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代前沿社会理论十讲
》
售價:NT$
500.0

《
诸王的不列颠:从罗马帝国时代到联合王国的2000年
》
售價:NT$
959.0

《
论人类的教育
》
售價:NT$
500.0

《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
售價:NT$
454.0

《
哈佛大学科学通识课:探索宇宙、地球与生命
》
售價:NT$
509.0

《
还可以的金女士(小镇女孩误入时尚圈血泪史)
》
售價:NT$
245.0

《
王阳明全集(套装5册)
》
售價:NT$
1367.0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战争史上的著名战斗机
》
售價:NT$
388.0
|
編輯推薦: |
《天地与我默契朱熹理学的美学意蕴》编著者吴志翔。 本书试图探讨的就是朱熹理学思想的美学意蕴。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等,别称紫阳,卒谥为文,爵封为公,世称朱文公。徽州治所在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18岁举乡贡,19岁登第。青年时曾师事李侗,为二程四传弟子。曾任主簿、秘阁修撰等职,主要致力于学术研究。朱熹理学体大思精,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影响深远,甚至辐射至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他的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伊洛渊源录》《近思录》《周易本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诗集传》等。其遗文遗著及讲学问答分别被后人汇编成《朱文公文集》《朱子遗书》和《朱子语类》。
|
內容簡介: |
本文试图探讨的就是朱熹理学思想的美学意蕴。
|
關於作者: |
吴志翔,笔名塞林,哲学博士,国际美学协会(IAA)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发表美学论文十多篇、散文随笔数百篇,。出版著作:《诗酒年华》(2003)、《忧郁的享受》(2003)、《性感的美学》(2003)、《肆虐的狂欢——传媒美学谈》(2006)、《为教师声辩》(2008)、《20世纪的中国美学》(2009)、《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2011)、《树不必对风生气——给中学生的103封回信》(2013)等。现为浙江教育报副主编兼教师周刊主编。
|
目錄:
|
序
引言
第一章 天人论:至诚无间与审美空间
第一节 天:“粹然者”与“苍苍者”
(一)理:天的理想性
(二)气:天的生命力
第二节 诚:天人合一的根本依据
(一)“有一条脉络相贯”
(二)“诚者合内外之道”
第三节 思诚:“妙契一俯仰”之乐
(一)以“默”为特征的幽玄之境
(二)以“尽”为途径的思诚之道
(三)以“通”为表徵的经验融合
第二章 在世论:人生中的醒觉和忧乐
第一节 人生的觉解:“唤醒此心”
(一)“天何尝大,人何尝小”
(二)“诚而明,明而诚”
(三)“人心常炯炯在此”
第二节 “畏天”和“乐天”
(一)“至亲至切”的敬畏情感
(二)“不忧不惧”的乐天情怀
(三)浩浩大化中“自有一个安宅”
第三章 心性论:理欲圆通的中和之美
第一节 天理人欲并不对峙
(一)“心”的位置在哪里?
(二)“情”的空间有多大?
(三)“欲”的指向是什么?
第二节 理欲圆融如何可能
(一)私欲的澄汰
(二)情理的中和
第三节 从自然之道到自由之境
(一)自然主义人性的偏颇
(二)“克己”的内在体验之路
第四章 礼乐论:通往渣滓消融的和乐
第一节 超验与经验的统一
(一)“礼者天理之节文”
(二)“画出一个天理与人看”
第二节 天理与形式的契合
(一)礼乐形式的内在精神
(二)情理和欲望的精致化
第三节 渣滓消融的自由与和乐
(一)礼:从“守”到“化”
(二)乐:从“悦”到“乐”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