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352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857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301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500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403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296

《
北境之王:“白刃”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
售價:HK$
551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1760
|
| 內容簡介: |
|
透视学是芙术院校三大基础技法理论之一,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的基本技能。绘画透视学从理论上解释了物体在二维平面上呈现三维空间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使学生学会判断所画对象的形体,哪些线和面应该发生何种透视变化,怎样变化?从而在绘画欣赏、写生和创作的过程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透视法则,处理好景、物和人之间远近、前后、大小、高低等透视关系。
|
| 目錄:
|
第一课 绘画透视学概述
第二课 平行透视
第三课 成角透视
第四课 倾斜透视
第五课 曲线透视
第六课 阴影透视
第七课 反影透视
第八课 散点透视
第九课 透视与写生
第十课 透视与构图
|
| 內容試閱:
|
二、透视的三要素
在绘画透视中,只有具备以下三个要素,透视现象才能产生。这三要素即:物体、画面、眼睛。
1.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状的客观依据。
2.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
3.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三、透视的类型
1.空气透视(或称色彩透视)
空气、雾气通常会降低远处物体的可见度。越远的物体细节越模糊不清,明暗对比越弱,色彩浓艳度越低。以上三个特性的变化影响到物体深度变化的现象,称为空气透视。(图l-l-2)
2.消逝透视
物体由于距离增加而产生明暗对比和清晰度减弱的现象。或者,物体即使尺寸、大小和细部都恒定,仅仅色度弱化也会影响人们对空间的感受。以上被称为消逝透视。(图l-l-3)
3.线性透视
在一定的范国内向远处延伸的平行线,随着距离的推远越聚越拢,最终集于一点上,这种现象被称为线性透视,或线透视。(图l-l-4)
本书所研究的“透视”,实际上主要是“线性透视”。由于线是一切物体存在的基础,所以线性透视是表现物体纵深感最重要的手段。四、透视学发展简史
绘画是将三维空间的物体描绘在二维平面上的艺术,这个描绘的过程即包含了对透视的认识和运用。绘画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洞穴画(图l-l-5A、图l-l-5B)中发现,人类一开始绘画就已本能地、有意识地追求对空间远近关系的表现,这说明了透视法是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它的发生、发展到形成完整的透视学理论和画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是历代画家、建筑师和数学家对视觉空间和艺术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1.透视的草创期(文艺复兴之前)
文艺复兴前,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存在着局限性,绘画艺术在表现自然物象的空间关系时处于初级阶段,透视的运用也相应地处于革创期。但是,它却为曰后透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吉埃及:古埃及时期遗留下来的陶器和宫殿壁画上采用平面与重叠法表现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古埃及人对空间关系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表现能力。(图l-l-6A、图l-l-6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