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作者: |
张新文,男,l971年8月出生,湖南慈利人。l994年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湘西从事教学工作多年。2003年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广西社科等科研课题项目5项,并先后在《公共管理学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有7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社会政策。现为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公共管理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文献回顾
一、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目标
二、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发 展型社会政策的理念:从问题导向到发展导向.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内涵、类型及其与其他公共政策的关系
一、社会政策的内涵及其传统类型
二、社会政策和公共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三、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反贫困框架为分析基础
第二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兴起的背景、特征及运行模式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兴起的背景及其理念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及运行模式
第三节 农村扶贫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联系
一、反贫困的价值考量:问题导向还是发展导向
二、我国农村传统社会政策的基本框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反贫困中的功能:生计的支持、保护与发展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贫困、农村扶贫模式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
第一节 贫困的基本内涵与农村贫困的形成机理
一、贫困内涵的多维视角
二、贫困致因的机理:社会政策视角的分析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模式
一、我国农村扶贫的进程与扶贫体系、扶贫模式
二、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贫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我国农村扶贫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第三节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以西部为例
一、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省际差异: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
二、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特征:扶贫策略的“趋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在我国扶贫的可行性
第一节 西方社会政策价值与实践的转型:对我国具有借鉴性的视野框架
一、社会政策在福利国家的价值演变
二、当代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转型
三、反贫困社会政策的国际经验:从“反社会排斥”到“资产建设”
第五章 发展型社会政策嵌入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路径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