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学术与社会

書城自編碼: 196652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章清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0830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9/295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NT$ 454.0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NT$ 755.0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NT$ 305.0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NT$ 658.0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NT$ 485.0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NT$ 403.0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NT$ 806.0
DK草药大百科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NT$ 136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04
《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
+

NT$ 2142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上、下册)》
+

NT$ 279
《经典淡出之后》
+

NT$ 836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
編輯推薦:
章清编著的《学术与社会:近代中国“社会重心”的转移与读者书人新的角色》围绕着“学术与社会”展开,关注的重点则是“近代中国‘社会重心’的转移与读书人新的角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涉及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史实重建”的论文,主要基于“自由”与“自由主义”进行“概念史”分析,二是立足“西学东渐”揭示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关注近代知识的转型。第一编为“传统的发明”,主要检讨传统文化在近代的遭遇,既试图对传统加以恰当的区分,也从不同侧面说明传统作为“记忆延续”的基本资源,如何被“发明”。第二编命名为“思想界的解析”,主要汇集了一组讨论“思想界”的文章。第三编则集中关注“学术社会的建构”。所谓“学术社会”来自近代中国读书人的自诩,显示的是走出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对新的角色与身份的寻求。
關於作者:
章清
1964年10月生于四川。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胡适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等书,涉及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的论文有30余篇,主要有《近代中国留学生发言位置转换的学术意义兼论近代中国学术样式的转型》《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等。
目錄
总序
自序
引论
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略论近代中国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困局
一、国家·社会·个人
二、“省界”意识成为聚集的基础
三、“业界”所表征的“亚文化圈”
四、“中等社会”及其阶级意识的萌芽
五、“五四”的参照意义
六、结语
第一编 传统的发明
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
一、“经典”的意义及其在晚清的境遇
二、《新青年》对“经典”的征引
三、“知识资源”与“学术资源”
四、“经典”的失落与反传统
近代中国留学生发言位置转换的学术意义——兼析近代中国知识样式的转型
一、留学生在本土的文化养成
二、边缘人知识分子的认同危机
三、进入本土文化的不同渠道
四、知识样式转型的历史脉络
“策问”中的“历史”——晚清中国“历史记忆”延续的一个侧面
一、科举改革与“策问”:对新知之接引
二、“策问”、“经世文编”及其他
三、“策问”中之“中史”
四、“策问”中之“西史”
五、余论:晚清中国之另一种“历史记忆”
第二编 思想界的解析
晚清“思想界”的形成与知识分子的“公共空问”
一、“思想界”的表述
二、“思想界”的要素
三、读书人表达方式的转变
余论:隐然已在的“思想界”及其他
民初“思想界”解析——报刊媒介与读书人的生活形态
一、报刊所呈现的“思想版图”
二、读书人晋升的阶梯
三、大学·刊物·社会
四、政治·思想·学术
余论:“思想界”的另一面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
一、《新青年》作为“中心”的确立
二、“阅读”报刊:成长的阶梯
三、阅读《新青年》:金毓黻的故事
四、来自学生的“声音”
余论
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
一、审视思想界分裂的“后见之明”
二、《新青年》的“分裂”,抑或陈独秀的“出走”
三、政治歧见:一个目标,两条道路
四、“我们”与“他们”:思想界的联合战线
五、阶级意识的提升与中国社会的重组
第三编 “学术社会”的建构
“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
一、一群读书人与他们的多重身份
二、“我们应该努力做学阀”
三、推动学术事业的展开
四、对公众事务的介入
五、“出山要比在山清”
六、“身份认同”与“权势网络”
七、“权势网络”与知识分子角色的依附性
1930年代:“国难”与现代中国学术的成长
一、“国家政权建设”与教育学术
二、“国难”与《独立评论》的创刊
三、如何使学术教育成为建国的力量
四、学科规划之例证:心理学及其他
五、知识阶层的动向
六、小结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