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NT$
602.0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NT$
602.0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NT$
245.0
《
肌肤会说话 : 听懂自己肌肤的语言,呵护肌肤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回应了1990年代以来从“文学研究”向“文学研究”转向的基本趋势
★坚持“文本细读”的传统
★将文化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放入对于文学文本和文化现象的解读之中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文学批评”、“文化研究”两部分,汇集了作者十多年来关于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和文化研究之理论与实践的评论性文章,前者涉及赵树理、格非、阎连科等当代中国重要作家,以及《高山下的花环》、《人生》等当代文学重要作品;后者涉及“伯明翰学派”、“美国主流传播学”等重要理论现象,以及热播电视剧、网络自制剧等流行文化现象。
|
關於作者: |
朱杰
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海南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期刊发表文章20多篇。
|
目錄:
|
目录
文学批评
“讲述”了的和“讲述”之外的
——《春之声》重读 /3
“父子冲突”的背后
——再读《鲁班的子孙》 /11
“风格”的背后
——读《山乡巨变》/23
从《三里湾》到《户》
——1955年以后的赵树理/28
“英雄”的“根”在哪里?
——以《高山下的花环》为中心 /34
“劳动”“知识”与“乡土中国”的危机
——以《人生》为中心的讨论 /57
重新寻找“形式”
——浅谈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77
“神实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周连科阅读笔记 /93
刘复生的“当代文学批评” /106
文化研究
《报纸的声音》
——“伯明翰学派”“媒介研究”的最初探索 /121
霍尔与我们/138
什么是今天中国大陆的“好”电视剧
——以《舞乐传奇》为例 /155
网络自制剧:技术变革与文化生产 /173
想象传播学的一种方式
——从“重写传播学史”说起 /184
“网红”为什么这样“红”?
——读《网红:理解在线名气》 /199
|
內容試閱:
|
[序]
韩少功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其实“实”总是因人而异。哪怕同看一片风景,与成人大不一样的,是婴孩只能看到一堆杂乱色块,无从辨识和表述草、木、山、水、云、天等事物;与专家也大不一样的,是一般成人大概很难辨识和表述生物学、物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社会学、营养学等内容。说他们看过一片共同的风景,差不多是笑话。
由此可见,任何看,任何解读,都无不受制于认知主体既有的知识积累,不过是有关智能训练分别塑造甚至创造出来的,对文学的解读也大体如此。
海南地处中国文化现场的后排座和末档端。但最近数年来.这里逐渐聚集了一批中青年文学批评家,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勤奋积学,忠直立言,收获了一批可观的解读成果,在这里形成一套从书,值得高兴和祝贺!
批评是创作的再生产,是实现文学价值链的下半场,不仅构成了对创作的诱导和监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训练了主流受众的阅读眼光,在读什么、怎么读这些关键环节,制约着文学效益的得失增减。从某种意义上说,好读者是好作家滋养出来的,好作家也是好读者倒逼出来的,而批评家最应该成为引路的好读者至少在19 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前期,我们见证过俄国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双峰并立,互相激发,互相推动,互相放大,作为社会风气和历史形态的变革最前沿,最终成就了一个文学的高光时刻一依该国某些人士后来的说法,他们那时的哲学、法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相形之下都不免稍逊风骚,差不多只是人文启蒙的配角与助攻。
那是一个奇迹,却也是可能。那时俄国的优秀批评家们,包括不少专职的和偶尔串场的,虽也有历史的局限,但他们其上接天一-充分汲收人类文明的全部知识成果,其下着地一-深切体察人民大众的各种生活实感和心灵脉跳,因此能给自己的书写注入活血,注入中坚担当和创造性,爆发出改变世道人心的磅磺力量。
那时的光荣与梦想,或许能再现于来日,再现于文学千变万化但仍然生生不息的 21 世纪。愿作家与批评家都为此砥砺前行。
2020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