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NT$
347.0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NT$
301.0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NT$
367.0
《
法国通史(全六卷)
》
售價:NT$
4488.0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文化中国:传承与汇通”丛书之一,书中以清末上海重要报纸《中外日报》的组织行为与流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际关系网络在报馆组织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者借助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视角,采用大量的报纸、日记、书信等历史资料,全方位剖析《中外日报》的报馆组织形态和报人关系网络的演变过程与形态特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员结构、文化理念、管理方式对组织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
關於作者: |
林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资本论》研究室副主任。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曾在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新中国企业史、历史社会学。在《中共党史研究》《开放时代》《中国经济史研究》《史林》《史学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期刊》等转载多篇。出版专著一部,整理出版《蒋维乔日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各一项。
|
目錄:
|
序言 邹振环/
绪论/
一、“组织”视角下的报刊史研究/
二、《中外日报》研究前史/
三、资料来源与章节编排/
第一章 新报问世:“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时务报》时代的顺与逆/
二、“欲与天南遁叟一争短长”/
三、举同人之力:资本筹集和机器购置/
四、商业经营模式的尝试/
第二章 棠棣之华:汪氏昆仲共协力/
一、报馆创办初期的归属权之争/
二、汪康年:幕后操盘高手/
三、汪诒年:台前风云人物/
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第三章 有来有往:报馆同人竞风流/
一、叶瀚:报馆首席总管/
二、夏曾佑:主笔“落落才高”/
三、同乡情谊与报馆成长/
四、馆外同人的倾力襄助/
第四章 长桥卧波:携手同建关系网/
一、售报纸与看报纸/
二、《昌言报》的余绪/
三、既卖报、也卖书:双重角色/
四、一起做大:《中外日报》与金粟斋译书处/
第五章 “请励同学”:汪张交谊起波澜/
一、风云际会,旨趣相投/
二、“同频共振”的组织合作/
三、“你中有我”的人才流动/
四、渐生嫌隙,分崩离析/
第六章 刀锋舞者:有形之手断前程/
一、张之洞:又支持又钳制/
二、盛宣怀:有限度的合作/
三、端方和蔡乃煌:“熟人”缘何“翻脸”?/
结语/
附录 《中外日报》经营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言
邹振环
忝居复旦大学博导,前后指导了近30位博士,但来自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的考生屈指可数,林盼是其中之一。本科时期,他就显示出很强的批判意识和质疑能力,记得在我开设的“明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课程中,期中他提交了一篇书评,对当时国内风头很健的一位专家的大著,在资料和观点上都提出了异常尖锐的批评,这在本科生中非常难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他又选我作为他学士论文的导师,完成了题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宣传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无锡白话报〉的文本分析》,作为本科论文已然可见其独创性。我以为他一定会是史学界的可造之才,但是,他的学术深造之路似乎并不一帆风顺。
2006年,林盼本科毕业那年,没有获得本系硕士生的推荐名额,一气之下他报考了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期间转到了明清江南经济史的研究,硕士论文以明清时期苏北地区官营—民营经济之间的消长、竞争与依附关系为例,探讨帝制时代国家的官僚体制对于民间商业活动造成的影响。后来他在一篇题为《“学术变道”的痛与快乐》文章中,谈到自己从博士到博士后,以及入职后学术生涯的几经“变道”,其实他的学术“变道”,最早应该是从本科到硕士阶段就开始了。命运注定,他的学术人生就是要在不同专业和学科里不断地“变道”。
硕士期间,林盼追随导师范金民教授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为了撰写硕士论文,他查阅了相关地方志40多部、地方文献100多种、时人文集60多种,并参阅了各种宫中档案。由于资料储备较多,12万字的硕士论文,颇受南京大学历史系专家的好评。记得范金民教授一次还非常疑惑地问我,像林盼那样优秀的本科生,在复旦怎么会没有硕士生的推荐资格呢?我一时无语。我相信他会在明清江南经济和社会史的研究领域做出出色的成绩。
硕士毕业的2009年,林盼来复旦找我,说还是愿意报考我的博士。其时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制度正在酝酿改革,我透露给他信息,2010年历史系博士生考试很可能不再采取两门公共课、一门外语课和两门专业课的笔试,而仿效美国大学,改为申请制度。届时如果通过材料审查的初选只需要进行复试的口试,如果不着急的话,可以明年来考。他笑哈哈地说自己从来不怕考试的。结果那一年,报考我的五位上线考生中,他的成绩果然名列第一。从明清经济史转向近代出版文化史,专业研究领域的切换,对于林盼来说,意味着硕士期间辛辛苦苦积累的资料,只能搁置一边,无论是资料的查找还是文献的阅读,必须要“从头再来”。这就是他后来所说的“从硕士到博士的研究领域转换”的第一次“变道”。
我指导的“明清史”和“历史文献学”专业的博士生,开初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读基本文献,这种选择一类或几类文献进入研究,看似累人,其实在我以为是一种捷径。指导博士生,我一般都是让他们自主选题的,但是林盼到光华西楼办公室找我谈博士论文选题,我却违背了以往坚持的原则,一下子就把研究《中外日报》的这一论题给了他。
2001年我到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访学,受海德堡大学瓦格纳(Rudolf G.Wagner,1941—2019)教授的邀请,与朗宓榭(Michael Lackner)、徐艳夫妇一同去海德堡大学演讲。瓦格纳教授以善于收藏近代报刊文献闻名遐迩,他引导我参观该校东亚系的图书馆。在那里我第一次读到了《中外日报》的胶卷,瓦格纳教授告诉我这一胶卷其实是从上海图书馆翻拍来的。我在那里待了三天,花了很多时间在读抄该报的售书广告。瓦格纳、叶凯蒂(Catherine Yeh)夫妇都是研究近代报刊文献的高手,我们还在瓦格纳家里一起讨论过这份报刊的特殊价值。瓦格纳教授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这是一个一流的课题,你要把它交给一流的学者来做。这一由清末“报王”汪康年创办并主持的报纸,于戊戌变法之后崛起,一度与《申报》《新闻报》并称,声名远播海内外,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位置。由于《中外日报》前后出版十余年,每日十余版(中后期每日甚至会出报二三十版),内容极其丰富,数量浩大,光把报纸通读一遍都很困难;且该报涉及时人如报馆主持者汪康年、汪诒年、叶瀚,主要撰稿人如夏曾佑、严复,馆外同道者如张元济、汪大燮,官员介入者如张之洞、盛宣怀、端方等,以他们为研究对象的论著不胜枚举,相关史料更是浩如烟海,因此要完成《中外日报》的博士研究殊非易事。2000年代的八九年间,我曾多次寻觅博士生,希望有愿意承担《中外日报》研究任务之人,很可惜,最后均未能成功地将此一课题交付出去。原因一是上海图书馆仅存《中外日报》的胶卷,需要每天到该馆一楼近代文献部抢先占据胶卷的阅读机,时间一晚就会因为无法上机而错过一天的工作时间;二是每天往返复旦大学和上海图书馆,确实是一个苦差事,交通费加上在上图用一顿中餐,经济上实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把希望林盼来做《中外日报》的想法和盘托出,实在是太希望这一有着高难度的研究论题由他来完成。果然不负所望,日复一日,他前往上海图书馆查阅《中外日报》胶卷,自述每天极富规律:6点多晨起,匆匆梳洗后,骑车前往公交车站,在早高峰将要开始之前搭上车,横穿市区赶往上海图书馆。8点半之前进入上图近代报刊阅览室抄录资料,直至下午5点阅览室关门,起身返程。甚至有两年的腊月二十九,他依然在空荡的阅览室里埋头苦干。其间我凡是去上图查资料,都会看到精力充沛的他,坐在一楼近代文献部的阅读机前,让我不禁想起早年读书往返上海图书馆的自己。当时出版博物馆(筹)的负责人林丽成老师经常跟我说,每次看到林盼就觉得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确实,就是在忙碌的读博期间,他不仅为历史系主办的国际会议办会和整理会议纪要,还计划整理标点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稿本《蒋维乔日记》(该日记整理本2021年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三年多读博的岁月里,林盼为《中外日报》的研究,大致整理摘录资料二百余万字,其间还游刃有余地在《史学月刊》《新闻大学》《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以报人生平考证、报刊经营方式为主题的七篇论文。这些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无疑就是他博士论文的基础,但是如何将这些专门论文用自己独特的问题意识串联起来,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读期间,他一直对新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一段时间,曾告诉我正在研读组织社会学的一些理论,如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等,尝试借鉴一下社会学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阅读上述理论之后,他认为不能零敲碎打地单纯讨论《中外日报》等报人个体,而应该深入讨论其组织内部所形成的权力架构,报馆作为有相对明确的边界、规范的秩序(规则)、权威层级(等级)、沟通系统,以及编者、作者成员协调系统(程序)的组织,其创建与经营活动已深深地嵌入社会网络之中。而如果要将报馆组织作为研究主体,那么报馆成员的汇聚及交往、报馆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关系,将是非常重要及适当的切入点。网络的构造是立体的,由同胞、同乡组成的内部网络,在层级上要高于同业、同人的外部网络,而这种层级的划分,又是以报馆主持人为中心向外扩展的;报馆与政府部门及商业机构之间的关系构建,往往借助报馆主持人相互的私谊而展开,由此进一步体现出政治与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社会关系网络,并受到社会关系制约和调适的理念。
我本人虽然对流行的新理论不敏感,但对研究生尝试在博士论文中探索新理论和新方法,则举双手赞成,特别是新史料的运用,尤其强调。参加过我指导的博士论文的评审专家,多次讲过,邹老师指导的论文在新资料的运用和解读方面,显示出若干共同的特色。而新史料、新方法和新观点的“三新”,在林盼的博士论文初稿中已全然具备;正是在上述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林盼最后成功完成了新见迭出的博士论文《“清末新式媒体与关系网络”——〈中外日报〉(1898—1908)研究》。2013年他的博士论文得到答辩专家的一致好评,两位盲审专家和三位明审专家各自打出了A的成绩,按照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规定,他的博士论文被推荐参评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正是受这些社会学新理论的感召,林盼在博士毕业后进入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原本我以为他通过博士研究,很可能在中国近代报刊出版史的研究中作出更为精湛的研究。他的这一“变道”,却使晚清报刊出版史走失了一位优秀的学者。令人欣慰的是,博士毕业后近十年,他以自己勤奋和踏实的工作,已在中国现代史和当代经济史等领域的第一流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现当代中国经济史、工业史的研究新成果。
即将面世的《报人群体与组织生长:以清末〈中外日报〉为中心》一书,是林盼博士论文的修订本,也是他人生变道中精彩的一段。有的学者是为治学而生的,林盼博士应属于这一类。
是为序。
2022年10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