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性格解码:解锁你的职业天赋(第6版)
》
售價:NT$
449.0

《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售價:NT$
305.0

《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售價:NT$
316.0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NT$
301.0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NT$
490.0

《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售價:NT$
709.0

《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售價:NT$
403.0

《
漫步上海老房子(修订版)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本集包括《心与禅》《禅里禅外悟人生》《花雨满天悟禅机》,都是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
|
關於作者: |
李叔同,籍浙江省平湖县,一八八○年阴历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天津一官宦富商之家,一九四二年圆寂于福建泉州。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学名文涛,字叔同。
一九一八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号弘一,法名演音,世称弘一大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一“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李叔同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从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一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历尽荣、辱、悲、欢,遍阅人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脱离苦海。
佛日:“众生皆苦”,李叔同以其大智慧、大慈悲、大觉悟重入“苦海”,度世度人度己。
|
目錄:
|
代序一 怀李叔同先生
代序二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卷一 前尘梦影
艺术谈一
艺术谈二
艺术谈三
美术界杂俎一
释美术
西洋画特别教授法
辛丑北征泪墨
致知在格物论
非静无以成学论
论废八股兴学论
中国学堂课本之编撰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
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
诛卖国贼
闻济南兵变慨言
赵尔巽如何
呜呼!词章!
论语言之齐
唱歌法大意
桫翁墓志》译文
《城南草堂笔记》跋
《国学唱歌集》序
《李苹香》序
《白阳》诞生词
《太平洋报》出版祝词
春柳社开丁未演艺大会之趣意
春柳社文艺研究会简章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
乐石社
乐石社社友小传
广告丛谈
《太平洋报》破天荒最新式之广告
广告部消息七则
文美会消息六则
城东女学消息六则
日本文艺消息五则
荐函·金石家沈筱庄
书刊介绍二则
汉长寿钩钩铭题记
难得
文坛公鉴
征求沈叔逵氏肖像
征求滑稽讽刺画稿
征求小学校中学校女学校学生诸君毛笔画
征求学生毛笔画新规则
醵纨阁李漱筒润格
李漱筒重订书例
李叔同书例
李叔同和上海格致书院征答题
朽道人传
卷二 明月禅心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持犯篇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戒体章名相别考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南山道宣律祖年谱与灵芝律师年谱
卷三 烟霞词客
诗词
歌词
卷四 情寄云天
致毛子坚
致刘质平
致夏丐尊
致弘伞法师
致高文显
致性常法师
致王心湛
致性愿法师
致李芳远
致李圣章
致李绍莲
致缪涤源
致姚石子
致陈伯衡
致蔡丐因
致邓寒香
致堵申甫
致崔海翔
致黄庆澜
致瑞今法师
致林赞华
致李圆净
致芝峰法师
致赵伯庼
致大醒法师
致聂云台
致刘光华
致陈海量
致郁智朗
致念西律师
致广义法90
致仁开法师
致果清法师
致妙莲法师
致王正邦
致马冬涵
致黄幼希
致杨胜南
致郑健魂
致林奉若
致陈无我
致如影法师
致竺摩法师
致蒋维乔
致北平佛学研究社
致上海佛学书局
|
內容試閱:
|
总论
天地万物,皆具自然之美。凡吾人目所见者,可以自由模写。其模写之美恶,实与其技术之巧拙相关系。非自然物有美恶之别也。
故作画者首重视力,辨别宜精细。
对于自然物,宜忠实,不可杜撰。学画之人往往有中途辍业者,皆由于薄视自然。故取法自然,为学画者第一义。
趣味人各不同。名手画家有专写下等社会之形状,及污秽之物者,然其趣味自高雅。盖绘画之趣味虽关于天然物,亦关于作画者之素养。记忆力亦重要。太阳之光线随时变化,吾人所见之自然物亦因之变化。无记忆力,必不能画瞬间之美。
初学描画,当知准备,今述之如下:
第一位置位置分两种:(一)天然之位置,如河海山林等。(二)人工之位置,如静物画之类,皆由人手定其位置者是。然人工之位置,须成自然之形。倘位置无法,画笔虽巧,亦不能成为佳作。(详细见后构图说)。
第二形凡物以形为基础。绘画尤重形。故不能作正确之形者,必不能作画。画形须由大处着眼。
形成然后求面。初学作画,尤须着意画面。如明暗、平立等是。
第三调子凡表明物之圆扁、远近、软硬等色彩浓淡之度,谓之调子。
调子之原则,凡最明处所接之阴面必最暗,凡最暗处所接之阳面必最明。又,近处明暗共强,远处明暗共弱。
学画调子,必须由大处着眼。
调子分强调子、弱调子;明调子、暗调子。初学作画,宜强宜明。
又,表明远近调子之原则,即近景最明,中景暗,远景较近景暗,较中景明。又如近处最暗,中景明,远景较中景稍暗。
第四色色与调子不可离,当与调子同时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