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959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551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913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407
 
  《 
			四海车书总会同  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653
 
  《 
			接触 2025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347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301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704
 
 
 | 
         
          | 內容簡介: |   
          | 《尚书历史思想研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古籍和史著;同时,中国向来又以“历史的国度”著称于世,历史思想含蕴丰富而影响巨大。《尚书历史思想研究》以“历史思想”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书中的华夏历史意识、历史天人观念、历史变动观念、历史功用思想、历史审美思想等诸多方面,评述了历史思想的影响和当代价值,第一次对历史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深化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识。 |  
         
          | 關於作者: |   
          | 王灿,男,1972年10月生,山东枣庄人,汉族。1994、2008和2011年先后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在站文学博士后。博士所学专业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学术文化”。自1990年入大学读书至今二十余年,一直对史学、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保持浓厚兴趣。自1998年以来,共发表杂文、论文等共50余篇,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和参与其他项目多项。 |  
         
          | 目錄: |   
          | 序 绪论
 一《尚书》文献源流简述
 二今本《尚书》文献界定
 三《尚书》历史思想研究现状
 第一章先秦史视阈下的《尚书》历史思想
 第一节《尚书》在先秦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一 《尚书》是先秦文化的文献源头
 二 《尚书》在先秦历史思想中的地位
 第二节《尚书》历史思想的先秦文化印记
 一 《尚书》的农业根基和周人文化印记
 二 《尚书》的宗法色彩和史官制度印记
 三 《尚书》祖先崇拜和“先王”思想印记
 第二章《尚书》编纂中的华夏历史意识
 第一节 “四代”观念与华夏历史意识
 一 “华夏历史意识”相关研究成果
 二 先秦古籍的“四代”“三代”意识
 三 华夏历史意识的成因和影响
 第二节《尚书》历史记录与“大一统”政治观
 一 《尚书》所载时代的政治状况
 二 《尚书》历史记录表现的“大一统”政治观
 三 《尚书》“大一统”政治观产生的基础
 第三节《尚书》“大一统”观念的展开
 一 《春秋》及《公羊传》的“大一统”观念
 二 《世本》《竹书纪年》的“大一统”观念
 三 《史记》及中国通史思想之萌芽
 第四节 《尚书》华夏历史意识与“华夷之辨”
 一 《尚书》“华夷”观念的独特内涵
 二 《尚书》“华夷”观念的成因
 三 《尚书》“华夷”观念的历史影响
 第五节 华夏历史意识、“一元”史观及现代民族意识
 一 与华夏历史意识相关的观点
 二 文化在民族意识形成中的作用
 三 中西民族意识的不同文化背景
 四 华夏历史意识的影响和价值
 第三章《尚书》“天人”历史观念
 第一节《尚书》论“天”及“人”
 一 《尚书》天人观念之体现
 二 《尚书》“天”之特性
 第二节《尚书》天人关系论
 一 《尚书》天人观念的演变
 二 《尚书》天人关系的特点
 三 《尚书》天人观念的成因
 第三节《尚书》历史本原思想
 一 《圣经》“历史神创”论
 二 《尚书》“历史非神创”思想
 三 《尚书》“历史非神创”思想的成因
 第四节《尚书》历史主体思想
 一 历史是“人”的历史
 二 历史是“所有人”的历史
 第五节《尚书》天人观念与春秋战国人文思潮
 一 《尚书》:先秦天人观念的文献源头
 二 《尚书》天人观念对春秋战国时期人文思潮的影响
 第四章《尚书》历史变动思想
 第一节《尚书》“稽古”观念与历史因革论
 一 《尚书》历史连续观念之体现
 二 《尚书》历史连续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尚书》“革命”论与循环史观
 一 “革命”论与《尚书》
 二 《尚书》“革命论”的内涵及成因
 三 《尚书》“革命论”的重大影响
 四 “革命”与“禅让”
 五 《尚书》循环史观的内涵及成因
 六 辩证看待《尚书》循环史观
 第三节 《尚书》历史变动思想的两重性视角
 一 《尚书》对新旧时代嬗变的态度
 二 《尚书》对往昔圣王时代的追慕
 三 《尚书》历史变动观念的两重性视角
 第四节 《尚书》《周易》历史变动思想比较
 一 《尚书》《周易》历史变动观念的相通性
 二 《尚书》《周易》历史变动观念的相异点
 三 《尚书》《周易》历史变动观念的影响
 第五节 《尚书》历史变动思想与先秦诸子历史变动观
 一 《尚书》与儒家诸子历史变动观之关系
 二 《尚书》与老庄历史变动观之关系
 三 其他诸子历史变动观念与《尚书》
 四 “通变”的影响与儒家的中庸
 第五章《尚书》历史功用思想
 第一节《尚书》“忧患”意识
 一 “忧患”意识源于《尚书》
 “忧患”意识是一种历史意识
 三 《尚书》“忧患”意识的体现
 第二节《尚书》“殷鉴”思想
 一 《尚书》“殷鉴”思想内涵及价值
 “殷鉴”思想的基石
 三 “殷鉴”的目的
 第三节《尚书》“先王”观念
 一 《尚书》“先王”观念与历史意识
 “先王”观念的成因和实质
 三 “先王”观念的影响
 第四节《尚书》与“资治”思想
 一 “资治”思想的发端与内涵
 二 “资治”思想产生的基础
 三 历史功用思想与“资治”思想的价值
 第六章《尚书》其他历史思想
 第一节《尚书》对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看法
 一 《尚书》中的“圣王”形象
 二 《尚书》中的“贤臣”形象
 三 《尚书》历史杰出人物的特质
 四 《尚书》对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看法
 第二节《尚书》家族历史思想
 一 《尚书》“福善祸淫”的家族历史思想
 二 《尚书》后嗣观念的特质
 三 后嗣观念与历史意识
 第三节《尚书》历史审美思想
 一 对人之品德的赞美
 二 对人之功业和力量的审美
 三 对历史之功用的审美
 第七章 《尚书》历史思想的影响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尚书》历史思想的影响
 一 对中国历史思想的影响
 二 对中国文化整体的影响
 第二节《尚书》历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应重新评价《尚书》的价值
 二 《尚书》历史思想的当代价值
 ……
 结语《尚书》历史思想的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一儒家后嗣观念对历史意识、宗教意识的影响
 附录二经史分途的“文化层级”和“身份选择”意识
 附录三 《尚书》的教育思想及其价值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