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I原生应用开发:提示工程原理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孤独消费论
》
售價:NT$
305.0

《
全球史的九炷香:哪吒、龙涎香与坦博拉
》
售價:NT$
500.0

《
画非画:古代绘画中的图像与政治
》
售價:NT$
1010.0

《
催化型领导力:破解新晋领导者的转型困境
》
售價:NT$
347.0

《
英国馆藏中国画
》
售價:NT$
500.0

《
又瘦,又美,又健康:女性减脂塑形避坑指南
》
售價:NT$
347.0

《
遥望与亲历:一个西方家庭眼中的中国(1887—1950)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2024年是《中国工人》创刊100周年,为纪念这本在革命和战争年代诞生、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工人阶级红色刊物,编辑出版了《〈中国工人〉文选》系列丛书,包含了《中国工人》文选(1924-1941)、《中国工人》文选(1950—1960)(上下卷)。
《〈中国工人〉文选(1950—1960)上卷》收录了原刊中有
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回忆文章,原文散见于不同栏目,选编过程中按照“领袖风范”“先烈足迹”“革命征程”“工人运动”四部分重新分类,并按照发表时序做了新的排列。反映了中国工人运动、工会工作重要的历史发展进程,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研究史料。
|
關於作者: |
张刃,1952年生人,当过知青,做过工人、机关干部、新闻记者,历任工人日报部主任、秘书长兼中国报协书记处书记、副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中国新闻奖,有《一刀杂侃——转型年代批评笔记》《观察·印记——中国步入市场经济社会众生相》《闲话大公报》《大公报人张高峰》《北平电话:大公报里的战局与时局(1945-1949)》《东北专电:大公报里的政声与民生》《黎明之前:大公报里的世态与时态》等著述出版,并在多家期刊发表文史、纪实作品。
|
內容試閱:
|
在毛主席身边
齐吉树
在毛主席身边,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日子。每当回忆起这些日子的生活,心头就感到无限的温暖,身上也像长了劲儿。
光荣的任务
那是1943年7月,我从中央党校警卫队被调去给毛主席做勤务员。大家都知道,主席的生活很简朴,到那里工作不会感到为难,可是接到这个光荣任务的时候,我仍然是又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以后能亲听主席的教诲了;不安的是怕工作做不好,辜负了党的信任。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我背上背包,到枣园去了。
那时,毛主席、刘少奇等中央负责同志都住在枣园。毛主席单独住在一个小院子里,外面有一道土墙,迎面是一排五孔窑洞。院里有一棵大槐树,还有桃树、杏树、梨树等果树。整个院子安静得没一点声响。叶秘书领我去见毛主席,我的心又加快跳动起来了。
毛主席的办公室在南边第一孔窑洞,窗户整个被槐荫遮了起来。主席见有人进来,就放下手里的文件站了起来。叶秘书说我是新来的勤务员,毛主席就笑着和我握手,让我坐在小茶几旁的硬板沙发上,又和蔼地问我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人,对工作有什么意见。毛主席亲切的态度,使我原先身上那种紧张的情绪立时就消失了。我一一回答了毛主席的问话,并说:“我对工作没有意见,就怕做不好。”毛主席说:“工作的事,多跟同志们商量,慢慢就熟悉了。”我们怕影响毛主席的工作,便辞了出来。
(原文刊载于1958年12月《中国工人》第二十四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