千言,父母的所作所为被我从小看在眼中,潜移默化地成就了今天的我。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会制订家庭的读书计划,每天晚饭过后,家人就都拿出同一本书进行阅读,我们给这项活动起了一个名字,叫同读一本书。读完之后每个人都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受到的启发。刚刚开始参与这项活动的时候,小小的我完全不会练习,很多书看完之后我压根不知道该怎么阐述自己的读后感,但是慢慢地,我就开始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学着他们如何通过阅读开始复盘。于是我通过这样大量的阅读产生了人生叫作学习并且为其所用的这种价值功能,同时,通过饱读诗书,萌姐能够了解到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一些英雄人物,从小设立了人生的榜样,也开始能够树立志存高远的人生目标。这个好习惯我们坚持了数年,是我的父母把我带向了阅读的世界,我也把这个好习惯延续了下来。后来,我开始把这种读书方法不断地普及,我的很多粉丝和学生都开始共赢,变成了影响身边的力量。通过这件事不难发现,父母在家庭教育以及在孩子的学习成长当中是关键的一环。
并不是每个家长天生都能够科学地引导孩子,他们都是在亲子教育这条路上磕磕绊绊地前行,因此很多父母都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跟孩子的关系,如何发挥和引导家长的作用。市面上关于家庭教育类的图书品种非常丰富,但良莠不齐,难以去选择。
为了好好地完成这本书,我也向很多朋友请教,这些人中有心理学家,也有高校教师,学校的老师,名人家长,等等。在跟他们探讨交流之后,我们一致得出“亲子教育重要的是启蒙孩子思维”这一结论。
那如何让孩子拥有独立的思维和自我意识呢?意识觉醒和思维独立是每一个人重要的决定性瞬间的步,孩子如果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法,不论家长多么用功地去辅助他们,都是白费力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会觉得教育特别难实施的一个相应的原因。
你要知道,家长是没有办法永远陪着自己的孩子的,要让孩子从小就能开始养成应对风险和对抗压力的能力,养成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本书中,我总结出了孩子需要培养的四力模型,包括自主学习力、多元思维力、高效行动力和持续竞争力。在这四力模型当中,延伸出了自主思维、成长思维、平衡思维等21种思维,来构成我们这本书的详细脉络。
在《从怕学习到爱学习》这本书中,我们聚焦了985、211名校,以及全球知名企业共同青睐的超级人才标准,提升孩子的4大核心学习能力,实现21种多元思维培养,也希望通过书中介绍的这一套高效学习方法,家长朋友们能让孩子们不只关心考卷上的分数,更能让孩子领跑人生未来,演绎人生的无限可能性。
自主思维:孩子厌学,家长不督促就不学习怎么办?
先和大家分享一段小插曲。近这段时间,我和粉丝朋友们通过聊天得知,这些年他们的烦恼慢慢“升级”了——从以前的“萌姐萌姐,我平时专注力不够,怎么做能更有效率呢”到现在更多的是说“萌姐萌姐,我可太愁了,孩子和学习苦大仇深的,怎么能让他爱上学习啊”。我一边感慨粉丝们都在成长,一边也在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该多关注一些这个领域,替他们分担一些苦恼。于是就有了你所看到的这本《从怕学习到爱学习》。其实家长不用特别担心,萌姐就是从“厌学”阶段过来的——听上去是不是很不可思议?我小时候也是一个不省心的小孩儿,钢琴、英语等这些萌姐现在的“优势学科”都是靠萌妈在身边陪着,刚开始还有三分钟热度,到后面就开始逃课,一提到学东西就摇头,以至于萌妈偶尔也会感叹说,“你看看 ××× 家的孩子”。当然,这个过程是短暂的,一个学期之后,我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每天催着妈妈带我去上课,课后还主动要求“加餐”。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我有特别的学习天赋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萌妈做了很多功课,她帮助我学会了“习惯性学习”这个方法。
什么是“习惯性学习”?说白了,就是拥有自主思维能力,也就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人的思维经历着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在人的一生中的每个阶段,思维都有其特征。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把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0 ~ 2 岁是感知运算阶段,2 ~ 7 岁是前运算阶段,7 ~ 12 岁是具体运算阶段,12 岁之后是形式运算阶段。我们所说的自主思维就是 7 岁之后开始爆发的,在这个阶段,家长们就可以开始发力了,把小朋友的自主思维能力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下面我就和大家详细地讲讲如何培养自主思维能力,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也是重要的,家长要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安全感。
你也许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萌姐曾经在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英国的科学家选取了四万张图片,请被试者观看,结果发现,那些可能会对人造成威胁的物品或环境更容易让人们厌恶。家长不妨把这个研究结论套用在孩子的学习上,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厌学,为什么一没有大人监督,孩子就无法自主学习。因为学习这件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造成了威胁,对孩子来说,学习成了一件没有安全感的事情。想一想,你和孩子之间是不是发生过这样的场景:
孩子的数学成绩在进入这学期之后一直不稳定,还有两周就要期中考试了,于是你对孩子说:“这次数学一定要好好复习,如果成绩还是没有进步的话,暑假就要把数学恶补一下,计划好的暑假旅游也不能去了。”
孩子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了,各个科目都有明显的进步,于是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家长并没有一起庆祝,反而拿着试卷开始挑毛病:“你看这道题,考试之前妈妈给你辅导过啊,怎么还是做错了?”
孩子刚刚完成作业准备放松一会儿,家长立马就开始说教:“作业写完了吗?怎么现在就玩?必须好好学习,不然的话,长大以后找不到好工作的!”
类似的场景其实在很多家庭中都发生过,要么就是学习不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要么就是自己明明努力了、进步了,家长却只盯着自己的缺点看 ;要么就是平白无故地被灌输了“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如何如何”这样危言耸听的论调。长此以往,孩子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就无法感到满足和愉悦,一提到学习,他想到的就是“惩罚”“挨说”“费力不讨好”“找不到好工作”等这样的负面事件和情绪。你设身处地地替孩子想一想,在这种压力和威胁下,孩子当然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那么,在学习这件事上,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更多积极、正面的情绪呢?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正向反馈和激励。
科学研究证明,基于大脑奖赏回路的神经机制,要使一个行为持续进行下去,只靠内驱力是不够的,即便刚开始的时候内驱力有用,之后也会因为正向反馈和奖励的缺失,动力不足,甚至终停摆。所以我们能看出,孩子本身有内驱力,但是当得不到正向的反馈和任何奖励时,他们的积极性很可能会受到打击,动力也会逐渐下降。这样一来,他们难以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也就无法形成习惯。
如何学会适当给予正向反馈和激励,我有两个小建议。
,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要给出正面反馈。很多家长肯定都用过这个方法,因为急于想要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就用给出一些承诺的方法去刺激孩子。比如,做完作业就奖励看半小时动画片,但后面慢慢会演变成每次做完作业,孩子就赖在电视机前不走,甚至要挟你再看半小时。完成作业这个行为是应该的,如果是孩子额外地做了功课,或者有特别的进步,家长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第二,用精神奖励鼓励孩子的内驱力。精神奖励指的是父母真诚而具体地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果。比如,你要发现孩子点滴的进步,并真诚、具体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而不是敷衍式地说“真厉害”“你好棒”。你要把他们的成绩、进步记录下来并指出来,让他们明确感觉到自己哪里好、如何能做得更好,终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孩子喜欢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不管对孩子还是对成人,在某个阶段,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让自己更好地吸收相关的知识,激发学习的内驱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明确提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萌姐有一位朋友,有孩子之前她也是叱咤风云的职场女性,生孩子之后她经过权衡取舍,成为一位专职宝妈。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她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于是开始学习石头画和尤克里里。她上手特别快,进步也非常大,被两位老师评价“天赋异禀”,萌姐看到她的作品之后也惊叹连连。于是她告诉我,刚开始学石头画的时候,她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画家的画去临摹 ;学尤克里里的时候,她也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去练习。这样,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推动着去学习,那么学习的过程就是努力而享受的过程。
她的故事让萌姐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学习英语的一段经历。很多家长早早就把孩子送到了英语兴趣班,让他们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念,并规定一天要学会几个单词。家长的这种会让孩子依赖“被安排”“被告知”的做法,反而让他们缺少独立性思考,导致探索新事物的激情退却,产生“厌学”情绪。只有当学习和兴趣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产生学习动力。
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去动物园,隔三岔五就会让爸妈带着我去看各种动物。萌妈有个习惯,就是每看到一只动物,她都会说这样一个句式,比如“a brown bear”(一只棕色的熊),然后看到天鹅就会冒出“a white swan”。说多了之后,我就会模仿她的句式,还会积极发问,那“长颈鹿”用英语该怎么说,“饲养员”用英语怎么表达。后出了动物园,我已经记住了很多单词,也不会反感这样的“教学”,以至于后来我上英语兴趣班的热情比其他小朋友都高。
萌姐当时就是把学习英语这件事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结合在一起,在感兴趣的事物中进行思维开拓,从同类事物中寻找规律,再加上自己不断思考、反问,进而进行应用。一旦掌握了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是英语表达,而且其他学习都能举一反三。
后,让孩子自主规划学习和生活。
家长常说孩子平衡不了自己的时间,该学习的时候跑去玩,也没有时间概念。其实是你们没有给他们机会,甚至可能把原本就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替他们做了,没有锻炼他们的自主性,那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中也会缺乏这种自律。
我们要明确,不管是学习还是娱乐,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还小,他们规划能力不足,我们只能协助他们,但不能完全替代他们,要让孩子参与到自己的生活安排中来,我们可以与孩子共同制订规划。
如何做规划呢?其实很简单,萌姐之前在精力管理课上提到的那些目标建立、目标拆分、复盘等内容都可以借鉴。比如,孩子在暑假制订一个学习计划,把待办事项都列出来,比如写暑假作业、运动、娱乐,然后分配时间点,完成后打钩。计划制订好了就打印出来,或者手写出来,孩子在上面郑重地签字,家长拍照,然后将计划张贴在家里孩子经常活动或醒目的地方。带着仪式感做规划,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其中,孩子没有被紧紧相逼的压迫感,让孩子更轻松投入到自己制订的计划中,久而久之,孩子按照计划行事,也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孩子做选择和取舍,并接受终结果。很多家长认为,人生大事上给孩子选择权就行,但当真的处于这个选择时刻,你就会感到迷茫,因为你从没有给过孩子这种机会。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当时选择从浙江大学退学,再到成为奥运火炬手,到现在创办“立德领导力”和“下班加油站”等品牌,每一步选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能够清楚知道这些选择的后果,也会朝着自己选择的路坚持下去,这也跟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引导息息相关。
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开始积累。小到穿衣,大到选朋友、选专业,家长都要给孩子选择的余地。如果怕孩子乱选、瞎选,家长就提前做好筛选和把关,可以提供几个安全选项。孩子若能选好,就能同时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选择能力。当孩子囿于有限的经验无法做出选择时,家长就要给予必要的分析和引导:几个选项的利弊在哪里,选择之后的可能结果会是什么,如何去思考和取舍。家长教会孩子在明确目的、手段和限制条件之后,让孩子找到解。这种思维方式能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他们有选择的权利,自然就有承担后果的义务,不论结果是好是坏,自己做的选择就必须坚持下去,破坏了选择就要接受惩罚,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结果也要勇敢承担。家长不要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给孩子多一些选择,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让他们自己完成,让他们承担选择的后果,让他们在选择中长大。只有在不断选择和取舍中,孩子才能认清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孩子有了选择,才有动力进步。
很多家长在孩子和自己沟通学习情况的时候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自己说得太多,甚至会喋喋不休。家长却没有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当你在不停地说的时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思考和选择的机会。相反,家长适度的沉默可以更好地将选择的机会留给孩子,并且适时的沉默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权威感。这一个小技巧,萌姐在职场中也会经常运用。
举个小例子,萌姐在开会的时候给某位下属提出了一个完成起来稍微有难度的小任务,这时候这位下属可能会给萌姐一些负面反馈,列出工作推进中的难点。萌姐在这时候一般会耐心听他讲完,当确认他的发言完毕的时候,萌姐不会立刻发表意见,而是会停顿片刻,只用目光和他交流。一般情况下,事情都会以下属“虽然工作实施起来阻力大、难点多,但是自己会尽力完成”的积极表态结束。
家长少说一些,在适当的时候用沉默去应对孩子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可能会抱怨:“妈妈,今天的数学作业实在是太多了,我不想写了,太烦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多数家长立马就不淡定了,立即开始数落孩子。孩子本来就因为作业多发愁,听到妈妈“念经式”数落或“狮吼型”发狂,心情多半会崩溃。
你可以试着这样来应对:“是吗?今天数学作业很多呀!都留了什么啊?”这时候孩子会边回忆自己的数学作业边说给妈妈听,这个过程其实也在锻炼孩子的自主思维能力:自己记作业。在孩子说完作业之后,你可以简单说一句:“确实是有点儿多!”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表示认同,之后不用再说别的。
也许孩子在等待你的其他回应,沉默的气氛可能会让孩子接着抱怨——不想写了。你只要继续沉默。这时候孩子通常会拿出数学作业开始写,他只是想要抱怨几句,如果在情绪上得到认同,通常他不会真的不去写。毕竟孩子清楚地知道,不写作业是会被老师批评的。虽然有点儿不情愿,但是孩子还是自己做出了“去写作业”这个决定 ;如果是被妈妈说教之后再去写作业,那么这个“去写作业”的决定就是由妈妈做出的了,对孩子来说就是被动的。
后提醒家长一点,孩子在学习中偶尔出现厌倦疲惫的情绪,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家长这时候如临大敌,跟着焦虑,那么无疑是对孩子负面情绪的放大。这时候你不妨这样告诉孩子:厌烦和疲惫是每个人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的,爸爸妈妈在工作中也会偶尔有烦心事呢。另外,注意劳逸结合,适时地帮助孩子选择一些有益身心的休闲活动。经过家长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孩子的身心放松,孩子这种偶尔的厌倦和疲惫情绪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学习不是被逼迫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从被动到主动,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们,再到平衡学习和生活时间,引导他们进行选择和取舍,并接受终结果,后给孩子正向反馈和激励,家长会发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逐步激发出学习内驱力,成为拥有自主思维能力的小学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