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我初到上海文史馆上任,同各位馆员渐渐熟识,深为这些年高德劭的饱学之士还有如此旺盛的创造热情而感动。其中有位身材魁梧的书法家林仲兴先生,是文史馆各类活动的积极参加者。林先生常着一袭黑色唐装,在书画笔会上出手极快,手书隶篆行草四种字体的条幅或古诗词,有的清秀端庄如树,有的飘逸飞扬似风。吾辈不谙书法艺术,却也被深深地吸引了。观赏他的作品,特别是观摩他的书写过程,实在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们可以直接体味到『墨法淋漓』、『气势酣畅』、『高雅古朴』、『苍劲有力』等人们在书法评论时用词的真实意境。
|
關於作者: |
林仲兴,一九三八年五月生,浙江镇海人。现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原)理事。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老年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老城厢书画会副会长。
已出版书籍有:《林仲兴书法作品集》、《林仲兴传记》、《书苑拾英》、《篆筏唐诗三百首》、《篆隶舫》、《历代楹联三百副》、《古稀作品集》、《林仲兴书画集》、《篆隶草堂集》等。
|
內容試閱:
|
早年因家境貧寒,沒能上學,但是喜歡在上海老城隍廟看那兒擺攤代寫書信、對聯的老先生寫字。解放後,上了四年夜校識字班,便不得不輟學了。
但是,從那時起,『我要寫字『,成了他心靈深處最强烈的衝動。于是,他利用在食品廠做工之餘,勤奮習字。每日三不離案。白天在案板上做糕點,下班在案板上練字,晚上在案板上睡覺。着實稱得上刻苦。
有人說:『練書法要摸到鬥道,就是先研讀書法理論,研究筆法筆势,再臨帖,,一種帖要臨上幾個月。』可是我看林先生倒是反其道而行之。
一說臨帖,光是《史晨碑》,林先生就專心臨摹長達九年之久,後又臨摹《石門頌》、《禮器碑》等等,常年不輟。二說研讀書法理論,林先生是在書法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探討的,而且重視在書寫古詩詞時體現其中意境、情趣,强調探索書寫技巧與抒發內心情感相結合。
最近林先生要出版他的第十本个人书法集,并举办他的第十四次个人书法展。我十分感佩他的艺术成就,也被他服务社会的精神所感染。
林仲興曾師從許多書法界前輩,獲得教益甚多。最初師從蔣鳳儀,後又求師拜于馬公愚門下。馬公愚于文革中含冤去世,林仲興再拜來楚生為師。
林仲興虛心好學,諸多書畫名家,如王个移、錢君訇、朱復戡、劉海粟、趙冷月、胡問遂等都曾是林仲興的求教對象,所以他的書法風格能够博采眾長,轉益多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