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两宋卷)

書城自編碼: 387370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經濟史
作 者: 傅筑夫
國際書號(ISBN): 9787563834167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84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NT$ 352.0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NT$ 347.0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NT$ 352.0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NT$ 250.0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NT$ 500.0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45
《 傅筑夫文集(第一辑):《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全5册) 》
+

NT$ 857
《 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增补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

NT$ 755
《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隋唐五代卷) 》
+

NT$ 485
《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西周、春秋战国卷) 》
+

NT$ 858
《 理想国译丛047:崩盘:全球金融危机如何重塑世界 》
+

NT$ 449
《 为进步定价:美国经济指标演变简史 》
內容簡介: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是傅筑夫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代表作,从西周至两宋,论述了近三千年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制度演进、经济结构变迁的历程,以及就中国经济史的分期、一些重大问题的性质和原因等提出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见解。本卷主要阐述两宋经济的发展情况,特别是阐述了宋代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的兴起等,作者同时也指出,宋代的商业仍然是以官营为主导的,对于民营商业的管控较前代为松;对于宋代发达的海外贸易情况,作者也做了详尽论述。书中不少地方观点新颖独到,颇具创新性和启发性。总体上说,本书论证缜密,史料扎实,见解独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敢于打破教条主义的主张,提出自己的观点,体现出很强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關於作者:
傅筑夫
著名经济史学家, 1936年留学英国,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史。1939年回国后,先后任国立编译馆编纂,中央大学、重庆大学教授,东北大学法商学院院长。1947年秋,傅筑夫到南开大学任教,任南开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56年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1978年6月,傅筑夫被借调到北京经济学院(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傅筑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著有《中国经济史论丛》(上下册及续集)、《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1-5卷)等。
目錄
第一章 宋代的经济地理
第一节 各地经济概况与物产分布
第二节 全国人口数量与分布

第二章 宋代的交通运输
第一节 漕运
第二节 陆路交通运输

第三章 土地制度与土地问题
第一节 公田或官田
第二节 私有土地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宋代农业的发展
第二节 对水土资源的开发
第三节 兴修水利
第四节 对农田种植、经营和管理的各项措施

第五章 手工业
第一节 宋代的官营手工业
第二节 民营手工业

第六章 商业
第一节 国内商业
第二节 对外和对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

第七章 货币
第一节 宋代货币制度概况
第二节 铜钱
第三节 铁钱与铅锡钱
第四节 白银
第五节 贵金属货币的突然消失
第六节 楮币

第八章 农业中商品生产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增长及消灭
第一节 宋代茶叶产销的空前发展
第二节 茶的禁榷与茶的自由经营被扼杀

第九章 劳动
第一节 奴隶劳动
第二节 雇佣劳动
第三节 徭役劳动

后记
校勘记
內容試閱
序言
2020年6月20日,笔者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之邀为“傅筑夫文集”申请国家出版基金所写的《推荐意见》略云:
傅筑夫先生是我国最负盛名的经济史学家之一,系中国经济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与推动者,其论著深刻影响了四代学人,且今后还会深远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尤其经济史学界。傅筑夫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包括五卷本《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三卷本《中国经济史论丛》(上、下、补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等。此次整理出版,除上述著作外,还计划加入《傅筑夫论著补编》。主要内容有:傅筑夫自述;新中国成立前发表在《东方杂志》《中国经济》《文史杂志》《社会科学丛刊》《图书评论》等刊物上的文章,如《中国经济结构之历史的检讨》《由经济史考察中国封建制度生成与毁灭的时代问题》《中国经济衰落之历史的原因》《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意义及方法》《由汉代的经济变动说明两汉的兴亡》;等等。另外还包括其未刊的笔记、书信等等。
傅筑夫先生全面探讨了从西周至宋代两千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制度演进变迁的历程,以及就中国经济史的分期、一些重大问题的性质和原因等提出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一系列见解。作者的核心观点包括:一是中国奴隶制发展与古代希腊、罗马相比,发展很不充分,但其在殷商末年崩溃之后,残存的时间却又很长,几乎与迄近代为止的全部历史相始终。二是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阶段,即典型的封建制度和变态的封建制度。前者产生于西周初年,崩溃于东周前期,其基本特征是领主制经济;后者产生于东周前期,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的清代,其核心内容以地主制经济为主。说其是变态的封建制,是因为其与原来纯粹的封建社会不同,当中夹杂着一些资本主义因素。三是中国在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已经有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出现了产生资本主义的前提条件,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四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停滞,资本主义因素不能正常发展,小农经济是总的根源。五是不赞成以朝代标名中国经济史的分期,因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呈现为一种动荡不定的波浪状态,经济发展的周期有长有短,并不与朝代的兴衰完全同步。
上述观点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我们不得不折服于作者对汗牛充栋的史料的搜集、整理、甄别与解读之功力,对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整体把握,对于中国世界地位的准确判断,对于理论体系的严谨构建,等等。傅筑夫先生的著作,系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精品。
傅筑夫先生的论著,有些出版时间较早,学者已无法购买;有些系零散见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杂志,查阅非常不便;有些论著还没有整理出版,学界深以为憾。“傅筑夫文集”的编辑出版,系功德无量之举,经济学界、历史学界尤其经济史学界将翘首以盼!

傅筑夫,1902年9月27日生于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名作楫,以字显。1911—1915年在家乡念私塾,1918年8月至1922年7月在当时直隶第十三中学读书,后报考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预科,1924年进入改名的北京师范大学理化系。当时学术空气浓厚,思想活跃,学派林立,校方允许学生跨系听课,也允许学生自由更换专业,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傅筑夫当时旁听了梁启超、鲁迅、黄侃、钱玄同、马裕藻、杨树达等名师的课,对其影响非常大,使其学习兴趣发生了变化,便于第二学期转入国文系。在国文系,傅筑夫系统学习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选修了古典文学、文艺理论和外国文学名著等。在此期间,他逐渐对艺术和宗教问题产生了兴趣。后来,在鲁迅先生的建议与指导下,傅筑夫从事中国古代神话的研究与资料搜集工作。众所周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撰写《中国小说史略》。这样的训练,无疑为傅筑夫从浩瀚古籍中搜集、整理与甄别资料,为后来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和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作为一个才华横溢且有远大理想的青年才俊,傅筑夫关注社会变革,将学业攻读方向转向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史。早在20世纪20年代,傅筑夫便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并写成约23万字的专著《中国社会问题之理论与实际》,于1931年4月由天津百花书局出版,这是其计划中的“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研究的一部分。可见傅筑夫的研究顺应当时中国的社会变革之大势,他的学术研究自觉参与了中国命运的大论战,应该说是非常接地气,具有理论高度的。
1937年1月至1939年5月,傅筑夫自费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先后在罗宾斯(LRobins)教授和陶尼(HTaweny)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史。在伦敦大学期间,胡寄窗先生也在这里留学,他们时常在一起探讨经济史方面的学术问题,二位最后均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学术大师。傅筑夫先生在英国留学期间,省吃俭用购买了约800本专业书籍,这些书籍辗转运到重庆沙坪坝时却遭到日本飞机轰炸,最后只留下一张书单,这是傅筑夫先生心头永远的痛

瞿宁武:《傅筑夫传》,原载《晋阳学刊》,收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记丛书)第4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归国后的1939年7月至1945年7月六年间,傅筑夫在重庆国立编译馆任编纂并兼任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在傅筑夫教授发起并亲自主持下,大后方开展了规模庞大的中国古代经济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编译馆当时给傅筑夫先生配备了4名辅助人员以及10余位抄写员。与此同时,傅筑夫先生还邀请了著名农史学专家、时为国立复旦大学经济史教授的王毓瑚先生参加整理工作


杨直民:《王毓瑚传略》,收入王广阳等编《王毓瑚论文集·附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傅筑夫先生等充分利用当时优越的学术研究环境,系统收集整理了大量经济史史料,这在当时可谓蔚为壮观,至今仍然让人叹为观止!傅筑夫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史本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长期以来研究者非常少,资料不易搜集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当时国立编译馆具有从事中国经济史资料搜集整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有傅筑夫先生和王毓瑚诸先生的领衔主持并不断商讨定夺,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到抗战胜利前夕,第一轮搜集经济史资料的工作告一段落。课题组用纵条格厚纸做卡片,用毛笔抄写的资料多达数大箱,这些卡片分纲列目,分类条编,每章均有简明扼要的说明与分析。尽管傅筑夫先生主持的工作成果在当时还只是资料卡片,却已经构成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雏形或初步框架。
1947年1月至7月,傅筑夫离开四川去东北大学,任商学院院长兼学校教务长,讲授中国经济史和经济学。鉴于当时沈阳地区社会秩序混乱,教学和科研工作及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傅筑夫便举家前往天津。1947年8月,傅筑夫任南开大学教授,同时讲授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史两门课,另外还承担了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的课程授课任务。除此之外,傅筑夫先生还兼任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47年8月至1948年10月,傅筑夫先生还兼任天津《民国日报》副总主笔,读书、教书、撰写社论是他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可谓处于连轴转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傅筑夫先生在南开大学开设了《资本论》研究的课程,同时为在校大学生开设中国经济史和外国经济史两门课。值得一提的是,傅筑夫先生与讲授政治经济学的谷书堂先生兴趣相同,他们时常共同探讨学术问题,讨论的成果便是1957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合著《中国原始资本积累问题》。1957年,傅筑夫被错划为右派,被迫离开了他心爱的讲台。在这种环境下,傅筑夫先生开始了第二轮的经济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虽然这次的条件与第一次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认真总结以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这次经济史资料整理的搜集范围进一步扩展,使得内容更加完备与充实。令人痛心的是,“文革”中傅筑夫先生多年积累的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史的资料被付之一炬,以至于先生计划撰写七卷本的《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只完成了前五卷,因资料缺失而没有明、清两卷,这成为经济史学术界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40年左右的时间里,傅筑夫先生积累的经济史资料在数量上居全国之冠是没有疑义的,尽管“文革”中丢失了大量明清时期的资料。据张汉如教授1987年春天目睹傅筑夫先生尚存资料做出的保守估计,这些资料的总字数不会少于百万字。
1978年夏天,傅筑夫先生的学术研究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当然这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密不可分,同时对其来说还有一个机缘是,傅筑夫先生被借调到北京工作。这样,他离开工作生活了30年的南开大学,来到北京经济学院即今天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要承担国家科学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经济通史”的研究工作。学术界认为,傅筑夫先生领衔完成这一重大课题在当时是不二人选。
从南开大学调动到北京之后的6年多时间里,傅筑夫先生虽然年逾古稀且体弱多病,但他为研究和撰写中国经济史论著殚精竭虑,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在此期间,傅筑夫先生先后完成并出版了3128万字的9本专著,平均以每年撰写超过50万字的速度在与时间赛跑。据专家不完全统计,这些论著引证的史料和当代考古资料约10 319条
张汉如:《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傅筑夫的学术道路和思想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平均每万言引证史料约33条。这充分体现了傅筑夫先生学术根基之深,言必有据,文必有引,同时也足见先生养心治学的檠括功夫与老而弥坚的探索精神。在北京的岁月,傅筑夫先生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午夜,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
傅筑夫先生著作等身,研究领域广泛,观点鲜明,见解深刻,文笔清新,其研究独树一帜,系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史学家。傅筑夫先生构建了一个理解我国传统经济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其论著具有理论深度和历史厚重感,展现了一代学术大师成一家之言的宽广视野与学术创新能力。 傅筑夫先生是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大家,他兼蓄经济学眼界与历史胸襟。
傅筑夫先生一再强调,研究经济史不仅要系统地积累资料,而且要熟知经济理论、经济规律,才能辨别经济史料的真正价值,在甄别史料方面要有沙里淘金的功夫。从傅筑夫先生对经济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研究经济史需要历史知识、经济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要有坚实的古文修养。不仅如此,学习和研究经济史还需要学贯中西,要进行必要的中外比较。这是傅筑夫研究者通过对傅筑夫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傅筑夫先生通过对英国历史的研究,提出问题:尽管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大量使用金银做货币,有大量商业资本,又有雇佣劳动,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他认为,中国自秦汉以来主要发展地主经济,商业资本没有转化为产业资本,而是用来兼并土地,这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面临的最大难题。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封建统治者实行了抑商政策,用限制市场经济的办法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连军队装备和供应宫廷需要的东西也要抛开市场,成立专门机构来供应。因此,他认为汉代桑弘羊的盐铁专卖政策扼杀了中国的商品经济,是使中国经济长期停滞的千古罪人。
傅筑夫先生的论著多有独到见解,如他认为,思想意识上的“谋生”与“谋利”是有根本区别的,“谋生”基本上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谋利”则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傅筑夫先生的这些经济史结论,实为老一代学者学贵自得、成一家之言的心得记录。通读傅筑夫先生的论著,我们可以从中真切地体味到其尽管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曲折,但自始至终坚守严谨求实的学风,坚持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面临中国传统社会浩如烟海的史料,他能够深入浅出,既坚持论从史出,又敢于提出质疑,不泥古,不拘陈说,不守藩篱,不望风阿世,通过自己艰辛的学术跋涉,刻志兢兢,形成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
傅筑夫先生作为著名教育家,对教学与研究者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评价标准:熟悉本专业业务而无创见,充其量只能算个教书匠,要想成为大师,必须要有系统的创见,要想成为宗师,则必须形成学派,后继有人。傅筑夫先生无疑是学术宗师,而他对教学的高见无疑是在长期的教学第一线的实践与教学管理工作中得出的。1932年7月至1936年10月,傅筑夫在中央大学任校长秘书时兼任教授,教授中国经济史,由此开始了其全力研究经济史的学术生涯。傅筑夫是中国国内最早教授中国经济史的教授之一,同时也为教学相长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傅筑夫在中国人民大学近代经济史研究生班的任教,为其教育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招收了16名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生,他们均是各大学德才兼备的在职人员,学制是3年。1954年9月,傅筑夫被聘为中国历史研究室国民经济史教授,系近代经济史研究生班的任课老师。傅筑夫到中国人民大学兼职伊始,就一边授课一边编写讲义,并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傅筑夫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的讲义最后形成80万字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当年中国人民大学的这16位研究生,后来均成为我国经济史研究与教学的领军人物。今天仍然活跃在学术界的经济史大师、新中国经济史奠基者之一赵德馨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在学习傅筑夫先生论著的过程中,我深深为先生治学精神的恢宏壮阔、学术造诣的博大精深、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所折服,同时敬仰先生丰富多彩的社会阅历和贯通古今中外的学术视野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名师风范。傅筑夫先生在近现代学术史尤其在经济史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傅筑夫先生独树一帜的学术品格,彰显的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社会发生剧烈转型、不少地方学术风气浮躁的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
以我学习经济史的肤浅经历,实在没有资格为经济史大师傅筑夫先生的文集作序,只是我就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的老同事杨春学教授受出版社之托,一再邀我写序。春学教授清楚我是学习传统经济史的,也知道我读研究生时曾于1983年春天在北京访学时就购买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史论丛》等著作。我只好勉为其难,以上面的学习体会,表达对傅筑夫先生的敬意并聊以为序。

魏明孔
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学科带头人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