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NT$
755.0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67.0

《
量子纠缠
》
售價:NT$
296.0

《
舆论(普利策奖得主、“现代新闻学之父”沃尔特·李普曼传播学经典)
》
售價:NT$
347.0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NT$
301.0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NT$
602.0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NT$
296.0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直击美国当代政治极化、社会撕裂的底层症结,
看见个体的脆弱,揭露系统的残酷,
来自政治局内人的有力书写——
贫穷不是一个人的错误,更不是一群人的罪行!
罗伯特·F. 肯尼迪图书与新闻奖“特殊贡献奖”
美国律师协会银槌图书奖决选入围图书
“读过《扫地出门》后bidu的十本书”之一(《密尔沃基哨兵报》)
法律界、学界、媒体界一致力荐:
“对于任何一个试图理解美国社会正义需求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 透过一国现实,理解贫困的底层真相——
在下行年代,首先被收割的是穷人。
制度化的贫困,绝非自由竞争、个人拼搏可以突破。
美国法院高昂的经济门槛,让穷人成为法庭上首当其冲的弱势群体。
原本不属于犯罪的行为变成犯罪,一旦留下犯罪记录,约等于被判终身贫困,
贫困成为无法打破的恶性循环。
· 一把切入、理解当今美国政局乱象的钥匙——
去工业化和全球化、减税政策、大规模监禁、贫困犯罪化和种族问题的交织,如何塑造了今日美国?
读完这本书,或许你就会开始理解,特朗普遇刺后,营利性监狱运营公司的股票为何飚高?让哈里斯误受指摘的“零元购法案”背后是怎样的逻辑?
·
|
內容簡介: |
在GDP居全球首位的美国,繁华表象掩盖了4300万人挣扎在贫困线以下的事实,他们的贫困不仅蒙受污名,甚至已经在法律上成为一种罪。
无家可归是一种罪,领取救济的同时卖血筹钱也是一种罪。三次拨打“911”求助的贫困家暴受害者反而被城市驱逐。“轻罪重罚”现象遍布全美,高额罚金让债务人监狱迅速膨胀,1000万人累计欠下法庭债务500亿美元。保释、缓刑、公共辩护律师全部标上了价格,坐牢必须缴费,欠费让刑期更长。这对富裕阶层而言无伤大雅,但足以榨干低收入家庭的每一分钱。
学者、政府智库、反贫困运动倡导者彼得·埃德尔曼以丰富详尽的实例和数据,全景展示了在一个贫富极度分化的社会中,穷人怎样因为他们的贫困受到惩罚,司法体系如何制度化地生产犯罪和贫困。将贫困犯罪化,根源和动力何在?终结贫困犯罪化,呼唤一种什么样的新政治?他断言,最终的目标是终结贫困本身,要看到——贫困的反面不是富有,而是公正。
|
關於作者: |
彼得·埃德尔曼(Peter Edelman),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司法公正委员会主席,美国青少年法律中心董事会主席,乔治敦大学法律中心贫困与不平等中心主任、卡马克·沃特豪斯法律与公共政策教授,著有《贫富之惑:美国如何才能消除贫困》等。
作为反贫困运动的终身倡导者,埃德尔曼身居立法前线,曾于1964年至1968年担任罗伯特·F.肯尼迪参议员首席顾问,后在克林顿政府中担任高级职务,1996年因克林顿签署福利改革法案极大损害贫困人口权益,辞职以示抗议,并在主流媒体发文正面抨击,广受关注,获哈里·蔡平媒体奖。
|
目錄:
|
引 言
第一部分 贫困犯罪化
第一章 弗格森无处不在:21世纪的债务人监狱
第二章 反击:辩护律师及其工作
第三章 金钱保释
第四章 精神疾病犯罪化
第五章 子女抚养费:贫困父亲犯罪化
第六章 公共福利犯罪化
第七章 学校中的贫困、种族和惩戒:直接入狱
第八章 无犯罪住房法令和无家可归犯罪化
第二部分 终结贫困
第九章 重视刑事司法改革
第十章 翻看硬币的另一面:我们所了解的终结贫困
后 记
致 谢
索 引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