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勾检制研究
》
售價:NT$
296.0

《
俄罗斯通史(公元9世纪—1917年)
》
售價:NT$
500.0

《
被争夺的身体:魏玛德国的生育制度
》
售價:NT$
449.0

《
热烈的孤独大宋词人的明月与江湖 大宋顶流小传两宋词人柳永苏轼等两宋王朝史
》
售價:NT$
356.0

《
抗衰营养全书
》
售價:NT$
398.0

《
罗马史 随书附赠专有名词对照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巨著
》
售價:NT$
2030.0

《
索恩丛书·伊斯兰帝国:十五座城市定义一种文明
》
售價:NT$
658.0

《
现代日本简史 近现代日本发展之路的通俗历史读本 解析日本百年来的兴盛与阵痛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华北沦陷区日伪政权研究》由张同乐著: 1.
通过大量的原始档案资料,运用实证、考证、论证、归纳等研究法,理清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历史;理清该伪政权“中央”及省、特别市的政权架构,行政隶属关系和权力运作,施政方略。
2.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华北伪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诸伪政权中的位置与恶劣影响。 3.
运用历史比较法对华北伪政权与其他伪政权进行研究,分析该伪政权在思想理论、统治手段等方面的特点。 4.
系统探讨各个日伪政权的关系,主要研究华北伪政权与维新政府、与汪伪政权的关系。 5.
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专题性的研究,透视日伪统治下的华北社会。
|
內容簡介: |
《华北沦陷区日伪政权研究》由张同乐著,运用取自敌伪档案中的详实资料,实证日伪黑暗统治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从中国政治史的层面,对华北伪政权的权力结构及其运作,从军政要员的派系入手进行系统研究;突破以往华北地方伪政权研究的地区分割状态,进行跨区域整体性探讨与研究;对华北沦陷省、道、特别市、县伪政权组织结构和施政举措的考察,在一定意义上《华北沦陷区日伪政权研究》深化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文化认同心态等方面,探讨了华北汉奸群体的复杂派系。
|
關於作者: |
198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于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理事。
著有: 《彷徨与顿悟》河北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论集》东方出版社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简史》国防大学出版社
《华北伪政权史稿》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河北经济史》第5卷合著人民出版社 主编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第5卷、第6卷团结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2卷红旗出版社
《20世纪中国经世文编》第6卷、第7卷中国和平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曾在《光明日报》、《抗日战争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
目錄:
|
序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中国学者的研究
二外国学者的研究
三先行研究的遗留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与架构
第一章 华北伪政权的建立
一、日本谋划华北“满洲国”
一日本向华北扩张
二华北“自治运动”
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一从七七事变到华北沦陷
二寻觅华北“合作者”
三平津“维持会”与华北“临时政府”
三、华北伪政权与维新政府
一“中华民国政府联合委员会”的组建
二王、梁联合以制汪
四、华北伪政权与汪伪国民政府
一“青岛会谈”
二汪伪政府成立与临时政府终结
第二章 华北伪政权的组织结构
一、伪华北临时政府的建制
一机构设置
二“中央”职官
二、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政权架构
一机构设置与政权性质
二政务委员会成员的更替
三、华北伪政权与新民会-
一伪新民会的组建
二伪新民会的活动
四、华北伪政权与其他日伪政权政治体制比较
一日伪政权政治体制概说
二华北伪政权的特点
五、华北伪政权的日本顾问
一“聘用”日本顾问的约定
二被“聘”的日本顾问
三“顾问”的强横控制
第三章 华北伪政权的省市道机构
一、省、特别市、道伪政权的设置
一省公署
二特别市公署
三道公署
二、晋、冀、鲁、豫省级伪政权
一山西省伪政权
二河北省伪政权
三山东省伪政权
四河南省伪政权
三、北京、天津、青岛特别市伪政权
一北京市特别市伪政权
二天津特别市伪政权
三青岛特别市伪政权
四、特别行政区伪政权
第四章 华北伪政权的权力运作
一、华北伪政权的法律规章
一华北临时政府的法规
二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法规
二、“中央”政府的权力运作
一“自上而下”任官权的驱动
二“一体化”行政体制的运作
三特定委员会的作用
第五章 华北伪政权军政要员剖析
一、军政要员的组成成分
一王克敏系统的伪政要
二王揖唐系统的伪政要
三殷同系统的伪政要
四汪时理璟系统的伪政要
五王荫泰系统的伪政要
六齐燮元系统的伪政要
七吴佩孚派系的伪政要
八张璧系统的伪政要
九汤尔和系统的伪政要
二、伪军政要员的亲缘、地缘、学缘和业缘
一华北汉奸群体的亲缘
二华北汉奸群体的地缘
三华北汉奸群体的学缘
四华北汉奸群体的业缘
五华北汉奸群体的“日缘”
三、出任伪职的原委与心态
一失意政客的附敌心态
二文化人附敌的心迹
三失意军官附敌者的心迹
四下层附敌者的心态
第六章 华北伪政权的殖民统治
一、扩充治安军
一伪陆军军官学校的建立
二组编伪军
三助敌“剿共”
二、设立法院、警察、监狱
一法院
二警察
三监狱
三、推行保甲制和残酷的“村政建设”
一推行保甲制
二实行残酷的“村政建设”
四、物资统制与经济掠夺
五、强化治安运动
一五次强化治安运动的过程
二强化治安的“举措”
三“强化”的华北“治安”
六、推行奴化教育
一学校教育的“奴化”
二社会教育的“奴化”
三奴化教育的特质
七、华北伪政权与华北惨案
一伪军警是众多重大惨案的参与者或制造者
二伪军、汉奸的狡诈、凶残不亚于侵华日军
三制造惨案的动机
第七章 华北沦陷区的社会灾难与民众抗争
一、日伪的纵毒政策与华北烟毒
一华北伪政权的毒品政策
二华北烟毒的危害
二、慰安妇的选送
一慰安妇的选派和输送
二慰安妇押账代偿办法
三押送慰安妇劳军
三、华北沦陷区蝗灾
一华北伪政权统治区的蝗灾
二治蝗效果比较
四、华北沦陷区人民的悲惨生活
一农民负担沉重
二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生活比较
五、华北沦陷区人民的抗争
一国共两党地下组织的抗日活动
二抗日宣传
三群众的反抗
四暗杀日军
五刺杀锄奸
六袭击日伪机构-
七为八路军购运物资
第八章 华北沦陷区伪政权评析
一、华北巨奸的历史归宿
二、华北伪政权的“法统”
三、华北伪政权的傀儡本质
四、华北伪政权统治的理论基础
附录一 华北日伪政权职官表
附录二 1942年底华北日伪省、特别市、道、县机构设置及官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华北伪政权既反对共产党,也反对国民党;以反对政党独裁,实行民治为号召,似乎在汉奸的统治下华北将是一片“民主自由的王道乐土”。
政党政治是近世以来政治近代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广义包括各种政党为实现其政纲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其狭义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或总统竞选,由获胜的政党执政或联合执政的政治制度。它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至今仍为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政党政治是作为君主专制政治的对立物而出现的,以党治国,体现了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比之封建专制要进步得多。华北伪政权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否定以党治国,但实行的却是“以奸治国”。实际是“人治”的复辟。华北日伪在反对政党政治的前提下,唤起的所谓“人治”复归,实质上是专制独裁的死灰复燃,这实际上是政治制度的一种倒退。在侵华日军看来,越是专制独裁的单一效忠日军的奴才政权,越是符合其奴化中国、灭亡中华民族的殖民统治要求。
所谓反对国民党“党治”,虽然抨击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表面上伪装民主,纠缠政体纷争、党派分歧,实际上是在日军加紧侵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下,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以挑动、激化中国国内党派、政派、阶级、阶层间的内部矛盾和不满情绪,破坏中国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破坏团结抗战。在日军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危的局势下,以党派、政派之争掩盖民族矛盾,只能是激化内争,挑拨前嫌,分化瓦解抗日阵营,离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更加便利于日军灭亡中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