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6.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神话中隐藏着高深的生存智慧!
在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物质更加丰富的现代
它要求我们具有同样丰富的精神和更加高超的智慧,
而神话为我们提供了达成这一目标的钥匙。
◎青春期的烦恼、男女之间的恋爱、亲子之间的纠葛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需要面对的人生难题,
本书将通过解读和比较世界各国众多的神话,
找到隐藏其中的“心灵的处方笺”。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物语与日本人的心灵”系列中的一种。
本书是河合隼雄先生在探究日本人的深层心理的基础上写就的一本书。他不仅探讨日本的神话,同时还将它与古希腊罗马神话、古代东方神话、美洲和印第安等世界各地的神话进行分析比较,指出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利用神话智慧为人生难题开出了“心灵的处方笺”。造就了发达的科学技术却失去了神话的现代人,究竟应该如何生活下去呢?河合隼雄认为,个人想要发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某种神话性的模态”,必须了解我们人类究竟拥有什么样的神话,这些神话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又有什么内在关联。作者为此在本书中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
關於作者: |
河合隼雄曾是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他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第一位获荣格心理分析师资格的日本人,也是日本沙逰治疗的主要推手。他以深厚的心理学功底,长年就日本文学、政治、教育、社会等不同领域的问题发表论述与对话。他的著述甚丰,内容涉及领域广泛,结集于《河合隼雄著作集》。《民间传说与日本人的心灵》一书,曾荣获大佛次郎奖;《高山寺的梦僧:明惠法师的梦境探索之旅》曾荣获首届新潮学艺奖。重要系列有“物语与日本人的心灵”系列;“儿童与幻想”系列。
河合俊雄 京都大学教授、荣格分析师。1990年于苏黎世荣格学院取得分析师执照。目前他身兼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副理事长、日本荣格派分析家协会会长、河合隼雄财团代表理事。著有《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从《IQ84》的梦物语谈起》等。其父为日本已故心理学泰斗河合隼雄。
|
目錄:
|
言 1
第一章 不安与孤独的原因 1
一 与他者关联性的缺失 1
二 找到“我的树” 3
三 因“关系缺失病”而痛苦 6
四 人类无意识中的“神话生成机制” 8
五 任意妄为的神 11
六 内心深处的俄狄浦斯 13
七 迷失了答案的现代人 15
八 “驱动自己的并非人自身” 17
第二章 万物伊始 19
一 意识产生之际 19
二 天地分离 20
三 “光”的出现 23
四 日本之始 24
五 新事物萌生之前 26
六 创造的机缘 28
七 “好奇”的代价 30
八 得知秘密的“火神” 33
九 最为重要的“死的现实” 35
十 日本人的原罪 38
第三章 “男与女”的深层 41
一 用二分法思考永恒的问题 41
二 表明父性原理的决意 43
三 女性使男性动心之处 45
四 女性既是太阳,又能成为男性 46
五 “性”无法被支配 48
六 天照大神的智慧 50
七 炙热爱情的结局 52
八 无缘的男女 54
九 处女神的愤怒 56
十 “心”与“爱”相结合 57
第四章 亲子间的纠葛 63
一 打动童心的故事 63
二 母女间牢固的一体感 65
三 大女神受难 67
四 “父亲的女儿”之反省 69
五 古代东方的智慧 71
六 亲子相杀的背后 73
七 母与子之间 76
八 弃儿变成伟大的英雄 78
九 等待“蛭子神”的回归 81
第五章 灵活的智慧 85
一 欺骗与被骗 85
二 展示不同的可能性 88
三 素盏鸣尊的另外一面 90
四 内心深处的恶作剧者出动 93
五 动物所拥有的“先知智慧” 95
六 “猫神”的作用 97
七 熊之魂 100
八 蛇只是恶人吗 103
第六章 潜意识中的真实 107
一 解读英雄神话 107
二 讨伐怪物与“弑父” 109
三 “弑亲”话题的寓意 111
四 结婚的寓意 113
五 大国主命的婚姻 115
六 “恶”之难题 117
七 杀人的寓意 118
八 奸淫的后果 119
九 偷窃与自立 123
十 传达“真实”的谎言 125
解 说 重新发现“神话的智慧” 镰田东二 129
“物语与日本人的心灵”系列刊行寄语 河合俊雄 137
|
內容試閱:
|
二 找到“我的树”
在这个世上,存在着“我”这个人,仔细想想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任何一个人都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或愿望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我已经存在于这个世上了”。
无论是出生的国家、家庭还是兄弟姐妹,我们全都无法自主选择,甫一开始便已是既定事实。尽管如此,孩子们生来便接受了这些理所当然而活着。
但是,大概到了四岁,孩子们就开始知晓自己是会“死亡”的一种存在。
意外的是,孩子们其实并不怎么谈论这件事——这是否因为孩子们已经明白,即便谈论也无法改变这件事呢——但实际上,他们对此已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
接着大概到10岁,孩子们会认识到“我”是这个世界上与其他都不同的唯一的存在。与父母、兄弟姐妹、朋友都不同,这个世上存在着“独一无二的我”。这种认识并非恐惧也非其他,实在是无法言喻的。
产生这一认识之后,孩子们便会感觉到不安。之前还能一人独睡,此时会突然变得很胆小,不敢独自一人睡觉,夜里不敢独自去卫生间。
此时,若父母不发火训斥,而是给予理解宽容的态度,孩子们便不知不觉地恢复如常了。
但似乎很少成年人对儿时的这种体验记忆清晰,然而,倘若问一下初中或高中生,就会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清楚地记得这种体验。
想来活下去对人类而言,原本就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是什么支撑着自己这种独一无二的存在?而且,既然一定会死去,那么死后又会变成什么?每一个人都是抱着这些根源性的疑问活着的。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人类或者信仰各种宗教,又或者重视某些风俗习惯,出乎意料的是,其实有不少风俗习惯都体现出人们在想方设法解答这些疑问。过去的人们借助这些方式保持内心的“安宁”。但是,很多现代人却试图舍弃这些,其中尤其是日本人更甚。
人们拼命努力挣钱,享受着方便舒适的生活,看起来完全是一副幸福的模样,但是若被正面问及“是什么支撑着你”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回答出来呢?
人们不断抱怨着“太忙了”,但我想,这种忙碌的状态是否为人们所刻意制造的呢?因为若稍有闲暇,便要面对那些无法解答的根源性的问题,难道是为了逃避,人们硬逼着自己保持着团团转的忙碌状态吗?这种人生简直像是骑在自行车上,一旦停止蹬车,便会立刻跌倒。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支撑每个个人的各种要素中,“世界和平”以及“人类幸福”等这些美好的宏伟愿景其实很无力。
有时我们会发现,支撑着一些人的这种要素平淡无奇,尤其是这些要素作为“独一无二的我”的支撑,力量似乎过于薄弱。而且,甚至还有很多在他人看来有些愚蠢的事物,会成为某个特定的个人强大的支撑,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我曾经遇到一位患者,他接连遭遇不幸,失去了工作,与他人的交往也骤然减少,看起来似乎与世间所谓的幸福无缘。
这位患者持续到我这里做心理咨询,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找不到任何对未来的希望。但有一天,这位患者满脸笑容地来了,他告诉我,在附近公园的树林中散步时,找到了“我的树”。
据说他在树林中行走时,直觉指引他看到了那棵“我的树”,自那以后他每天都会去看一次那棵树,由此感觉他的整个人生都豁然开朗了。
听完之后我很开心,并且立刻想起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大江健三郎的《在自己的树下》a(朝日新闻出版)。
在这本书中,大江介绍了自己家乡的一个民间传说,据说每个人一定都有一棵“自己的树”长在森林里。他还提到自己在孩童时去看那棵“自己的树”,结果看到了自己成年后的样子。而现在再去看那棵树时,见到的则是孩提时的自己,这番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棵树支撑着一个人,这个人的一生都围绕着这棵树展开。而声称找到了“我的树”的那位患者,其实对大江健三郎的这本书一无所知。但是成为某个人精神支撑的故事,往往具备不可思议的普遍性。正因为如此,听起来荒唐无稽的神话以及民间故事、传说等,才可以超越时代被许多人所共有。
身为心理治疗师,我深知自己是无法成为苦恼中的他人的支柱的。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保持坚忍,不丧失希望,与他一同苦恼, 这样支撑他的事物自然会出现。
比起我来,作为某个人的支撑,一棵树所能发挥的作用会更大。这种支撑一方面是极其私人化的,但同时又与某些普遍性的东西发生着关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