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NT$
340.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NT$
3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編輯推薦: |
作为英国学派第三代骨干成员,爱德华·基恩受剑桥学派新政治思想史和牛津观念史研究的影响,超越了怀特的三大思想传统分类,强调国际关系核心概念、内涵变迁及时代背景。在诠释和呈现国际关系基本观念和概念时,基恩既关注现当代国际体系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如主权、无政府、外交、均势、联盟等,又强调多样性国际关系的关键要素,包括共同体、文明、野蛮、民族、等级;既突出那些耳熟能详的伟大思想家的地位,又兼顾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众思想家。可以说,本书的出版宣告了一种新国际政治思想史著作的问世,开始形成国际关系思想史研究的“概念史转向”。
|
內容簡介: |
本书讨论了从古代到20世纪国际政治概念的变革。除了一些在该领域耳熟能详的主题,如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利益的冲突以及对自然法的一般解释,本书还探讨了一些虽不太为人熟知,但却影响了国际政治思想发展的概念,如文明之间的区别、民族文化与野蛮社会,以及一些关于种族差异与帝国主义的理论。本书所探讨的核心国际政治思想家包括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康德、马克思和摩根索,同时还包括一些较少受到研究的学者,例如希罗多德、波普?因诺森特四世、赫德、康斯坦特、齐默恩。
本书的写作风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是每一个有兴趣了解国际政治的人的理想入门读物。
|
關於作者: |
爱德华?基恩,牛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现代国际秩序的形成。著有《超越无政府社会:格劳秀斯、殖民主义与世界政治秩序》《国际政治思想史导论》等。
|
目錄:
|
序言/Ⅰ
导论 对国际政治思想的研究/1
第一章 蛮族、习俗与自然本性/23
第二章 世界之城、帝国与自然法/50
第三章 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家园/76
第四章 国家理由、自然法与自然状态/109
第五章 人性、文明与文化/151
第六章 自由主义的文明观念及其批评者/181
结语 国际体系与国际社会/218
参考文献/228
|
內容試閱:
|
序言
现时景象映现在往昔历史之中,这一点似乎毋庸置疑。大多数关于国际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无疑都强烈地受到20世纪后期人们对于世界的思考方式的影响;这些研究常常将当代的观念投射到过去,由此说明一些伟大的思想“传统”——这样的“传统”与我们当前的问题和辩论完美契合,这是多么令人生疑的巧合。本书之史论,或许依旧囿于“现时”,但它汲取了晚近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成果,以期打破这一领域中史学家们先前所抱有的传统学说的桎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立论基础是目前流行的一种观念:认同的构建对国际关系的运行至关重要。那些只关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或国际社会如何运行的诸种理论,并非本书的着眼之处;我想请读者们细细思量:以往的人们通过哪些不同的方式,将他们的自身所属认同为一个共同体、将自己的共同体与他者相区分,并进而规定他们自己的共同体与他者的共同体之间相处所应有的关系;由此,国际政治思想的历史便展现于学人眼前。我相信,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我们才能开始去理解国际政治思想史的丰富多彩,也才能更好地感知当今各种思维方式具体的优劣之处。
数年前,詹姆斯·梅奥尔(James Mayall)詹姆斯·梅奥尔,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院士,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非洲研究专家,曾长期在伦敦经济学院和剑桥大学执教。——译者注向政体(Polity)出版社建议予我机会撰写此书,在此,我想对他的推荐表示感谢。就政体出版社而言,我尤为感谢安德烈亚·德鲁甘(Andrea Drugan)和路易丝·奈特(Louise Knight)——他们在审阅稿件时富有耐心、不吝指导;我也很感激出版社邀请的两位匿名审稿者——关于什么是良好的学术,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导。这两位审稿者或许会注意到,本书终稿与初稿差异甚大,我想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切实帮助我改进了书稿。此书得以成型,还应归功于大卫·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彼得·博尔施伯格(Peter Borschberg)、鲍勃·哈格雷夫(Bob Hargrave)、欣克·胡克斯特拉(Kinch Hoekstra)、斯蒂芬·哈普古德(Stephen Hopgood)、安德鲁·赫里尔(Andy Hurrell)、本尼迪克特·金斯伯里(Benedict Kingsbury)、马克·索尔特(Mark Salter)、珍妮弗·韦尔什(Jennifer Welsh)和汤姆·扬(Tom Young),以上诸人多为欧美大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史学教授。其中Andy Hurrell当为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牛津大学蒙塔格·伯顿讲座教授Andrew Hurrell的昵称;汤姆·扬(Tom Young)曾用名托马斯·扬(Thomas Young)。——译者注他们或是与我(可能不经意间)讨论了此书的相关主题,或是阅读了手稿的部分章节;对所有这些人,我都感激不尽。本书部分章节曾提交给在雷丁大学举行的一个学术工作坊和国际研究协会(ISA)主办的一个圆桌讨论会,我想向这两场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尤其是尼克·比斯利(Nick Bisley)和萨松·索弗(Sasson Sofer)这两位组织者——致谢。最后我还想说,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牛津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大学的学生身上,我也学习良多,他们就本书直接涉及或间接相关的主题进行过富有启发性的热烈讨论;对他们所有人,我都心怀谢意,其中尤为感谢丹·贝尔(Dan Baer)——指导他的过程是一段充满愉悦的时光。当然,对书稿中留存的任何错谬,我都负有全部责任。
以上众人之助,令我铭感五内,但对吾妻莫莉(Molly),感纫之情又何止百倍。撰写此书之时,我们的生活正忙碌不堪。既无学术休假,又无外部资助,全赖莫莉无休无止的辛勤工作和充满耐心的支持关爱,我才能拥有宝贵的时间投入写作。何以为报?尚幸能满怀爱意,以无尽感激,将此书献予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