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为,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2008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2010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得土木与环境工程硕士学位,2013年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获得土木与环境工程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5月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2017年8月入职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的风险评价、复杂地质环境下水泥、套管等地下构筑物的腐蚀、化学反应-流体力学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主编学会团体标准1部、参编1部,发表或接收学术论文近80篇,其中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接收SCI论文近50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审10余项。张力为研究员目前担任国际多孔介质协会(InterPore)中国分会常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变化分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会委员、《Advances in Geo-Energy Research》和《水利水电技术》期刊青年编委等职务。
目錄:
目录
1章 绪论
1.1 温室效应和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简述
1.2 CO 减排和推广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紧迫性
1.3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面临的腐蚀问题概述
1.3.1 CO 对金属的腐蚀
1.3.2 CO 对水泥的腐蚀
1.4 本章小结
第2章腐蚀研究基本理论与表征方法
2.1腐蚀研究基本理论
2.1.1 金属腐蚀理论
2.1.2 水泥腐蚀理论
2.2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
2.2.1 CO 分压的影响
2.2.2温度的影响
2.2.3流体的影响
2.2.4杂质的影响
2.3腐蚀表征技术
2.3.1 金属腐蚀表征技术
2.3.2 水泥腐蚀表征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涉及的腐蚀问题及其危害
3.1 地上管路与设备腐蚀
3.1.1 地上管路腐蚀及其危害
3.1.2 地上 CO 运输、注入设备的腐蚀及其危害
3.2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井的井筒腐蚀
3.2.1 井简腐蚀及其危害
3.2.2 固井水泥石腐蚀及其危害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CO 运输管路腐蚀控制技术
4.1 耐 CO 腐蚀合金材料
4.2 耐 CO 腐蚀涂镀层技术
4.3 耐 CO 腐蚀高效缓蚀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井的并筒腐蚀监测与控制技术
5.1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井的井筒油套管腐蚀监测与控制技术
5.1.1 井筒油套管 CO 腐蚀监测方法
5.1.2 井简油套管 CO 腐蚀防护技术
5.2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井的固井水泥腐蚀监测与控制技术
5.2.1 井筒固井水泥 CO 腐蚀监测方法
5.2.2 井简固井水泥 CO 腐蚀控制技术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腐蚀监测与控制技术在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工程中的应用
6.1 全球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工程现状
6.2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项目腐蚀监测技术应用案例
6.2.1 地上管路腐蚀监测技术应用
6.2.2 地面储运、注入设备腐蚀监测技术应用
6.2.3 腐蚀环境下的井简密封性监测技术应用
6.3 CO 地质利用与封存项目防腐工艺应用案例
6.3.1 地上管路防腐工艺应用
6.3.2 地面储运、注入设备防腐工艺应用
6.3.3井简防腐工艺应用
6.4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