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NT$
340.0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NT$
1390.0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NT$
295.0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NT$
440.0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NT$
490.0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
編輯推薦: |
克林顿·巴德利第一部谜案小说被《图书世界》列入当年100 部最佳小说。第二部谜案小说《利箭追凶》同样引人入胜,好评如潮。
侦破案情的线索几乎已伏笔于整个故事,不期而至的意外与神秘诡异的气氛掩藏于夜色之中,令人背脊发凉。
在抽丝剥茧的推理中,读者可以从中体验到侦破者严谨缜密的逻辑,以及推理过程中的艰难与乐趣。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
颇有才气的青年学者布劳尔博士暴毙在剑桥大学的一个研讨会,一支被盗的吹射管成为一切疑点的关键突破口。随着调查深入,侦探戴维发现众多教授都和布劳尔有过节。是自然死亡还是蓄意谋杀?面对这场“不可能的犯罪”,戴维给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
關於作者: |
克林顿·巴德利(1900—1970),英国20 世纪初著名剧作家、演员,业余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侦探小说,其中包括五部以戴维博士为侦探主角的校园谜案系列小说。
|
目錄:
|
剑桥大学/星期五 1
/星期六 34
/星期天 43
/星期一 56
/星期二 92
/星期三 106
/星期四 140
伦敦/星期五 151
/星期六 165
/星期天 188
意大利的伊斯基亚 219
剑桥 243
|
內容試閱:
|
名家导读
吴宝康
剑桥大学圣尼古拉斯学院花费了半年时间筹备了一个国际研讨会,为此世界各国来了不少参会代表。学院原意是提供同行科研交流的机会,共同推进科研发展,谁知研讨会却以先后数人的离奇死亡而告终。虽然警方几经努力,广泛调查,但仍无头绪,故而成了一桩棘手的疑案。然而,在小说结尾处,最后侦破此案者并非警方,竟是个出乎众人意料之人,在分析案情,追踪蛛丝马迹之时,其擅长推理,且逻辑缜密,思维敏捷,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解开了一团乱麻般的疑案。整部小说的情节可谓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令人不忍释卷,堪称校园谜案推理小说上乘之作。
小说作者克林顿·巴德利,1900年1月1日出生于英国德文郡的巴德利索尔特顿。他在著名贵族男子中学谢伯恩学校学习,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耶稣学院,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然而,他志在文学,先后当过伦敦知名剧作家、演员、作家。其著作包含对文学和戏剧等的研究。
克林顿·巴德利后来转向关注犯罪问题,并于1968年出版了一部名为《我的敌人横卧于树下》的谜案小说。小说出版后大受读者欢迎,《图书世界》将其列入当年出版的100部最佳小说。第二部谜案小说即本书《利箭追凶》,同样引人入胜,吸引了无数读者。克林顿·巴德利紧接着又出版了《时间问题而已》等,由此开启了克林顿·巴德利的一个谜案系列小说。而早在克林顿·巴德利的第一部谜案小说出版后,这本书就在大西洋两岸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在美国,多萝西·B.休斯在《洛杉矶时报》上盛赞:“克林顿·巴德利具有最杰出英国人所展示的才智,以及文化和学术的成就,而这一切使其成为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换言之,克林顿·巴德利已经展现出了成为最佳作家的潜质。比特里斯·施瓦茨在《圣路易斯邮报》上则撰文总结克林顿·巴德利小说的特点是“令人愉悦……情节严谨,幽默有趣……”。《图书世界》则认为克林顿·巴德利的小说是“彬彬有礼的惊险小说,别具无与伦比的魅力、写作风格和机智幽默”。
在作者生活的英国,《书刊与读者》赞誉克林顿·巴德利的小说“……时时闪现出风趣睿智和散文风格,带来了阅读的愉悦感”。埃德蒙·克里斯宾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撰文称克林顿·巴德利的小说“……就其睿智、幽默、观察力以及自然而然的魅力而言,克林顿·巴德利先生可谓出色的重要作家”。安东尼·勒琼在《简牍周刊》上更是认为:“就文明的娱乐性作品而言……克林顿·巴德利确实是无与伦比的。……他现在却写出了比英纳斯先生更棒的迈克尔·英纳斯式侦探小说”。
所有这些纷至沓来的赞誉奠定了克林顿·巴德利在谜案侦探小说领域的地位。1970年8月6日,克林顿·巴德利在英国伦敦去世。
综观本书,这个校园谜案故事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读者关注:
首先,故事的构思巧妙,情节节奏适中。在本故事中,凶杀案发生在剑桥大学的圣尼古拉斯学院,这座学院是由原先的修道院改建而来,因此,其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多为欧洲中世纪古典式。作者先借助该学院一位资深学者陪同一位参会代表游览学院的情节,使读者领略了学院的建筑布局,并通过该学者之口了解了圣尼古拉斯学院的历史,使读者初步掌握了学院里各建筑的分布情况及连接通道,为故事的情节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在其后发生的故事中,情节大多巧妙地分散于这些建筑之中。同时,虽然故事中各个章节都标明了诸如“星期一”“星期二”之类的日期,作者的叙述节奏却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毫无急促之感。
其次,整部小说时常会有不期而至的意外出现,渲染出神秘诡异的气氛。比如,一位学者在演讲时喝了一口水,随即当众倒地而亡。可是水中无毒,凶器无形,凶手未见,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行凶而又不被发现的呢?再如,院长夫人邀请参会代表参加她宅邸花园中的午后聚会,可没想到众人的话题不知不觉地转到了毒药上,一时间似乎人人都或多或少地了解毒药的知识及制作方法!又如,那位学者中毒身亡之后,居然又有人自杀,可事实又证明其非凶手。更为突然的是,一名参会代表第二天在空空如也的车厢里离奇中毒身亡,凶器就掉在座位下,但谁是凶手,如何作案,一无所知,了无痕迹。
第三,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突出了缜密的逻辑推理,而非仅仅注重直接证据。这一点尤其令读者印象深刻。一般来说,警方侦破案件首要注重的是证据。但是,证据不会因为要供警方破案而被保存下来。作案者必定会想方设法地毁灭证据,消除痕迹,以躲避警方的追踪,进而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也许更常见的是存在着许多零零碎碎的线索,似乎是互不相干的关系,而就在这些零碎的线索中,往往隐藏着某种十分容易被普通人忽视的特定线索。于是,故事中就有人独具慧眼,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细心地分析种种情况,认真地辨别真伪,巧妙地串联起各条毫不起眼、极易被忽视的线索,一步一步地追踪,终于还原出了案情的真相,从而侦破此案。
最后,也是最有意思的是,侦破案情的线索几乎已伏笔于整个故事之中,颇为考验读者的注意力和分析力。故事的叙述似乎并无刻意之状,线索却已巧妙地埋下了。比如,传教士展览馆里失窃了一支吹射管,而两天之后那位学者在演讲中离奇死亡,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依据线索追踪的结果发现,行窃者的身份让人们颇感意外。再如,在排除了没有关联的事件之后,也是通过对种种线索的分析、推论以及追踪,最后居然将凶手锁定在了一个最为意想不到的人身上,从而完美侦破此案。此时,读者才恍然大悟!
读书明智,读者可以从中体验到此案侦破者严谨缜密的逻辑,以及其推理过程中的艰难与乐趣。故此,相信阅读之后,读者或多或少会意识到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