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九色鹿·渤海国政治制度研究
》
售價:NT$
504.0

《
宠物造型设计与修剪(王欣)
》
售價:NT$
286.0

《
酱卤食品加工
》
售價:NT$
301.0

《
他惯会装乖
》
售價:NT$
245.0

《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1919—1939年美国社会生活史
》
售價:NT$
500.0

《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售價:NT$
296.0

《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本書的另一值得注意的發現是,人聲韻的接觸,與陰聲韻、陽聲韻相比,各部之間界限尤清,不易接觸,這正說明人聲韻獨立之大勢。
聲調問題。對陳第、顧炎武至今人逐一廓清,清人研究上古聲調問題,無非為古韻分部,但聲調對厘定合韻,裁奪分部的意義並不很大參見董同穌《漢語音韻學》中華書局2001年版310頁。作者認為以秦漢楚方言論之為多變生疑,故暫存而不論,應該說這一態度是慎重的,也是可取的。
此外,作者對楚方言性質的厘定,與此相關的楚世系、楚先祖的研究,對學界綿延不輟的課題提供語史佐證,有若干新見,使人耳目一新。
綜上所述,該書稿提出了“秦漢楚方音”遣一重大、新穎、奇崛的課題,資料詳赡,觀點明確,思路清晰,有說服力,創獲頗豐,對秦漢楚方言研究,對上古音研究都是一重要的貢獻。
|
關於作者: |
楊建忠,山西静樂人,1973年3月生。2004年6月獲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2008年浙江大學漢語史中心博士後出站。現為浙江財經學院副教授。主持浙江省規劃項目2項:“出土文獻與秦漢楚方言語音研究。已結項、“楚系金文語音研究”進行中、教育部青年項目1項:“基于楚系出土文獻的上古楚方音史研究”進行中。在《古漢語研究》《湖南師大學報》《南大語言畢》《漢語史學報》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多篇,主要從事音韻學、上古楚方言語音研究。
|
目錄:
|
序
中文摘要
Abstact
1 緒論
1.1 選題意義
1.2 研究現狀
1.2.1 兩漢語音研究現狀述評
1.2.1.1 兩漢語音在漢語語音史上的歸屬
1.2.1.2 兩漢語音聲纽研究
1.2.1.3 兩漢語音韻部研究
1.2.1.4 兩漢語音聲調研究
1.2.1.5 兩漢的方言研究
1.2.1.5.1 方言分區
1.2.1.5.2 各方言區語音
1.2.2 楚方言研究現狀述評
1.2.2.1 語音
1.2.2.1.1 “五四”前
1.2.2.1.2 “五四”後
1.2.2.2 詞彙
1.2.2.3 語法
1.3 楚方言的性質
1.3.1 楚語、楚言、楚方言
1.3.2 目前學界的幾種觀點
1.3.3 楚族的來源與遷徙
1.3.3.1 楚人源自中原華夏
1.3.3.2 楚人的南遷
1.3.3.3 楚族之前江漢平原的民族狀況
1.3.4 楚方言的性質
1.3.5 楚方言的範圍
1.3.5.1 先秦楚方言的範圍
1.3.5.2 漢代楚方言的範圍
1.4 主要材料
1.4.1 馬王堆漢墓帛書借字與被借字
1.4.2 《方言》中的楚方言標音字
1.4.2.1 學界對標音字的論述及利用
1.4.2.2 標音字的判定
1.4.2.3 標音字的共時性
1.5 研究思路、方法
2 聲母
2.1 引言
2.1.1 上古漢語聲母系統
2.1.2 中古漢語聲母系统
2.2 秦漢楚方言聲母系統
2.2.1 總論
2.2.1.1 唇音
2.2.1.2 舌音
2.2.1.3 齒音
2.2.1.4 牙喉音
2.2.2 分論
2.2.2.1 清鼻音
2.2.2.2 濁聲母
2.2.2.3複輔音
2.2.3 小結
3 韻部
3.1 引言
3.1.1 上古漢語韻部系統
3.1.2 本文參照點的選擇
4 餘論
5 附录
6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