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NT$
403.0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NT$
857.0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NT$
704.0

《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售價:NT$
539.0

《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
售價:NT$
1034.0

《
阿非利加征服者:比拿破仑更伟大的西庇阿
》
售價:NT$
325.0

《
营救里斯本丸
》
售價:NT$
308.0

《
鸟瞰最美国保全书(刷边版)
》
售價:NT$
5489.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传播模式、传播中介、传播符号、传播心理与传播情境对土家跳丧进行仪式化传播解读,发现其包含着的深刻的文化与社会隐喻:通过仪式化传播,对民族文化进行召唤与传承,并达成文化上的认同与民族文化之根的维系,从而维护、推动土家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
在现代性及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影响下,在消费文化及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土家跳丧仪式化传播的情境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仪式化传播的社会机制、社会语境及传播的社会控制成为制约跳丧仪式化传播走向的关键性因素。这凸显了在当代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形态下,非物质文化如何传播、延续的现实性和重要性。
|
關於作者: |
壮族,1983年生,201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先后在《当代传播》《新闻界》《社会科学论坛》等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篇目辑览收录1篇。
|
目錄:
|
引言1
一、研究理由及意义1
二、研究现状2
三、田野调查的简单交代12
第一章传播模式:召唤聚集与社会秩序21
第一节跳丧的仪式内传播21
一、土家跳丧的活态表演21
二、跳丧仪式的传受关系26
三、跳丧仪式内的传播模式29
第二节跳丧的社会传播方式30
一、长阳民间跳丧的传播概况30
二、跳丧民间传播的方式34
三、跳丧在社会空间的传播模式36
第三节社会秩序的维护37
一、规范·秩序38
二、分工·合作40
三、情境·文化定势41
第二章传播中介:仪式叙事与文化变迁43
第一节仪式传播的内容特征43
一、阐释民族起源,赞扬祖先业绩44
二、对男女情感的传唱45
三、对虎的歌颂与膜拜46
第二节叙事过程与文化变迁47
一、伏羲氏叙事:民族记忆的唤醒47
二、廪君叙事:民族文化的建构48
三、向王叙事:文化的重构与解构61
第三章传播符号:经验共享与文化认同63
第一节跳丧传播符号的表现形式63
一、道具63
二、场所66
三、服装67
第二节跳丧传播符号的象征意义68
一、器乐符号及其象征68
二、时空符号及民族联结69
三、服饰符号与仪式意义70
第三节自我内化与文化认同71
一、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层互动71
二、自我精神与身体的内化72
三、个人支配与社会支配的统一73
第四章传播心理:民族自觉与心理认同77
第一节跳丧的心理特征77
一、高度的民族心理自觉77
二、集体无意识的心理超脱78
三、阈限期的心理狂欢79
第二节跳丧仪式化传播的心理机制80
一、原始社会巫术心理的遗存80
二、对神灵的敬畏与寄托81
三、对死亡的恐惧82
第三节仪式心理状态下的民族认同82
一、创伤性情境中的焦虑与释放83
二、民族快乐的强心剂85
三、民族心理的认同87
第五章传播情境:仪式嬗变与文化流变91
第一节跳丧仪式嬗变的表现形态91
一、商业化的跳丧91
二、娱乐化的跳丧96
第二节传播情境的变化101
一、传播符号的变化101
二、传播模式的改变106
三、文化的流变124
第三节跳丧仪式化传播嬗变的社会语境125
一、现代性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125
二、消费文化与强势文化的冲击131
结语137
附录1“长阳土家族跳丧仪式化传播研究”调查计划141
一、调查目的和内容141
二、调查设计142
三、调查整理144
附录2访谈提纲与资料收集清单145
一、访谈提纲1对村民145
二、访谈提纲2对仪式从事人员146
三、访谈提纲3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146
四、访谈提纲4与资料收集清单对文化与仪式组织
或机构147
五、访谈提纲5与资料收集清单
对长阳县与本仪式相关的其他组织、机构148
附录3部分有代表性的访谈记录151
参考文献163
一、学术专著163
二、期刊165
三、外文文献166
|
內容試閱:
|
土家跳丧是一种仪式化传播,它包含着深刻的文化与社会隐喻,这从跳丧的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符号、传播心理、传播情境中得到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