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有兽焉.10
》
售價:NT$
305.0

《
人文传统一(“人文传统”系列丛书第七版,人文传统1:史前时期—中世纪,回溯人类文明的源头)
》
售價:NT$
653.0

《
西瓜船
》
售價:NT$
255.0

《
轻松阅读: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
售價:NT$
305.0

《
帝都绘“图解世界文化遗产”三部曲(长城、中轴线、大运河)
》
售價:NT$
1856.0

《
左岸译丛:袜子的哲学
》
售價:NT$
245.0

《
全球对话主义(第二版)
》
售價:NT$
500.0

《
思考,快与慢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赴美留学前的“必修课”,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去美国上高中,你真的准备好了么!
|
內容簡介: |
一个“精灵古怪”的女孩娓娓动人地讲述了她在美国三年高中生活的成长经历,并以生动有趣的细节真实反映了小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习及生活状态。每个故事后面都有教育心理专家颇具针对性的评点,既是对故事的延伸和提升,也很具指导价值。
|
關於作者: |
郑一玮, 出生于1994年11月14日。天蝎座。祖籍安徽。
性格开朗,自信、阳光,目前就读于洛杉矶一所私立高中。
典型的90后。热爱美食、钢琴、旅游、高尔夫以及唱歌,集小清新与成熟于一体的半有为少年。“精灵古怪”是身边朋友对她的评价。梦想之一是成为一名上镜记者。小时候在南非居住数年,于两年前赴往美国留学。留美期间曾担任过校园俱乐部主席、校园电视台主持人以及课外班钢琴老师等。
张丽珊
“丽珊心理疗法”创始人,国内著名心理专家,生涯导师。心航路中国大教育网创办人、总督导。天津市未成年人心理自助互助协会创办人。国内第一代EAP心理培训师、咨询师,担任十余家欧美企业心理顾问和管理顾问。自1993年至今,她始终坚守心理咨询第一线,在媒体开设的专栏主要有:《中国青年报》的“从孩子看家庭”,《今晚报》的“揭开原生家庭之谜”,《每日新报》的“九型人格与职场成败”、“中层危机”,《城市快报》的“丽珊热线”,《今晚经济周报》的“丽珊面对面”,北方网“丽珊生活心理大讲堂”视频专栏,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生活广播“丽珊热线”等。丽珊老师的咨询领域涉及青少年心理、职场心理、婚姻情感、家庭治疗等各个方面,涵盖人生各阶段,被业内人士评价为“百科全书”式的心理学家。
张丽珊老师已经出版专著16本:《向丽珊敞开心灵》、《成长是首流动的歌》、《朋辈交往有规则》、《与成人交往有技巧》、《花季恋情(上、下)》、《特别的关爱给特别的你》、《成功的教师生涯,您怎样走过》、《成功学生时代,你应这样度过》、《孩子快乐成长,您怎样呵护》、《与厌学孩子的心灵对话》、《学生时代赢在心态》、《高考成功赢在心态》、《你可以嫁得更好》、《你可以生得更踏实》、《给孩子不伤害的爱》等。
|
目錄:
|
推荐序 有着救世主情结的一玮
前言 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的成长足迹
第一章 留学前茅一定要知道的事情
第二章 美国高中里的那些
第三章 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了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第五章 遵守规则才能获得尊重
第六章 人际和谐太重要了
第七章 如何优雅的融入环境
第八章 父母在中国万万想不到的事情
|
內容試閱:
|
相信每个留学的同学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不论你是因为欣赏西方文化,还是因为家长逼迫,又或者是成绩不理想只有选择出国。我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对留学生活也抱着不同的目标和希望。
记得我是在初一的时候有了出国读书的想法。当时和学校去了英国的夏令营,感受到了国外轻松学习的氛围,我立志一定要去英国读书,摆脱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在初二的夏天,我又随着团体去了澳大利亚,在看到澳大利亚明媚阳光和人们的傭懒姿态后,我告诉妈妈自己改变了心意,我决定去墨尔本读书。但是在初三的假期,我来到了美国,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自由氛围,当还在美国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回国立马办手续,一定要来美国读书。
伴随着初三巨大的升学压力,同学们都忙碌子应付各类大考小考,我却在此时放松了意识。我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没事,我不用学了,马上就出国。于是在同学们熬夜读书的时
候,我守着电脑在看美剧;在同学们认真听讲记笔记的时候,我的意识已经飞到了大洋彼岸的黄金沙滩,别墅、海鸥……“XXX,你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啊……应该是……不对Y?”在同学们的注视下,我低着头坐下了,但是羞愧之情立马被“要出国”的想法取代。我开始幻想在美国的生活。一定没有这么多作业,一定不用考这么多试!于是我又开始了“放肆”的学习生活,结果可想而知,我以不理想的成绩考上了一个普通高中,那时已经到了申请美国高中的阶段,我把精力分为了两部分:填写各类出国表格和享受生活。懈怠的生活状态终于把我推到了转折点。
现在的我,已经来美国三年多了,就读于一所排名比较靠前的美国高中,在读高二。总是能够在晚上复习还有频繁考试的时候想起以前的自己,看到一天一次小考一周一次大考的课程表,我后悔了。我多么希望重新回到初三的时候,我想我一定好好背化学元素周期表,我想我一定好好记历史课的笔记,避免美国老师上中国历史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朝代。我想我一定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托福,准备SAT,做更多的社会义工服务……
现在当晚上在网上看到即将出国的同学挂手机聊QO的时候,我就会善意地提醒一下:同学,在上课吧?并且附上一张我的日程表图片。看到同学灰掉的。Q头像,再望望我课桌上明天要考的科目表,我笑了笑,继续为了我的未來奋斗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