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NT$
347.0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NT$
254.0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NT$
301.0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
售價:NT$
398.0

《
钱生钱:低利率下的银行理财与基金投资手册
》
售價:NT$
352.0

《
西方服饰史:从公元前3500年到21世纪(第7版,一部西方服饰百科图典。5500年时尚变迁史,装帧典雅,收藏珍品)
》
售價:NT$
2030.0

《
仕途之外:先秦至西汉不仕之士研究
》
售價:NT$
305.0

《
经纬度系列丛书·帝国陨落:君士坦丁堡的40次围城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蒋勋先生以温情悲悯的人世情怀和通今达古的文学视野,用林怀民云门舞集的《九歌》透视屈原《楚辞》中的《九歌》之美,通过独到而用心的视角和述说,在神话九歌、造型九歌和舞动九歌中,分别从神话、图像与舞蹈立体而质感地呈现《九歌》素朴而旺盛的生命力,全面解读了中国文学原典《九歌》之美,带领我们回到2000年前,感受穿越历史时空的流浪感和孤独感。
这是一本找回中国、也找回中国人的书,重读《九歌》,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在肉身中找到流浪的归属和永恒!
|
關於作者: |
蒋勋,1947年生,福建长乐人,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著有艺术论述《美的沉思》《徐悲鸿》《齐白石》《破解米开朗基罗》《天地有大美》《美的觉醒》等,散文《孤独六讲》《少年台湾》《岛屿独白》《欢喜赞叹》《大度山》等,诗作《少年中国》《母亲》《多情应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画的江山》《来日方长》等,小说《新传说》《情不自禁》《写给Ly’sM》《因为孤独的缘故》《秘密假期》等。
|
目錄:
|
专序 憧憬与悸动 林怀民
新版序 诸神复活
序篇 诸神的国度
之一·神话九歌·
我们离神话有多远?
云门,开启神话之门
九歌,南方水泽中的美丽歌声
楚文化的野性力量
诸神的赞颂与救赎
诸神的性别
诸神的多重性格
九歌美学:期待→激情→缠绵→幻灭
被误解得最深的一篇神话
之二·造型九歌
陈洪绶与九歌诸神
萧云从与九歌诸神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与湘夫人
大司命与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屈子行吟
之三·舞动九歌·
林怀民的“九歌”
东君——女巫与天神的迷狂交媾
一个旅人
司命——生与死的唸诵
湘君与湘夫人——无尽等待的爱情
云中君——流浪的少年之神
山鬼——山林的孤独精灵
国殇——壮士?或迷途的魂魄?
礼魂——诸神、鬼魅、魂魄的共同飨宴
朗读九歌
附录·云门舞集简介
|
內容試閱:
|
专序·憧憬与悸动
每隔一阵子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常以传统文化作为当代舞蹈创作的题材。
这样的问题使我诧异。
在文化自信充沛的国家,传统是当代的一部分。在英美,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在每个时代不断地被重新诠释,这是一种自然。没有人会觉得是一个问题。
传统文化,不管是民间故事、文学经典或书法美学,都是我的眷恋。
童年时代,白娘子透过漫画、“七百字故事“、各种戏曲和电影,成为一位可亲的女子。
同样的,我觉得宝玉、黛玉、宝钗、熙凤都是我的朋友,我也在某些朋友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而在江边散发苦吟的屈原,对我而言始终是个谜样的人物。我的好奇最后逼着我要去把云中君、湘夫人这些《九歌》中的人物搬上舞台。
传统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像空气和水。某种感动沉淀下来,就会呼唤着成为一个作品。
我的西方朋友有时也问我,为什么我对他们的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可以跟他们交谈讨论,而他们对东方,或中国文化却所知甚少。
百年来政治经济“西风压东风“的局势,造成我们向往西方,漠视自己文化的情形。我对那外国朋友说,向西方学习也许是一种“不得不“。
有一天我说,京剧的《伐子都》很像莎士比亚的《马克白》。跟我一起去看戏的友人笑着纠正我:应该说《马克白》很像《伐子都》吧!
我很惭愧。我的确是先读了《马克白》,再遇到《伐子都》。
作为一个华人,中华文化不一定就在自己身上。传统文化需要深入学习,像我们认真去学英文。
人人努力学英文,我们不知不觉舍近求远,放弃了血缘的文化。这是惨烈的损失。
在好莱坞电影主掌全球通俗文化,网络无远弗届的时代,西方商业文化往往成为许多人全部的“精神食粮“。于是,许多孩子是从迪斯尼卡通认识花木兰。
全球化不应该是自我放弃。传统含括了民族的敏感和智慧。前人对生命的想象,如何丰富我们的想象,进而用当代的眼光重新诠释古老的素材,丰富今天的文化,才是正确的课题吧!
怀着这样的思考,我不知不觉编了一些“古话新说“的舞蹈,让新世代的观众从云门的舞台认识了白娘子、贾宝玉和云中君。
从书法美学发展出来的舞作“行草”首演后,我收到不少观众信函,说看了舞以后,他们重新体认书法之美,而重拾毛笔。这是对我一生最具鼓励性的舞评。
谢谢蒋勋先生和远流出版公司,用深入浅出、活泼生动的方法追索我舞作的根源,让更多的读者像当年读“七百字故事“的我,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生命因此壮阔,使我常对着繁星的夜空憧憬,悸动。
……
九歌,南方水泽中的美丽歌声
“云门·九歌”开演的舞台,台前盛满一盆一盆的莲花。
莲花静静摇曳,仿佛听得到水声。
蔓延着莲花的河流,蔓延着莲花的湖泊,蔓延着莲花的池沼。
都是水,《九歌》是草泽水流中的美丽歌声。
是流荡在阳光亮丽温暖国度的南方的河流,是地理上屈原的故乡,是两千多年前先秦争霸时代的楚国,是流荡着长江、沅水、湘江的肥沃流域,是充满了巫的神秘、充满着歌声与爱情的热烈的国度。
楚”是古字里的“ ”,是林木中建立的国度。
《楚辞》是这长满丰茂植物的草泽间的歌声。
但是,两千年来,《楚辞》逐渐流荡成地理与历史之外另一条文化的或心理的流域。
《楚辞》不同于北方文学的《诗经》,《诗经》里更多艰困现实中人的稳定与务实的想法,是在广大干旱土地上的农民耕作的秩序与节奏。
作为歌声,《诗经》更工整、更规矩,没有太多装饰的华丽,没有繁复辞藻的堆砌夸张,没有惊叹号的连串震荡,没有魂牵梦萦的曲调的回环与缠绕,没有一唱三叹的情感的跌宕。
《诗经》是广义北方文学的古典,在“2+2=4”的基本格式里,进行着现世生活理性的叙事。
如果《诗经》是在北方土地上建立的歌声,《楚辞》显然是流荡在南方水流中的另一种“咏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无论从节奏上来听,或视觉上来看,《诗经》都传达了一种稳定工整。
2+2=4是《诗经》的数学古典,均衡、稳定、对称、四平八稳,如同民间至今流传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双音节重复的四个字一直成为中国语言的结构基础,也大量积累成四个字的成语,储存在整个文化的记忆库中。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汉文化中四个字的双音节结构,形成整个文化主流稳如磐石的基础。
没有强烈的激动,没有爱恨的极端,平稳安定,仿佛四时的农业秩序,“秋收冬藏”。
《楚辞》显然是要背叛这稳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