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味即道 ——中华饮食与文化探源

書城自編碼: 390151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烹飪/美食饮食文化
作 者: 高成鸢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807684107
出版社: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慢慢变富66招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NT$ 245.0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NT$ 449.0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NT$ 352.0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NT$ 347.0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NT$ 352.0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NT$ 250.0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NT$ 500.0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45
《 吃相(增补本) 》
+

NT$ 296
《 舌尖上的哲学——我吃故我思 从日常饮食中探究哲学、文学、语言和艺术 饮膳哲学散文随笔书籍 》
+

NT$ 254
《 《吃的风度》(从食物中窥见中国年代记忆 列入高考语文通关宝典 人间烟火中的文人风骨) 》
+

NT$ 653
《 大粤菜 》
+

NT$ 2448
《 中国淮扬菜志(全五册) 》
+

NT$ 551
《 消失的名菜 》
編輯推薦:
追溯中餐演进道理,透视饭菜烹调原理
辨明华人赏味机理,旁及民族文化心理
本书跨文化、跨领域、跨体裁,将奇趣随笔与学术考据相结合。
著者探究“饮食之道”已近三十年,“大道至简”“理一分殊”,
先前的论著都荟萃在这部晚出的书中。
著者认为,中餐演进历程的漫长曲折,美食现象的光怪陆离,
都可以分析为“因果关系的环环相扣”。
屈原名篇《天问》只提出一百七十多个千古疑谜,中华文化“以
食为天”,本书中的“天问”数以百计,著者皆给出自圆其说
的解答。
內容簡介:
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国人饮食旧习缘何而成?山珍海味在前,为何仍钟情于白米饭?为何爱自找麻烦嘬鸡爪鸭头?味是鼻子嗅的还是舌头尝的?菜为何又是蔬菜,又是荤食菜肴?周公一饭三吐哺,为何不吞下去?不懂咂汤便享受不到真味?口感、味道有何不同?中西餐为何有水火之别……
中餐演进过程的漫长曲折,华人美食现象的光怪陆离,都是怎么形成的?作者针对食之“天问”达上百个,每问皆给出了自圆其说的解答。
本书跨文化、跨领域、跨体裁,将奇趣随笔与学术考据相结合,全新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缤纷现象、历史脉络、独特内涵。
關於作者:
高成鸢
1936年生,山东威海人。天津图书馆研究馆员,天津文史馆资深馆员。上世纪90年代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尚齿”传统研究,论证此为华夏文化的精神本源,被评价“有开拓之功”;继而探寻华夏文化的物质本源,埋头二十年追溯从肉食到“粒食”的歧路,研究中餐饭-菜和食-味、煮蒸原理等。曾获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终身成就奖”,兼任中国烹饪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文化顾问。著有《食?味?道:华人的饮食歧路与文化异彩》《我们的国家:饮食与文化》《华夏幽境辟蹊:中华文化史源头课题论集》等。在《中国哲学史》《文史哲》等学刊发表《“水火”范畴与中华文明论纲》等论文百余篇。
目錄
前 言 / 001

第一部 食物逆境与中餐的由来

第一章 “得天独薄”的肉食时期

第一节 人之初与食之初 / 012
  上帝 vs 祖先:吃与文化 / 012
  为什么管洋人叫“禽兽”? / 015
  “粒食者”,华人的正式自称 / 018
  牧牛阳关道,种粟独木桥 / 020
第二节 兽肉匮乏,渔压倒猎 / 024
   始祖伏羲:黄土高原→黄河泽国 / 024
  靠水吃水:“渔猎”与“舟车” / 027
  猎神伏羲不识弓箭? / 029
  “捕兽机”:分布全球,中国独无 / 031
第三节 史上被忽视的吃鸟阶段 / 034
  子曰:“鸟……”汉语中为何鸟在兽先 ? / 034
  捕鱼得鸟:从捕鱼篓到“天罗地网” / 036
  “网开一面”与“鸿荒之世” / 039
  八卦三画爻:稀泥上的鸟爪印 / 041
  神秘的“弋”:带线的箭射什么鸟? / 042
第四节 龙、凤来自华夏先祖的肉食 / 046
  肉食短缺与“饕餮”神话 / 046
  “鱼龙(水蛇)混杂”:水怪臆造缘于食物 / 048
  凤=鹏=朋:无非大量鸟肉 / 050
  出身于鱼的龙为何飞上天? / 053
  龙凤呈祥:部落联姻与中餐的二元格局 / 054

第二章 “曲径通幽”的粒食歧路

第一节 “坐吃山空”:生态毁坏与饥饿绝境 / 058
  洋人纳闷儿:饿死的伯夷何不打猎吃肉? / 058
  “茹”草:为何从人退回到畜生? / 060
  大熊猫、中国人,难兄难弟 / 062
  神农而非神医,尝草岂为觅药? / 064
  “炎”帝焚山一把火, “尧”帝“烧”窑万年炉 / 065
  西方:近代仅一国闹过大饥荒 / 068
第二节 细小的草籽萌生伟大的文化 / 071
  “麦”=“来”:天赐瑞物,不期而来 / 071
  神农为何弃优取劣 ? / 073
  “纯农定居”: 行通绝路是歧路 / 075
  食物最细小,人口最庞大 / 078
  禾:谷穗下垂之象,文化恋根之由 / 080
第三节 畸形定居:繁生←→灾荒的恶性循环 / 083
  种族生存的“鱼子战略” / 083
  文化定型的关键:对粪便转憎为爱 / 086
  饥“馑”:逃荒者尸体“填沟壑” / 089
  “菜色”与“鬼火” / 090
  猪、鸡:何以饿到极端反有肉吃? / 092
  奇妙的循环:粮→“粪”→猪、
鸡→农家肥→粮 / 094

第三章 “饭”“菜”分野与“味”的启蒙

第一节 “生米做成熟饭”曾历经艰难 / 098
  远古只有石碓,秦汉引进石磨 / 098
  “粗糙”一词来自谷粒 / 100
  谷粒怎致熟?烧热石板烘 / 102
  早期中国陶器:非盛水之罐,乃烹饪之鼎 / 104
  鬲:黄帝教民喝粥,孔子之祖吃 (稠粥) / 107
  甑:蒸饭锅的伟大发明 / 109
  附:考古学一大疏失:无视“器盖” / 111
第二节 “羹”(→“菜”):润滑助咽剂、
唾液分泌刺激剂 / 116
  老周公吃顿饭为啥吐出三回? / 116
  粟米饭离不开“助咽剂”的羹 / 117
  “羹”:从纯肉一步步变为无肉 / 119
  从羹里加“糁”到“菜”里勾芡 / 121
  羹最早令人“垂涎” / 123
第三节 饭、菜(“下饭”)的分野 / 126
  酱、菹(咸菜)“齁”死洋人 / 126
  西餐不分主副,菜肴等同碟子 / 128
  饭:从蒸米到“正餐”一套 / 131
  “菜”:从可食之草到龙肝凤胆 / 133
  多汤的羹何以变成无汤的“菜”? / 135
第四节 饮食文化“开天辟地”:食的
“异化”与“味”的启蒙 / 138
  鸡肋沉冤千古,浓味偏诬“无味” / 138
  “异化”:“味”的灵魂背弃“食”的躯壳 / 140
  守财奴的大笑话:民以“味”为天 / 142
  彩画要靠白地儿衬:“甘受和,白受采” / 144
  螃蟹为何必须“自剥自食”? / 146
  喜爱中餐“举国发狂”,洋人何不痛快接受? / 148

第二部 “味道”的研究

第四章 华人“味道”感官功能的调适

第一节 难以捉摸的“味”,中华文化的灵魂 / 154
  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 / 154
  “知味”:困倒圣哲的难题 / 156
  “味”字蕴含远古奥秘 / 158
  饮食之“味”:三物同名烦死人 / 160
第二节 “味”谜团的破译(之一):华人嗅觉的退隐 / 163
  古人说兰花很“臭” / 163
  考据:“臭”何时变得臭不可闻? / 165
  “臭”(狗鼻)→“齅”(动词 smell)→“嗅” / 168
  华人的嗅觉享受:从好闻转到好吃 / 170
  鼻子的感觉迷失在“口”中 / 173
第三节 “味”谜团的破译(之二):华人味觉的弥漫 / 176
  医家知“味”,佛家知舌 / 176
  味觉突破于“苦”,bitter ≈被“咬” / 178
  识味觉中西印协力,用旧名口鼻舌混同 / 181
  老子“五味”太糊涂,食客“味觉”大倒退 / 183
第四节 “味”谜团的破译(之三):鼻口之合,良缘天成 / 186
  “人中”穴的奥秘 :鼻对口舌的主宰 / 186
  味蕾的逃逸 / 188
  中餐调料当红娘:醋能“酸鼻” / 190
  鼻子能嗅出苦味:味道调(tiáo)和
→感官调(diào)换 / 191

第五章 中餐“味道”审美内涵的形成

第一节 火胄赘华越万里——“香”(中餐二元价值标准之一)
的由来 / 196
  澄清“香”雾 / 196
  侦破“香”案,关键在磬 / 198
  没有“臭恶”(腥臊膻),哪来肉“香”? / 201
  火胄西来,入赘中国 / 203
  与“油”失之交臂,与“香”相见恨晚 / 206
  “香”的成熟:元代“香油”是标志 / 209
第二节 水妖现体越千年——“鲜”(二元价值标准之二)
的形成 / 212
  概念缥缈,孕育羹中 / 212
  隐身水中善匿形,百般描绘长无名 / 215
  迟至宋初,芳名始露 / 217
  动物→植物:“模特”是鲥鱼,纤手如春笋 / 219
  千年“老味精”就差没提纯 / 221
  “味の素”:日本人捷足先登;“新鱼精”:
  神秘谶言证实 / 223
第三节 道分阴阳,味合鲜香:“味道”在近代的形成 / 226
  美食标准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226
  “甘”的字形预言“味”将一分为二 / 228
  从“甘(美)”到“鲜”+“香” / 230
  谁知“味道”是个近代新名词 / 232
  反向合抱“阴阳鱼”:“味”→“味道”
  的分合过程 / 234
  “阴阳鱼”的黑白眼:阴中阳、阳中阴 / 236
第四节 “倒流嗅觉”的发现:味道天机在“倒味” / 239
  我哥是个“瞎鼻子” / 239
  智者林语堂差点儿闯进“倒味”暗堡 / 241
  四大机理:人人熟悉的倒味体验 / 243
  “七咂汤”气坏洋绅士 / 245
  倒味宜名“醇味”:“烹”字倒立的把戏 / 247
  诺奖与味道:“天人之际”的突破 / 250
第五节 “口感”:味道的第三者 / 254
  洋人纳闷儿:木耳、竹笋有啥吃头儿? / 254
  “胶牙饧”(糖瓜)的“游戏”:“好吃”
  在于“难吃” / 256
  提琴曲悦耳:旋律、节奏,更有“音色” / 258
“口感”基因来自粒食 / 259

第三部 中餐烹调与欣赏原理

第六章 从“水火”关系分析中餐原理

第一节 蒸煮:水火从“不容”到“相济” / 266
  烹饪“正史”排除烧烤 / 266
  反自然的“水在火上”:烹饪的卦象 / 268
  甑:五千年前的蒸汽装置 / 270
第二节 炒、炸:水火交战,美味创生 / 273
  煮→蒸→炒:水火调控的三次飞跃 / 273
  “炒”有点像“可控”核爆炸 / 275
  吵→炒:水火关系的万年演进 / 278
  发明“炒”的诱因:肉的珍贵、油的缺席 / 280
  炒遍全球,无所不“炒” / 282
“炸”:冰激凌也敢炸 / 284

第七章 从“时空”关系分析中餐原理

第一节 用“时空转换”分析中餐的刀口、火候 / 288
  “时空”范畴与饮食万象 / 288
  刀口、火候的互动关系 / 290
  肉食文化有割无切 ,“切”= 七刀 / 292
  肉片“薄如蝉翼”:“无限小”观念的由来 / 295
  怎样“化为齑粉”? / 297
  馅儿的由来:比萨饼发明权的国际官司 / 299
  炼丹和烹茶:“火候”向时间的两极进军 / 302
  主妇为何不如厨师?与“火候”的时空相关 / 305
第二节 用“时空转换”分析美食的宏观法则 / 308
  “错而不乱”则美 / 308
  黄瓜味儿怎么变得差远了? / 310
  韭黄和粽子:时序的超越与遵奉 / 313
  时空转换:“移步换景”的动态美 / 315
  “盖浇饭”现吃现浇,蘸拌夹尽皆烹调 / 317
  时空大跨度:“菜系”与“仿古菜” / 319
第三节 “时空大舞台”:美食运动的宏观方向 / 323
  茶文化:中餐演进历程的剪影 / 323
  西北的羊→东南的鱼: “水潦归焉”向海洋 / 326
伊尹他娘的怪梦:从舂谷臼到鱼翅碗 / 329

第八章 华人别有“口福”
第一节 “热吃”是中餐的灵魂 / 334
  美食家大汗满头,冷餐者不懂味道 / 334
  “脍(生鱼片)”的失传 / 热吃习性的由来 / 337
  饥寒交迫:为何汉语“衣”在“食”先? / 340
  忘记黄酒热饮,危及中餐生存 / 342
  “自助餐”可能会毁掉中华文化 / 344
第二节 “馋”的研究 / 347
  美食家≠大肚汉 / 347
  起用“馋虫”替换“老饕” / 350
  “口刁”:美食家不吃黄瓜、香肠 / 352
  “尖馋”与“清馋”:黛玉爱吃螃蟹吗? / 355
  “大馋者寡食” / 357
第三节 “餐式”种种尽成双 / 360
  饮与食  / 360
  干与稀 / 361
  荤与素 / 362
  酒与肉 / 364
  家常饭与宴席 / 365
正餐与小吃 / 367

第四部 吃与中西文化及人类文明

第九章 “调和”与华人的人生哲学(伦理、艺术)

第一节 “水火”:中华文化哲学的独特范畴 / 372
  “蒸”的意义涵盖了中华文化 / 372
  西人从未喝开水,华人有“汤”常沸腾 / 374
  “水火”关系奇妙,识者独我华人 / 376
  “水火”:烹饪带来的哲学“范畴” / 378
第二节 “和”>烹调+音乐+伦理+政治+哲学…… / 382
  “和”字厚重,宜免轻用 / 382
  先秦论文 No.1:《论烹羹等于奏琴》 / 384
  中华文化“和”于一鼎 / 387
  “原汤化原食”及“平抑百味大‘酱’军” / 389
  不为良相,即为高厨 / 391
  德国的和声,中国的“和味” / 393
  缥缈无际的“食德饮和” / 397
第三节 吃出来的华人“通感”及“诗性思维” / 400
  华人美学“通感”的超常发达 / 400
  惊人的考据:馄饨 = 混沌 = 糊涂 =
  古董 = 黄帝 / 402
  华人“艺术生活”“诗性思维”的由来 / 404
“艺术生活”与“人生哲学” / 406

第十章 饮食文化比较观
第一节 饮食功用中西异型:营养 vs 味道、科学 vs 艺术 / 410
  高厨近似大艺术家 / 410
  洋人不明“味道”,华人未闻“营养” / 411
  两个相反的苏东坡:饮食文化的两个层次 / 414
  “营养学家”孙中山站在中餐一边 / 416
  美食家梁实秋有个营养学家女儿 / 418
第二节 医食同源与体质差异 / 421
  食物何来“寒凉温热”? / 421
  华人“上火”大谜试解 / 423
  附:饮食确能改变人体基因 / 426
第三节 吃与文化全球化 / 429
  饮食在中西文化中地位悬殊 / 429
  “男女文化”与“饮食文化” / 432
  学科地位:烹调竟与理发并列 / 435
  “饮食人类学”的半壁江山 / 438
老子预言“知白守黑,为天下式” / 441

第十一章 饮食歧路遇宝多
第一节 道可道,是“味道” / 448
  “道”没法儿说,只能借“味”来意会 / 448
  “味无味”:“无为有处有还无” / 450
  “禅味”:佛教禅宗的由来 / 452
  张果老倒骑驴:“倒”与“道” / 453
第二节 哲学概念与思维模式 / 457
  “气”的由来:蒸汽掩盖了“空气” / 457
  “阴阳”的抽象:(日月+雌雄)+“水火” / 460
  “五行”聚焦于“先民烹饪图” / 461
  中土黄黍香:香 = 乡(鄉)= 响
  (響)= 向(嚮)= 飨(饗) / 464
  烹出来的“中庸之道” / 466
第三节 吃与中华文化的种种古怪 / 469
  独有三脚鼎,竟无三角形 / 469
  语文与思维:羊皮逻辑龟甲诗 / 472
  为何中华文化崇尚黄色? / 474
  “万本位”来自谷穗,“千本位”来自羊群 / 477
  求解筷子由来之谜 / 480
  “假谦虚”是饿出来的 / 484
后记 / 488
附录
扁担 :未经正视的华夏神器 / 493
內容試閱
三十年前“文化热”,有位青年才子写道:“不能把我一棒子打蒙的书,我不读。”对于他的厌倦平庸,我有强烈的共鸣;不过多了个想头:如果有本书能“一棒子”把人打醒,岂不更重要?人在特殊场合清醒过来,首先会想到“我是谁?从哪里来?”。我们是华人,我们比任何民族更清楚自己的由来,因为独具详备的史书。
世界公认,唯有古怪的中华文化历来没有被游牧者冲散、打断。它从远古就形成了“繁生—聚居”的“基因”。农夫天然不是游牧者的对手,我们的祖先却同化了无数游牧部族,奇妙的法宝,是人多势众、以柔克刚,还有崇尚孝道,因为老人是聚居的核心。我意外地发现,孝道兴起之前两千年间,早有完备的伦理,就是“尚齿”尊老;尽管经典对此有很多确凿的记载,但相关的研究还是一大空白。我有幸承担史学国家课题,来论证“尚齿”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本源”。在探究中我又突然想到,古怪中餐的由来跟上古尊老礼俗不可分离。
干旱的黄土地生态恶劣,人多又不挪地儿,必然导致“饥饿—灾荒”的不良循环;神农经过“茹草”而筛选出细小的草籽做“主食”,又发明了“下饭”的羹(“菜”),通过交替入口的反衬而发现“味道”。于是我受强烈兴趣的驱使,不惜背弃自己开辟的学术坦途(曾得到季羡林先生的支持),转而探究中华文化的“物质本源”,即饮食的“歧路”。不久,张岂之先生就来信为他主编的《华夏文化》约撰关于中国饮食之“道”的文章,显示他对上述观点的认同。
王蒙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最突出的特色,一是汉字,一是中餐。它俩又以哪个为主?可说有大量汉字是“吃”出来的。拿常用虚字“即”“既”来看,其篆体,左边同是食具的象形;右边都是人形而方向相反:“即”是凑上前去吃,“既”是吃后背身而去。
《红楼梦》的主题是“坐吃山空”,这句成语还有惊人的后半句“立吃地陷”。老牌散文家夏丏尊说,中国人见面问吃,“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都是“饿鬼投胎”。华人之吃的命运,我曾概括为“苦尽甘来”,后来发觉这个成语西文只能译成“雨过天晴”。有猎牧基因的民族没吃过草,bitter(苦)的观念来自只差一个字母的bitten(被咬);人家更不懂为什么不苦就叫“甘”。
中华经典《礼记·礼运》断言,“礼”(大致相当于文化)始于饮食;《荀子·礼论》和《礼记·曲礼》的注释揭示,当初制礼主要是为避免因饥饿而“争饱”。跟中华文化相反,西方文化一直无视饮食,甚至羞于谈吃,觉得那会接近于动物。这是被骂为“西崽”的林语堂首先发现的。三十年前“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学科兴起,饮食文化才借着对摇滚乐、麦当劳快餐等低俗文化的批判,从下水道进入学术殿堂。
吃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有天地之殊,而中餐、西餐的本质可说又有水、火之别(煮蒸VS烧烤)。这些都是怎么形成的?中华文化的种种“古怪”,相信无不有其特殊缘由,以吃为典型。循着若隐若现的踪迹仔细追寻,就会发现:中餐演进过程的漫长曲折,华人美食现象的光怪陆离,其实都可以分析为“因果关系的环环相扣”。“吃”的日常实践对华人极为重要,影响到文化的诸多方面,往往有“内在理路”(inner logic)可循。
屈原名篇《天问》提出问题172个,都没有答案。若借用“民以食为‘天’”的老调,本书针对华人之“食”的“天问”达200个以上;跟《天问》不同的是,每问都给出了自圆其说的解答。此外还引出了无数惊人的发现。例如“鸡肋”成语,从《三国志》的“食之无肉”变为后世的“无味”,千古谬误没人觉察,而我借着“冤案”的侦破,讲清了华人之“味”与“食”发生“异化”、味反而成为食之代称的道理。
重要发现再举几项:甲、“道”分阴、阳,“味”合鲜、香,舌与鼻、滋味与气味两两对应,因此可说“道可道,是味道”;乙、“内向(倒流)嗅觉”的发现,这已被2004年诺贝尔奖项证实;丙、“鲜”味的发明(第五味觉,堪比“新大陆”的发现);丁、数字的“万本位”(与西方的“千本位”对应)来自谷穗(每穗有小穗百个,各有百粒);戊、从中式烹调抽象出华夏文明轴心的“水火”范畴(“水火不容”西文无法翻译,遑论“相济”)。
我对美食并无嗜好,对烹调也没有兴趣,但发表的论述颇受行家重视,以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烹饪》杂志(早期唯一学术园地)肯于为我开辟《饮食之道》专栏。新时期出现的“饮食文化研究”圈的同道,大多成为我的好友,他们的学生有人说“我们是读着您的书长大的”。我曾说,“全球化”倘若实现,中华文化的最后堡垒必定是中餐。但我目睹谈吃之书从横遭禁绝到严重泛滥,反而变得日渐悲观:由于全民不懂“饭菜交替”的“味道”密码,青年一代跟风外来烧烤、冷饮食俗,这甚至会危及中华文化的“老根”。
写作本书的十多年,我饱受精神磨难。文本的进程,不是以字句,而是以观点为步伐的;观点越生越多,以至“触处逢源”;为使大小观点摆布合理,不得不反复推倒重来。奇妙的心得,起先会使我自喜,不久就变为对探索对象的高度敬畏,甚至为之毛骨悚然。古人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本书则是“理不惊人死不休”;古人又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对于本书中的内容,没有任何人配称“妙手”;造就此理此文的,唯有华夏文化本身,而其代价是世代的亿兆饿殍。
陈寅恪先生有名言说:学术的重大发展,“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他指的是发现敦煌石窟之类,但中餐“活化石”的重要,何啻众多敦煌?从饮食入手探究中华文化的理路,显然是个大好课题,但两次“文化热”中经过“地毯式”的发掘,何以空白至今?饮食之“道”的难被发现,可能缘于其入口压在未经发掘的“暗堡”下面,就是上述的尊老课题。“双重秘宝”等待的绝不是某人的才学,而是某人的际遇。
我能碰到这个重大的综合课题,或许正缘于图书馆生涯的“务广而荒”,这是恩师黄子坚馆长(西南联大元老,人多不知其所终)对我的指斥。这一弱点唯独在本课题中反而成为优长。但我深知“鸟瞰百科”不足为研究之资。论学识,我不及千百学者之什一,加上当年缺少外国文献可供参考。既然在未知领域中犯难涉险,我早已做好恭迎指斥的准备。
本书还给我以特殊折磨:从始到今一直伴随着“被埋没”的恐惧。
其一,评价体制的缺乏。西方文化无视饮食,忝为全国“核心期刊”评委,我最早发现并提出“饮食文化”在西来的学科体系中毫无地位。近百年前,日本学者研究“中华料理”的论文就吃过人文学刊的闭门羹,只能在英国生物化学刊物上发表。尽管公认重大创新多出于自由探索,但现行学术体制难以面对“创新幅度过大”的成果。吃,涉及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中国的现状是“通识型”人士较少,众学者的明智态度当然是视而不见、避免置评。
其二,著者“人微言重”。尽管近年来举国上下对“国学创新”“文化强国”期待日甚,但学术“资质”的门槛也日益加高。我来自并非正统学术机构的图书馆,尽管有关尊老的专著被认定“有开拓之功”,但谁让你见异思迁,自行从学界消失十多年?
为了尽量避免被埋没的命运,有效的途径只剩一条:先诉之于公众读者,形成文化热点,以待学术的发展。如今,只有“大奇之书”才有可能。浏览本书的目录或稍稍翻阅,就会看出这是奇书一本,奇在跨文化(中西比较)、跨领域(文史哲与自然科学)、跨体裁(随笔趣谈加学术引据)。
我仍自信“人当无不喜斯书”(紫禁城版“前言”):无论社会风习怎么变,人的不变需求是吃。何况书中的新异道理又像文化“探案”,读来会让人觉得津津有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