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历史的智慧与细节:读史有智慧+观风

書城自編碼: 397502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 者: 冷成金、陈舜臣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1198934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06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

售價:NT$ 475.0
文艺复兴与意大利君主
《 文艺复兴与意大利君主 》

售價:NT$ 1285.0
成交大师
《 成交大师 》

售價:NT$ 313.0
历史四季(冬之卷)——救亡与更替:梳理14个王朝的最后10年
《 历史四季(冬之卷)——救亡与更替:梳理14个王朝的最后10年 》

售價:NT$ 259.0
大学问·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从志怪、戏曲、报刊,进入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恋恋红尘》姐妹篇!)
《 大学问·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从志怪、戏曲、报刊,进入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恋恋红尘》姐妹篇!) 》

售價:NT$ 427.0
德川时代的宗教
《 德川时代的宗教 》

售價:NT$ 313.0
纹样之美:中国传统经典纹样速查手册 中国传统经典纹样 再现中国传统美学
《 纹样之美:中国传统经典纹样速查手册 中国传统经典纹样 再现中国传统美学 》

售價:NT$ 589.0
人人都是超级个体:十大能力助力个体商业变现
《 人人都是超级个体:十大能力助力个体商业变现 》

售價:NT$ 427.0

編輯推薦:
《读史有智慧》
①一口气饱览“儒·道·佛·法·兵·纵横·阴阳”七家思想精华,全景式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大智慧,人民大学知名教授冷成金白话详解!
②一部书,浓缩40 传世经典、100 人物典故,一口气从先秦读到唐宋元明清!领略历代君王将臣的智慧与风华,把握数千载历史的底层逻辑!
③一读就能懂,读了就会用!全书行文轻松有趣,更是事必有据,不乏深度,无论是闲聊、消遣还是学习、考试都有助益!
《观风》
①集合海内外史料,秉持跨文化视角,从细微处解析、还原被忽略的历史细节,沉浸式寻找历史真相。读完直呼涨知识、看不够!
②以古喻今,警醒人心。从王侯将相到文人工匠,通过百余位重要人物的身世沉浮,剖析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为现代人安身立命提供借鉴。
③历史大家陈舜臣匠心之作,他比东野圭吾早30多年达成文学“三冠王”荣誉,一生囊括了吉川英治文学、直木奖等几十项文学大奖,其作品多次掀起读史狂潮。
④内含40余幅插图,附赠古画长卷一幅,图文相辅,精心编排,有趣有料,轻松过瘾。
內容簡介:
《读史有智慧》
深刻的儒家智慧,谋圣而不谋智;圆融的道家智慧,以无为王天下;超脱的佛家智慧,追求本心、见性成佛;严苛的法家智慧,辨析法、术、势,以法治国;纵横家的博弈智慧,兵家的战略智慧,阴阳家的自然哲理智慧……作者冷成金以智论史、以史说智,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人物故事,说解历史中的大智慧。全书将历史的治乱兴衰、人物的成败得失,淋漓展现,引领读者领悟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真谛。
《观风》
汉宫女性力量强大到什么地步?长沙王凭什么逃过异姓王被噶的诅咒?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究竟有怎样的纠葛?清代文人首富靠写墓志铭发迹?
作者以扎实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联想,撷取百余位重要历史人物,结合海内外史料,串联起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生动地展现了王侯将相之文韬武略,名士文人之风流雅韵,布衣百姓之生存实况,国内外交流之风云变幻,带领读者感受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的真相。
關於作者:
《读史有智慧》
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苏轼研究专家,电视剧《苏东坡》编剧。曾被“搜狐教育”评为全国中文专业受欢迎的十大教授之一。著有专著、教材、读物十数种,在学术界与大众读者中有广泛影响。作品曾被翻译到日本、韩国,并在韩国引发“中国流”。
《观风》
陈舜臣,华裔日本作家,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在历史小说领域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他通晓汉语、日语、英语、印度语、波斯语五种语言,作品呈现出无国界的宏观视野。他的历史作品因加入了推理成分而自成一派,多次在日本掀起阅读中国史的热潮。其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历史》《太平天国兴亡录》《三国史秘本》《甲午战争》《山河犹存》等。
目錄
《读史有智慧》
上?册
卷一 儒家智慧
最深刻的儒家智慧
书生能否成帝王
帝王都是苦命人
曾国藩的奥秘
政治家与艺术家
“礼”是什么
君王一日三过
士为知己者死
“中国的脊梁”
至忠至勤的太平宰相
……
卷二 道家智慧
最高明的道家智慧
萧规曹随
“柔道”开国与“柔道”治国
为臣之道
洒脱不羁的魏晋风度
雅量
慈·忍·变
晏子为相
“潜龙勿用”——帝王的韬晦
……
《观风》
第一章 身居幕后的长沙王
第二章 钩心斗角的大汉后宫
第三章 怀才不遇的『不仕』之人
第四章 桀骜不驯的『恶党』
第五章 离经叛道的风流雅士
第六章 一决雌雄的用间计
第七章 慧眼识珠的世间伯乐
第八章 生意盎然的《三国志》
第九章 旅行伴侣:小说《李自成》
第十章 古今交错的旅行
第十一章 暗潮涌动的朝贡贸易
第十二章 源远流长的宗教圣火
第十三章 印度访古之行
……
內容試閱
《读史有智慧》
李白实在是一座青春的偶像,他为青春而生,为青春而死,终其一生都未见衰惫之气。
李白与盛唐仿佛是一对鸳侣,是盛唐造就了李白,却也是李白为盛唐增色。盛唐之盛,固然在锦天绣地,满目俊才,却也离不了诗情勃兴,酒气纵横。现代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唱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以其自由不羁的生命唱出一曲“酒神颂”,把整个盛唐带上了诗意和青春的顶峰。
其实,何止李白嗜酒,整个盛唐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就连最为老成持重、沉郁顿挫的杜甫也情不自禁地高吟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看来,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也只有在纵酒中找回片刻青春的感觉。在李白那里,诗、酒、青春更成为三位一体、相互促生的生命形式:青春的光彩由酒来激发,由诗来张扬;诗因青春的魅力和醇郁的酒香而获得了恒久的活力;酒因注满了青春和诗意而获得了生命的品格。在李白那里,这三者都把自己的文化意蕴发挥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李白的青春首先在于他一生从未循规蹈矩、低眉俯首,所以他表现出一贯狂傲的鲜明个性,他在称赞别人时说:“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而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给他的画像更甚此百倍:“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对皇帝老子尚且不买账,何况王侯?至于圣贤和富贵,李白也以酒来对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由于其诗峻峭挺拔,很难与世俗苟同,所以往往是孤独的,但他可以在酒和诗中来追询天地人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即便择友,也要以狂、酒、诗为基本条件,如他对孟浩然的称赞是“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就是在这种形而上的追问和现实的选择中升华了自己的人格。
由于李白无法在现实中展示出自己高远的情志,因此他又往往是悲郁莫名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正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但他可以用酒来消解这种浓烈的悲剧意识,“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使他获得了超然的宇宙意识,甚至于干脆拿起酒杯,与情理的自然和实体的自然冥然合一:“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人生到了这份上,也真称得上达到了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了。
李白的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某种理想的人生方式,儒、道、仙、侠他都曾经尝试过,但最终也未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这并不是李白的遗憾,却正是李白的意义之所在:在灵魂的躁动中,在生命意义的不断追询中才能散逸出永恒的青春的气息。
李白是无与伦比的“这一个”。世人往往李、杜并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但李白与杜甫毕竟不同,杜甫虽然仅比李白小十二岁,但对于转瞬即逝的盛唐的顶峰,已经够长的了。李白是一只脚踏上盛唐之巅,杜甫却是一只脚跨下盛唐之脊,两人虽同站在盛唐的顶峰上,一上一下却显示出了迥异的生命状态。
李白是抽象的,李白与诗、李白与酒、李白与青春才是生动的,由此而构成的盛唐色彩和活力的象征是值得永久留恋的。
(参见《新唐书》等)
《观风》
来讲述一枚吃货——讲究吃喝的“怪”。想必人们都热爱美食,但菜肴比园林更难以传于后世。我曾有幸品尝过北大路鲁山人 始创的料理,但总觉味道怪异。明明鲁山人才离世不久,料理味道却已是这般情形。一些年代更为久远的料理虽以某种形式留存于世,但后世之人早已忘了创始者姓甚名谁。当然,因时代地域不同,食物原料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很难将“食”记录下来。想必与谢野晶子 本人是深知其中困难,才谆谆教导自己的弟子在诗歌中尽量避免吟咏味觉吧。
虽然难以将“食”做成诗歌加以吟咏,但可以把它记录在散文中。想必顶级吃货能将自己品尝到的美食的制成方法及其中的注意事项等,都详尽地记述于文章中吧。
袁枚(公元1716年—公元1797年)便是其中一人,但至于把他并入“数寄”(“怪”)之列,还是不免令人心生迟疑。因为成为“怪”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非达官显贵。然而袁枚是浙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二十四岁进士及第。他因科举成绩名列前茅,而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他在翰林院积累学识后,外派成为江苏一个小县的知县。不过,知县属下级官吏,与达官显贵有着云泥之别。在“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李鱓二人也曾担任过知县。袁枚在南京任职期间,曾购置了一幢废弃的宅邸。虽说是荒园,但在现代人看来,买得起大宅院之人势必令人刮目相看。不过,当时社会有当时社会的情况,我们不可一概而论。
这幢宅邸原为江宁织造隋氏的别墅,年久失修,变为一座荒园。购得此园后,袁枚将其取名为“随园”。“随”曾是地名,隋文帝受封于此。夺取江山后,将“随”(地名)改为“隋”(朝代)。“随”这一汉字结构中含有“辶”(走字底)。因“走”字表示“快速跑开”之意,像是预示着“短命王朝”一般,所以在为新王朝取名之时,统治者特意去掉了“辶”(走字底),变为“隋”字。以此地名为姓氏的“随氏”,亦变为“隋氏”,这与文字变迁的历史相契合。
当地人就称隋氏的别墅为“随园”。袁氏入手该园后,本应冠以自己的姓氏,改名为“袁园”,但他为了向沿用至今的园名致以敬意,依然称其为“随园”。因为此园建于南京城西面的小仓山一带,所以有时也将园内建筑称为“小仓山房”。
当时,袁枚以三百金购得此幢别墅。随后,他赴陕西省任职,但由于看不惯上司总督的做派,他任官不久后便断然辞官。自那以后,他就一直寓居随园,执笔度日。
袁枚还是芝麻小官时,就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了朝堂。不过那时,他已经是位家喻户晓的“天才型文人”。
古文中存在“润笔”一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稿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厚葬的风俗。不管支付多么昂贵的酬劳,请世间一流文人为先父撰写墓志铭之举乃是尽最大的孝道。袁枚正是当时的一流文人。一篇长度中等的墓志铭的润笔费约为一万两银子,相当于一介小小知县数年的俸禄。若有心为之,一日之内撰写数篇墓志铭全然不在话下。由此,袁枚的富裕程度可想而知。凭借丰厚的润笔费,他得以在四十几岁时辞官回乡,悠然度日。
在诗歌方面,他极力主张“性灵说”,即肯定一切合乎人之性情的事物,否定一切不合性情的事物。他反对盛行于当时社会的“肌理说”“格调说”等。所谓“性灵说”,归根结底就是倡导尽情地享受人生。这正是“数寄”之精神,将其付诸实践之人则为“怪”。
在悠闲自得的生活中,袁枚尤其重视饮食生活。平日里,他四处寻访美食,一吃到可口的食物,就会一丝不苟地将其记录在册。这便成了《随园食单》,该书在日本也备受推崇,流传着由青木正儿 等人翻译的数个译本。
袁枚在《遣怀杂诗》中,写有一段关于吃喝的论述,述其大意—年轻时,不管吃多少都吃得下;一旦上了年纪,吃过便觉饱腹,日子没劲!他可真是位彻头彻尾的享乐主义者。
中国有“行乐须及时”,意为“应趁着年轻,尽情玩乐”。
日本有“人生苦短,恋爱吧,少女 ”。
袁枚的这般想法果然还是同“数寄”的想法相通。虽然他表面看起来不像“扬州八怪”那般不落窠臼,但他确实是位实打实的大“怪”。另外,他生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卒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享年八十二岁,与“扬州八怪”属同时代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