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

書城自編碼: 212719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人文/社会学家
作者: 柯华 口述,郭彤彤 执笔
國際書號(ISBN): 9787503956652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16/180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冠病毒感染临床实践指导 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及康复
《 新冠病毒感染临床实践指导 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及康复 》

售價:NT$ 230.0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标准物质分析图谱
《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标准物质分析图谱 》

售價:NT$ 1474.0
遇见清朝
《 遇见清朝 》

售價:NT$ 653.0
中药监管科学
《 中药监管科学 》

售價:NT$ 2030.0
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洲际公铁联运物流运行体系
《 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洲际公铁联运物流运行体系 》

售價:NT$ 347.0
佛教与晚唐诗(修订本)
《 佛教与晚唐诗(修订本) 》

售價:NT$ 255.0
食品中真菌毒素与健康影响
《 食品中真菌毒素与健康影响 》

售價:NT$ 704.0
廷臣论(汉译22辑)
《 廷臣论(汉译22辑) 》

售價:NT$ 33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49
《“四人帮”上海余党覆灭记》
+

NT$ 358
《快门下的红色瞬间》
+

NT$ 326
《外交官历史亲历记》
編輯推薦:
“虽说我不是大时代的大人物,但我毕竟见证过一个伟大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所经历的时代正渐行渐远.可是我明白关于我所处的时代的记忆只会愈来愈清晰,而我的叙述也就是对一个伟大时代记忆的一次私人化标注。”这是柯华在《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一文中最后结语所说的话。
本书由郭彤彤执笔完成。
內容簡介: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记述了柯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奔赴延安学习、工作,担任外交部首任礼宾司及亚非司、非洲司、亚洲司司长,驻外大使,“文革”的经历,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工作41年。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由柯华口述,由郭彤彤执笔完成。
目錄
故乡
1915年一1935年
救亡·北平
1935年~1937年
西北
1937年一1954年
外交部首任礼宾司司长
1954年一1956年
正在觉醒的大陆:非洲
1956年一1964年
“文化大革命”
1966年一1976年
在英国及后来
1978年——
结语
2012年早春
柯华简历
后记
內容試閱
1915年12月,我出生在广东省普宁县里湖镇。

里湖镇在广东潮汕地区算是有点历史.明代时,这里商业比较发达,一直延续到清中期。

里湖商业发达,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颇具地理区位优势,它毗邻榕江,东面和梅塘镇接壤,西面与揭西县坪上、钱坑相连.南临梅林镇,北面是榕江南河,同揭西县金和镇隔河相望。镇内有榕江、火烧溪、西门溪、引榕渠四条水穿流环绕。

明代时,在石牌溪、火烧溪之间修建了一座龙门桥,取“鲤鱼跃龙门”之意,叫“鲤湖镇”,后来简写成了“里湖镇”。

明、清两代,里湖镇的商业情况比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其中有一个大背景不容忽视,就是里湖的商业始终是在农耕社会的框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而一但农耕文明的社会框架遭遇到工业文明的冲击,它就垮了下来。具体地说,就是穷人多了,农耕社会中的商业形态萎缩,大部分人家退守到单纯的农业生产。

我很小的时候,体会最深或者说记忆最深的就是家里穷——大杂院里有一间房子是我们家的,住着父亲、母亲、大姐、大哥、弟弟六七口人。
房间里除了床之外,就是一个织布机。我估计这个织布机算是我们家唯一在当时与商业发生关系的纽带了。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想,妈妈织布除了供家里人穿衣之外,还会将多余的布拿出去卖。

20世纪初,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文明已经进入鼎盛时期,我妈妈织的土布和洋布根本就没法比,无论从生产效率,还是质量,都比不上洋布。

当然,我妈妈不懂这个,她依旧每天晚上织布,点不起煤油灯,我也从来没有在家里见过蜡烛,就点一支香。一支香的亮度怎么能够照明呢?但确实如此,妈妈每天都点一支香织布。

妈妈织布,爸爸从事农耕,父母皆为勤勉辛劳之人,但却始终无法改变家里的经济条件。平常日子,舍不得吃肉,就买二两猪油挂到门口。
我小,嘴馋,搬个小板凳,站在上面,仰着脖子舔那个挂着的猪油。弟弟也嘴馋,我干脆给弟弟抠下一块喂到他嘴里。弟弟吃下去,没过多大一会儿,肠胃受不了,吐得一塌糊涂。
我们家这种穷在里湖不是个别现象,大家都穷。
穷怎么办?大家都知道山东、河北这些地方的老百姓穷.很多人闯关东,到东北去谋生。
我们那儿的人去哪里呢?去南洋,漂洋过海到南洋讨口饭吃。

久而久之,漂洋过海到南洋找饭吃的人多了,普宁就成了侨乡,大概有一多半的人家会下南洋。就拿普宁的里湖镇来说吧,一共10万人多一点点,就有4万的侨胞,比例很大了。
当时家里穷得没法子,我父亲也下南洋,去现在的马来西亚。

父亲到马来西亚大概是1917年前后,1917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父亲到马来西亚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密切得很——马来西亚最负盛名的橡胶是热兵器时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战备物资,火得很。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9年世界经济萧条期,这
10多年中,南洋出现了一批通过做橡胶生意发了大财的华人,像华侨巨子卢文仪,他的橡胶园里仅雇佣的工人就有几千人之多。

我父亲刚到马来西亚,通过家乡的亲族关系,给一个号称“马来西亚第二大富翁”的人工作,不过不是在橡胶园里,而是在他开的一家杀猪铺子里当伙计,做些杂事,后来管账,每个月挣17
块钱,寄回家来10 块钱。有了父亲寄回来的10块钱,家里的生活这下子好转了。

后来,父亲成为了杀猪铺子的经理。父亲做事有个特点:勤勉。他把杀猪铺子经营得相当好,大富翁送给他一片橡胶园,父亲挣了钱就往家里寄。

咱们中国人有个习惯,有了钱就要盖房子。父亲经营橡胶园挣了钱,我们家也盖了大房子,从大杂院里搬出来。家乡人把这种大房子叫“四点金”,能盖得起“四点金”可是了不起。
P3-5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