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
何谓好生活?——伦理学的回答(明德经典人文课)
》
售價:NT$
403.0

《
易学史(全三卷)
》
售價:NT$
908.0

《
黄帝内经精讲
》
售價:NT$
551.0

《
沉浸式元宇宙商业应用指南
》
售價:NT$
704.0

《
革命之风:殖民地大撤退与非洲的独立之路(1945—1975)
》
售價:NT$
352.0

《
温病类证论治
》
售價:NT$
1163.0

《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1.陈舜臣畅销不衰的茶文化随笔,新版上市!
2.本书多次加印,此书获得日本第四十届读卖文学奖。在日本畅销且常销,再版十六次。
3.陈舜臣在日本,有历史写作泰斗之称,他获奖无数,作品无数,畅销日本半个世纪,作品总发行量超过千万。
|
內容簡介: |
《茶事遍路》是一本有关茶史茶话的历史随笔。茶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数千年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日华人、作品风靡东瀛的历史作家陈舜臣先生饱览了各种史料和诗歌文献,亲身游历考察了许多茶产地,以细腻且饱含真挚的情感、生动而又富于哲思的笔触,将茶源、茶品、茶人、茶地等娓娓道来。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许多茶诗佳作,再加上作者平易浅显的解读和考证,历史随笔《茶事遍路》有如一股涓涓细流,供读者细细品味,就像慢慢品饮一壶清醇沁心的茶一样。此书获得日本第四十届读卖文学奖,爱好茶文化的朋友不可错过。
何为儒教?儒教自圣天子尧舜周王的神话时代被传承至今,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年的时间,贯穿中国历史。《儒教三千年》介绍了三千年间儒教之诞生、发展和变化历程。随着儒教的体制化和国教化,其地位不断上升,最终与中国等身大。随着儒教思想的不断传播,从而对周边邻国韩国、日本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现代儒教精神的影响下,东南亚诸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盛极一时。儒究竟属于“宗教”,还是“道德伦理”?——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儒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该书将带领我们去探寻儒教之精神。
|
關於作者: |
陈舜臣1924—
他是生于日本的华裔作家
他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大师人物
他一生充满传奇,获奖无数
他是一位实力派历史小说家
他深受柏杨、司马辽太郎的推崇
他的作品风行日本四十年
他著述等身百余种
作品风靡销量多达两千万
历史小说、推理小说、随笔游记
无一不举重若轻娓娓写来
身居海外远观国史
历史命运带来的漂泊感
造就了陈舜臣作品中寻找身世的主题
陈舜臣已成为日本的重要文化现象
【所获主要奖项】
江户川乱步奖:日本推理小说界“登龙门”的奖项
直木文学奖:日本文学最权威的奖项
吉川英治文学奖:日本大众文学领域的重要奖项
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推理小说最高奖项
读卖文学奖:日本文坛门类最齐全的奖项
大佛次郎奖:日本优秀散文作品奖项
日本艺术院奖:日本文化艺术界最高奖项
|
內容試閱:
|
南方嘉木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陆羽所著《茶经》,以此句开篇。陆羽凭此书而被奉为茶神。比如,茶店大多在招牌上绘有陆羽的画像。
陆羽生年不详,而据《新唐书》,他殁于唐贞元末。贞元年号使用至贞元二十一年八月,若陆羽殁于是年,则相当于公元805年。上一年入唐的最澄在这一年归国,而空海则于此年在长安从青龙寺的惠果那里接受了传法阿阇梨位的灌顶。这一年相当于日本恒武天皇延历二十四年。
茶渐渐成为文化,而陆羽则可以说对之进行了总结,并建立了体系。由于陆羽对于茶文化的贡献至为重大,所以人们可能会认为茶文化也是始于陆羽。更有甚者,还有人可能会误以为喝茶是陆羽首创。总是在茶店广告牌上看到陆羽画像,产生这样的感觉也并不奇怪。
不用说,茶在陆羽之前便已开始饮用。饮茶的习俗非常古老,甚至无法估测其出现的时间。只是“茶”字很可能是陆羽的时代才开始使用的。此前使用的字是“荼”、“茗”、“荈”、“槚”等文字。
麻烦的是,若据《说文解字》,“荼”的本意是“苦菜”的意思。很可能作为饮食用的植物,茶远较苦菜出现得晚,大概便临时借用了“荼”作为名字。也就是说,“荼”是文字上的借用。因此,不能因为《诗经》中出现有“荼”字,便可断言在孔子以前就有人开始喝茶。《诗经》中的用例是“荼毒”,意指难以忍受的残酷,决非是指茶。
如果口干了,饮水即可,而饮茶除解渴以外,还有别的目的。与饮水不同,饮茶要花很大的工夫。从中可以窥见文化的萌芽。待陆羽将之体系化以后,茶遂脱离了文化的萌芽期,渐渐迎来了成熟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茶终于从“荼”中金蝉脱壳而自立门户了。若据清初顾炎武(1613年~1682年)的研究,在陆羽之前二百多年的梁代(502年~557年),便已出现“茶”字。
手抄时代的文献散佚甚多,故确定新字形出现的年代是非常困难的。即便茶字在梁代已经产生,但因在茶的普及之前,所以可能使用并不广泛。
饮茶的习惯最早应该是在其原产地附近的四川地区普及,逐渐沿长江(扬子江)扩展到适宜茶树栽培的江南地区。梁是南北朝分裂时期南方六朝中的第五个王朝。六朝均以今南京为都。南朝人饮茶是很普通的事,但北方并不如此。南朝的梁朝时创造出“茶”字,但在大部分人没有见过茶的北方,它应当并不通用。
茶虽然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文字在局部使用,但毫无疑问,当饮茶的习惯在全境普及以后,“茶”字就成为全国通用的文字了。这要等到南北统一,南方嘉木之叶可为北方人普遍地赏味的时代。政局稳定,民生殷实,是“茶”字获得市民权的条件。这些条件的完备,或许是在陆羽的时代。
南朝梁之前的齐是南朝的第四代王朝,这是个短命王朝(479年~502年),仅仅维持了二十三年。半个世纪以前北朝也出现了名为“齐”的王朝,历史学家分称二者为南齐、北齐。
担任南齐秘书丞重职、详熟经史的王肃,因故亡命北魏。北魏虽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迁都洛阳,但在南方成长的王肃,一开始并不习惯北方的生活。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的政权,当时的孝文帝正致力于推进汉化政策,禁止使用本民族的原有语言,即所谓禁胡语。征服者将自己的语言强加于被征服者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在北魏,却恰恰相反。不仅是语言,胡服、胡姓也被禁止。拓跋这一固有的姓,被改成汉式的“元”姓。唐代白居易的密友、诗人元稹,以及金代首屈一指的大诗人元好问等人,都是改姓元的拓跋部的后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