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爱因斯坦学习法
》
售價:NT$
281.0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NT$
602.0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NT$
367.0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NT$
347.0

《
数字文化:公共空间、平台与算法
》
售價:NT$
505.0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98.0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347.0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反映中国心理治疗领域最前沿学术成果,为心理治疗实务和心理自助疗愈提供全新、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
內容簡介: |
佛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对话及其成果,将是甚至已经是20.21世纪心理学界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对生活在亚洲的心理学家来说,这一对话的意义将有机会使我们重新认识自身文化的传统、建立新的传统文化认同。
|
關於作者: |
徐钧
人文心理学家、全球聚焦心理疗法学会TFI训练协调员,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督导及临床心理专业客座讲师,南嘉心理咨询师部落www.nan
ila.org创办人,研究镁域:现代入文主义心理治疗、佛学与心理治疗跨文化对话.
|
目錄:
|
第一编 佛学与心理学的定位
第一章 佛学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
第二编 历史概要
第二章 佛学心理学的古代历史概要
第三章 佛学与心理学的对话的历史概要
第三编 人类的关系
第四章 藏传佛教历史上四个梦的精神分析解读
第五章 亚洲佛学文化背景下的阿奢世王情结
第六章 死本能与无常:精神分析的超越性
第七章 精神分析中的真实关系:有和空
第八章 佛学因缘哲学与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
第九章 聚焦与因缘哲学
第十章 空,体验存在的基础
第四编 正念:来自佛学与心理学的讨论
第十一章 关于正念
第十二章 正念在心理治疗中的发展
第十三章 穿越和当下:临床对话过程中正念的运用
第十四章 慈心在正念中的运用
第十五章 文献注释:呼吸的正念
第十六章 文献注释:慈心的正念
第五编 案例
第十七章 佛学历史中心理咨询的案例
第十八章 三篇应对恐惧的文献
第十九章 丹增旺嘉的黑关经验
|
內容試閱:
|
第一编 佛学与心理学的定位
第一章 佛学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
在2002年之前,我还是十分困惑佛学与心理学是否有一种真正对话的可能,而并非是一些虽然在一起说话,但是各说各话的尴尬局面。虽然我觉得这两者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内容,他们可能存在对话和进一步交流的可能。直到2003年,我开始考虑直接无法对话的那些局面,许多是由于没有厘清彼此的关系定位引起的。于是我试图找寻一个可以联系两者的共同基点——佛学术语中即“共许量”。不久我在研读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文献时,发现自恋的概念与佛学我执的概念如此接近,于是以自恋这一概念为对话的联结基点,横向比较和划分了佛学修行者特别是那些如佛陀一样、正常人、神经症、自恋性障碍、精神病性的不同人格维度,讨论了佛学与心理学目标的不同。这些思考最后成就了本篇文章,2004年在苏州举行的2004年第五届全球华人心理学大会上,我做了相关的演讲。在文化心理学分会会场,听众出乎意料的多,也出乎意料的对此有各种兴趣,这让我对佛学与心理学对话的未来也有了更好的展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