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通胀的教训
》
售價:NT$
352.0

《
婚礼的前一天 穗积漫画作品集
》
售價:NT$
218.0

《
狂野的希望:在灰暗的日子里找到光亮
》
售價:NT$
305.0

《
如何从敌人身上获益(普鲁塔克《道德论丛》精华选编)
》
售價:NT$
296.0

《
峰值体验2
》
售價:NT$
347.0

《
经纬度丛书·财与兵:中国近代化与晚清政治博弈
》
售價:NT$
347.0

《
AI生图变现100例
》
售價:NT$
305.0

《
汗青堂丛书149·君临天下:世界历史上的皇帝
》
售價:NT$
561.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西方音乐史,以“作曲家”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生成和变化作为中心论题,论述了西方作曲家社会身份的形成与承认。
西方作曲家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从中世纪“匿名型”作曲家,到文艺复兴一巴洛克时期“依附型”作曲家,再到19世纪前后“自由型”作曲家的漫长的社会过程。
在西方文化的演进中,作曲家的身份逐渐生成,至贝多芬时代,我们见证了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并能依靠自己的艺术劳动和成就得到社会承认和普遍尊重的作曲家身份的完全确立的过程。
从这条大致清晰的历史轨迹,从J.S.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的生动经历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曲家的自我意识从萌芽、生长至成熟的曲折历程,也可以看到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从“功能性”走向“自律性”的过程。
|
關於作者: |
夏滟洲
1972年出生于湖北省监利县。文学博士,教授。现任职于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就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史学和音乐社会学。
自1992年起,先后发表音乐学论文和各类音乐评论文章60余篇,逾80万字。代表作如《“啸”释》《“战友派”研究》《“改造国民性”:黎锦晖的音乐理想与创作实践》《音乐社会学学科规训及操作机制新论》《唐代良贱乐人社会身份的历史考察》等。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教材3部,其中2007年出版的《中国音乐史》为教育部规划教材。所编教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于2005年获得陕西省艺术科学研究专著类二等奖。
|
目錄:
|
导 言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基本理论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 作曲的开端:中古社会体制中人们的音乐实践
第一节从无到有——早期音乐家身份的认定
一 音乐作为自由艺术
二教会仪式中的音乐
三 日常生活中的世俗音乐
第二节角色意识——音乐作曲行为的确立
一 中世纪音乐实践中的记谱
二早期音乐家心目中的“作曲”
第三节 中世纪社会等级观念中的音乐家
第二章赞助的盛行:欧洲近代社会中音乐实践的变化
第一节从教会走向宫廷——作曲家的创作境遇
一 教会音乐家歌唱家一作曲家
二 宫廷赞助与音乐创作
三 近代时期作曲家身份获致的条件
第二节变“神性”为“人性”——音乐的社会学思考
一 印刷出版与作曲家的关系
二 以歌剧体裁的消长看商业因素对作曲家职业的影响
三 中产阶级音乐文化的兴起
第三章 承认的作曲家:早期现代世界中音乐作品中中介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