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思考,快与慢
》
售價:NT$
500.0

《
集成式机器学习算法理论与应用
》
售價:NT$
505.0

《
宋以前医籍考
》
售價:NT$
1430.0

《
华夏文库儒学书系:明代遗民: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
售價:NT$
118.0

《
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
》
售價:NT$
585.0

《
葡萄酒与战争:法国人与纳粹的斗争(格致·格尔尼卡)
》
售價:NT$
341.0

《
202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4部)
》
售價:NT$
18665.0

《
清华简《系年》综合研究(全二册)
》
售價:NT$
2574.0
|
內容簡介: |
《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为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与南开大学历史掌院于2012年7月联合主办的第二期“中国近代史论坛”的成果结集。此期论坛以“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为主题.既体现出对第一期论坛议题(“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的延续与拓展,也凝聚着史学界对当代“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现实关怀。
《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对近代中国乡村危机的表现、成因、破解之道及近代中国乡村的重建之路进行了深入研讨,重视乡村社会演变的内在脉络,打通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以及革命史的区隔,全面考量中国近代历史的连续和断裂,以期对中国乡村的长期演变获得更丰富、更切实的了解和认识。本论文集按专题就乡村危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乡村革命、土地改革、乡村经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推进了学术研究的进展。
|
目錄:
|
乡村危机
试论城乡背离化进程中的乡村危机——关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问题的辨析
民国时期乡村危机与应对方略:路径探索与现实关怀
题同释异:中国近代农民何以贫困的论争
平常的日子与非常的控制——一次晚清乡村危机及其社会结构的再思考
20世纪30年代广西农业危机和摆脱危机的政策思路及
政策措施
乡村治理
革命、运动与乡村——土改前后的华北乡村权力变迁
革命与互助:沂蒙抗日根据地的生产动员与劳动互助(1940-1945)
社会秩序与政府职责——1934一1937年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探讨
施压与抵制——从“窃线”案件看1940年代后期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的关系
侯家营:一个华北村庄权力结构的瓦解与秩序重建(1920-1950)——兼与杜赞奇教授的华北宗族论商榷
乡村建设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中的文化冲突
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民国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意义
就卢作孚乡村建设成效论其社会改革思想——从卢作孚的“微生物论”说起
背景·路径·目标·结局——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浅述
有实无名的江南乡村建设事业
乡村革命
革命的底层动员: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动员参与机制
“一日”与未来——从“冀中一日”征文看民众对中共根据地政权的支持
革命来了——韩丁笔下的红色张庄
成败之道何处寻——读黄道炫《中央苏区的革命》
土地改革
“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
试析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经济绩效——以山东解放区莒南县为个案
城市郊区土地改革中的界线划分与社会隔离——北京市海淀区巴沟村及其周边村庄研究
江津县减租退押运动研究
乡村经济
抗战时期神府县的“租佃关系资本主义化”问题——兼述革命过程中“富裕中农”的角色与地位
误读富农:中共在近代土地革命中打击富农的主要因素
抗战前十年间的河北省村镇商业
20世纪上半期江南农业生产效益评估
编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