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预见6G
》
售價:NT$
449.0

《
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
》
售價:NT$
449.0

《
地图中的战争史.陆战篇(一本书看透军事地图对500余年来近现代世界的塑造)
》
售價:NT$
857.0

《
历史学研究入门丛书——中国古地图研究入门
》
售價:NT$
398.0

《
我们的箱根驿传
》
售價:NT$
332.0

《
思想的手法:如何“做中国哲学”
》
售價:NT$
398.0

《
图说新质生产力2:智能制造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
日本公司法(第四版)
》
售價:NT$
913.0
|
編輯推薦: |
出现“恐怖主义”一词以来,对于“恐怖主义”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再探讨怎样政策应对恐怖主义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从理论视角来研究“恐怖主义”才是学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规范生成与恐怖主义--以塔利班化为个案》作者柳思思以”塔利班化”为个案,用建构主义规范研究的视角来分析恐怖主义,这是本书的研究主题。
|
內容簡介: |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尽管学者们对于规范问题的产生、内化,甚至退化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存在显著的“良好规范”的偏好(nice norms bias),以致于其他类型的规范研究,尤其是“非良好规范”的研究,长期处于缺失状态,这就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在此基础上,本书从如下几个层面展开: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本书的假设是“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民族身份受损”——“崇尚暴力规范”。第二部分是理论依据与理论逻辑,具体解释“实践”如何影响“规范生成”;第三部分是案例检验;第四部分就是本书的结论。本书认为,只有解决暴力滋生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关注弱势群体的情感需要,才能破解以暴制暴的困局。
|
關於作者: |
柳思思,湖南人,博士,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现供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系,对于国际关系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人才资助人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资助人选,学术兼职为《当代亚太》等核心期刊的匿名评审专家,特约约稿人,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在世界知识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时事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专著数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如《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外交评论》、《国际论坛》、《当代亚太》等,曾经主持并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
目錄:
|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问题及选题原因
二、前提假定与研究设计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梳理与概念界定
一、文献梳理
二、概念界定
第三章 实践与规范生成的理论依据
一、实践与身份
二、实践与语言意义
三、身份、语言意义与规范生成
第四章 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与恐怖主义规范生成的理论逻辑
一、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身份受损与民族恐怖主义
二、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教旨、教义的恐怖化链接与宗教恐怖主义
三、民族恐怖主义、宗教恐怖主义与恐怖主义规范的生成
第五章 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身份受损与“塔利班化”
一、英国入侵、身份受损与“塔利班化”的根源
二、苏联占领、身份受损与“塔利班化”的发端
三、美国占领、身份受损与“塔利班化”的生成
第六章 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吉哈德恐怖化链接与“塔利班化”
一、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与吉哈德的恐怖化链接
二、“吉哈德”的恐怖化链接与“塔利班化”的生成
结论
附录A:普什图人全盛时期控制的版图
附录B:今普什图部落聚居区域
附录C:普什图人的特征与社会风俗
附录D:西方大国对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利班化”的担忧
附录E:穆斯林眼中的西方人与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