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末民初的“问题”与“主义”
》
售價:NT$
485.0

《
新中式服装设计、制板与裁剪
》
售價:NT$
449.0

《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
》
售價:NT$
1010.0

《
十九日极夜.完结篇
》
售價:NT$
281.0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NT$
500.0

《
囚笼之家
》
售價:NT$
305.0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NT$
653.0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一部篆刻史既是一部文字演变史,也是一部审美演变史,更是一部技艺演变史。它在方寸之间藏纳世问万象,是我们窥见古人心性与智慧的一粒芥子、一颗沙粒、一滴水珠。先人对于美的认识、对干美的体验以及对于美的表达,都蕴藏其中。我们需要找到合适钥匙,去打开心灵之锁。
篆刻是“技艺”的篆刻。从陶拍一路走来,印章技艺的发展就是一场动人的接力赛。由最原初的先民随心刻画,无法之法;到纳入“百工”而成为传承有序的家族技艺,铸凿琢磨都传承有序,代代绵延;后又经由文人介入,结合其自身审美趣味,而将对这种技艺的体验演化出镌刻印章的技法,冲切披削以至于敲击摩擦无所不用其极,篆刻技艺越来越直接得与篆刻风格自觉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篆刻由单纯的技艺传承转入了风格的流变与创造。
|
關於作者: |
赵之谦(1829—1884),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初字孟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盒等。颜其居日“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番阳、奉新知县。
篆刻从浙派入手,初学陈曼生,及至浙派诸家,后又涉猎皖派。胡澍在《赵伪叔叔印谱序》中提到,赵之谦“生有异禀,博学多能,自其儿时,即善刻印。初遵龙泓(丁敬),既{完白(邓石如),后乃合徽、浙两派,力追秦汉。”而后他并不满足于只学这两家,而是在学习渐、皖两派的同时,上溯秦汉,博取秦诏、汉镜、汉币、汉铭文等碑版文字入印。其取法之广,前无古人。他以各种文字入印,并非生吞活剥地将其强行纳入印面,而是遗貌取神,巧妙地将其意趣熔铸于独具个世的印风之中,既饶有新趣,又不失古意,开创了“印外求印”的广阔天地。
赵之谦篆刻艺术的转折,在于他34岁时与魏稼孙的相识。两人一见如故,结为金石之交。赵之谦一生刻印不过三百余方,多为亲戚友人所作,晚年也有过应酬,但却从未以篆刻鬻食。在壬戌、娶亥、甲子(34至36岁)三年刻印二百余方,占赵之谦一生刻印的多半。而其一生大部分的印章主要是在三十岁到三十六岁期间而作,正当其篆刻盛年。可惜,37岁之后直至44岁的8年间所刻不到70方,著有《二金蝶堂印谱》。
尽管赵之谦一生所刻不到四百方印,然而他却开辟篆刻新风,为篆刻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对后世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易大厂等篆刻大家颇有影响。他那种多方求索、不断尝试、大胆求变的创作行为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篆刻创作范式,深刻影响了当代篆刻,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篆刻创作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