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作者: |
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理论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研究员、学术顾问。长期致力于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文学概论》《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等2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现代心理美学》获首届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果二等奖,《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获北京市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主编的高校教材《文学理论教程》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多部专著获教育部人文社科著作奖。
|
目錄:
|
上篇 文学审美特征论的提出
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
一、质疑文学形象特征论
二、别林斯基的失误
三、文学反映具有审美属性的生活
文学与审美
一、三十年讨论概观
二、关于创作客体的审美属性
三、关于创作主体的审美把握
文学审美反映论
一、文学的对象和内容是整体的、具有审美属性的社会生活
二、艺术形象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三、典型形象——文学中最成功的艺术形象
审美场
一、文学的艺术特性——文学的“格式塔质”
……
下篇 审美心理与文学创作
附录:童庆炳与中国审美文艺学的创构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