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活就是反抗:葛兰西传(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94.0

《
文治天下:宋朝政治文化漫谈
》
售價:NT$
380.0

《
丝与茶:18世纪亚洲商品在斯堪的纳维亚
》
售價:NT$
490.0

《
不可思议的树:一本可触摸的纸上年轮博物馆
》
售價:NT$
429.0

《
中国蝉科图谱
》
售價:NT$
559.0

《
清学沉思录
》
售價:NT$
834.0

《
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亲笔自传)
》
售價:NT$
505.0

《
草原帝国 阿提拉 成吉思汗与帖木儿 汗青堂152
》
售價:NT$
765.0
|
編輯推薦: |
◎ 本书卖点
● 资深媒体人闾丘露薇转型之作,全面展现作者从战地玫瑰到明星记者、从现场记录者到深度评述者这一转型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
● 全面还原新闻事件本身,发掘“真相背后的真相”,为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新闻视野,引领更为独特的观察角度。
● 反刍新闻事件中的热点话题,思索中国当下的国民心态以及大国崛起应有的姿态。
“战地玫瑰”优雅转身为“真相玫瑰”,源于2003年深赴伊拉克战场之后,为自己下定的决心——希望多年之后,人们再谈论起闾丘露薇,不再是因为她勇敢,而是因为她对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的地方便会充满争论和误解。“中国傲慢论”不绝于耳,究竟是中国被“妖魔化”了,还是我们没有在世界舞台上采取主动的作为?谁能保证自己第一时间看到的便是“唯一的真相”?偏见源自文化差异,源自沟通不畅,但最危险的一种偏见是源自每个人自身固有的意识形态。
诚如闾丘露薇所言,“不能真实、诚恳表达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而这正是一部诚实之作,期待您的评判。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展现中国和世界在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与错位,以及这错位背后所折射的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的思维范式。
闾丘露薇从新闻谈起,但不囿于新闻领域,更在书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呼唤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培养更为宽容、开放、理性的大国心态,引导年轻一代用更包容、更多元的胸怀和视野来思考中国和世界,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
|
關於作者: |
闾丘露薇,资深媒体人。复旦大学哲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大众传播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尼曼学者。著作有《我已出发》、《行走中的玫瑰》。
|
目錄:
|
序 从记述到思考
第一部分 偏见的形成
1.偏见是怎样来的
2.左右之争
3.被滥用的民族主义
4.哈佛和中国学生
5.两个“奥巴马女郎”
6.“港漂”的内地学生
7.真相背后的真相
8.中国需要公共外交
9.如何向大众说“不”
10.做人不能太CNN
11.中国傲慢论
12.两个同而不同的错误
第二部分 从记者到公民
13.在灾难面前
14.富士康,关注劳工本身
15.新闻民工
16.驻华记者
17.外国记者写中国
18.我是香港人
19.台湾媒体的政治选择
20.韩寒:一个公民的标本
后记:媒体人的品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