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帝国时代
》
售價:NT$
959.0

《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售價:NT$
500.0

《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售價:NT$
857.0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NT$
2295.0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NT$
449.0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售價:NT$
439.0

《
幻想底尽头:穆旦传(《穆旦年谱》编撰者历时二十余年心血之作,基于《穆旦评传》精心修订,文献翔实可靠,完整讲述了一位中国诗人与翻译家并不平顺的一生。)
》
售價:NT$
653.0

《
“义与制不相遗”:蒙文通与近代学界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集古代医学之大成的“百科全书”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法于阴阳 合于术数
★全本全注全译 邀请名家全新修订 通俗易懂
|
內容簡介: |
《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各八十一篇,共约十八万余言。它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的编成,标志着我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到了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形成了一套以研究生命本质为要务的理论体系。它首创了阴阳五行病理学、经络学、藏象学、养生和预防医学、“望闻问切”以及针灸法,使之成为一部集古代医学之大成的“百科全书”。
|
關於作者: |
它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中华文化讲堂是一个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整理与出版的编辑团队。现已编辑出版有《群书治要考译》《群书治要(原文版)》《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国学治要》《文白对照史记》《纳兰词笺》等,广受读者的喜爱。
|
目錄:
|
上篇·素问
卷之一
上古天真论篇 3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9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13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20
卷之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25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37
阴阳别论篇第七 40
卷之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45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48
五脏生成篇第十 55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60
卷之四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63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66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70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74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76
卷之五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81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91
卷之六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98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110
卷之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117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121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128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132
卷之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135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139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145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150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158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161
卷之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163
刺热篇第三十二 168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173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178
卷之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 182
刺疟篇第三十六 191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195
咳论篇第三十八 197
卷之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200
腹中论篇第四十 206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212
卷之十二
风论篇第四十二 217
痹论篇第四十三 222
痿论篇第四十四 228
厥论篇第四十五 232
卷之十三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238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243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248
脉解篇第四十九 253
卷之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 259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261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263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266
针解篇第五十四 268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272
卷之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275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279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281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286
卷之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 290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295
卷之十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300
卷之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312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321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326
卷之十九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331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337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346
卷之二十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358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373
卷之二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398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457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471
卷之二十二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490
......
|
內容試閱:
|
卷之一
上古天真论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①而能言,幼而徇齐②,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③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注释】①弱:年纪小。②徇齐:敏捷聪慧。③度:经过。
【译文】从前的黄帝,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对身边事物领会得很快。等到长大,敦厚又勤勉,在成年后,他便登上了天子之位。他问岐伯道:我听说上古时期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并且动作不显得老迈;现在的人,年龄刚刚半百,但动作就已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吗?还是因为现在的人不会养生而造成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