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347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352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50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352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653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434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90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454
 
 
 | 
         
          | 編輯推薦: |   
          | 文笔细腻,善于思考,多角度观察,深刻剖析,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很强思想启迪意义。 |  
         
          | 內容簡介: |   
          | “你幸福吗?”“你的梦想是什么?”对于这些询问,读者一定记忆犹新。它们曾经引发热议和褒贬。然而,眼下的这个集子无意讨论上述问题,而是要叩问我们还有多少时间用来阅读和思考、多少空间赖以休息和做梦。难道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生活和世界吗?然而,我们何以至此?我们又当如何?何所为何所不为?人生意义安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简而言之,这个内容驳杂的文集是作者的一些人生轨迹和问学心得。它们或可印证一个事实:我们大都刚刚还是日出而作、日入而卧的工农,或者少不更事的学生,却忽然变成了“手机控”、“微博控”。同时,亘古不变的“物是人非”正在反转成为“人是物非”。新的诘问是:原始公社几万年、农业社会几千年、工业文明几百年,那么后工业时代又当几何年哉?我们何去何从? |  
         
          | 關於作者: |   
          | 陈众议,男,1957年10月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曾“上山下乡”,并留学欧美,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所长、研究员、博导,并兼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图书评论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主要著作有《拉美当代小说流派》《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博尔赫斯》《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塞万提斯学术史研究》等十余种,论文百余篇及随笔集《堂吉诃德的长矛》《亲爱的母语》和短、中、长篇小说若干。曾获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并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  
         
          | 目錄: |   
          | 控制时代的来临(代序) 人生杂忆
 1 游戏
 2 故事
 3 修茶壶补碗
 4 两只空酒瓶
 5 三个臭皮匠
 6 严与慈
 7 第一次
 8 孩子读书
 9 线与风筝
 10 生活的意义
 文苑杂谭
 1 莫言左书
 2 阎连科说故乡
 3 贾平凹的口音
 4 戏说余华
 5 格非的矛盾叙事
 6 奥兹速写
 7 加莱亚诺的目光
 8 勒克莱齐奥的凉鞋
 9 巴尔加斯略萨的激动
 10 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一起
 1 1 帕慕克在十字路口
 1 2 又见大江
 文学与传统
 1 关于传统
 2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吗
 3 民族传统遭遇跨国资本
 4 有纯学术吗
 5 文学何用
 6 《文学原理学批判》导言
 7 一切文学都是当代文学
 8 下现实主义
 9 学术界的拿来主义
 10 送去主义及其他
 1 1 中国文学之怪现状
 1 2 写在门罗获奖之后
 经典与翻译
 1 何谓经典
 2 经典的保守
 3 话语或经典的“马太效应”
 4 三言两语说翻译
 5 再说翻译
 6 为有源头活水来
 7 我与译林二三事
 8 心灵的港湾
 信札与笺注
 1 致老陈
 2 致柏杨
 3 少读《三国演义》
 4 今读《水浒传》及其人物
 5 话说《西游记》
 6 也说《红楼梦》不可续
 东拉西扯
 1 早期传教士与西方殖民主义
 2 艰难的博弈:全球化与本土化
 3 人性的弱点
 4 图文时代
 5 行万里路易读万卷书难
 6 在中南海谈文学
 现代角斗
 1 现代角斗
 2 生肖与星座
 3 可疑的多元
 4 “洋大片”与“老国学”
 5 权力的话语和话语的权力
 畅销书评
 1 有奶便是娘或《谁动了我的奶酪》
 2 丹布朗的秘诀
 3 亦正亦邪的“龙文身女”
 4 《2666》是与非
 5 且说好莱坞这部大书
 价值观是最大的软实力
 1 “好”得很与“糟”得很
 2 也说“中国梦”
 3 “中国梦”的两只翅膀
 4 价值观是最大的软实力
 5 呼唤国家文学艺术基金会
 6 文艺创作奖掖制度刍议
 7 中文及民族经典亟待保护
 8 关于中文与想像力及其他
 后记生活即仪式
 |  
         
          | 內容試閱: |   
          | 俗话说得好,“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人是情感动物,所以总觉得熟识的地方好,交往的故人亲,尤其是在儿童时期。随着年轮的增长,许多事情会慢慢淡去,譬如写过的文章、说过的话,但儿时的记忆会变得愈来愈清晰、愈来愈重要。至今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童年在外婆家的调皮捣蛋。翻箱倒柜捉迷藏自不待言,令人汗颜的恶作剧也不少。外婆家有只老花猫,是我们表兄弟几个的最爱。但爱有时也会过之而犹恐不及,有一次我们在玩耍的过程中突发奇想,竟用绳子绑了它的后退,然后找来死耗子挂在柱子上。花猫被绑了后腿,一个劲儿挣扎着,想爬到柱子上逮老鼠,却怎么也爬不上去。我们一边喊“加油”,一边发出狡黠的笑声。后来长大了,听说有个叫巴浦洛夫的外国人拿狗做实验,以验证条件反射。他用肉逗狗,让它闻到肉香、看到肉肥,却总是差一顶点、吃不到嘴里,于是垂涎三尺,嗷嗷直叫。结果当然不妙,久而久之,那狗终于疯了。玩猫不够,还捉弄人。表兄弟中最憨的数姨妈家的老二,每次拿“石头剪刀布”定输赢,他总是输,因为他用右手在背后比划时,左手就先他泄露了“天机”。不过现如今他却是我们这代亲戚中最富有的一个。傻人有傻福,他常这么自嘲。其实他一点都不傻。有一次,我们捉迷藏,他侥幸赢了一回“石头剪子布”,便第一个出线当“藏家”,躲到不知什么犄角旮旯里去了。但我们找得不耐烦了,就悄悄放弃了游戏,决定离开外婆家,到河里嬉水去。这一走不要紧,却把捉迷藏那档子事儿忘个一干二净。老二好不容易当回“藏家”,居然一鼓足气藏到了天黑,晚饭没吃,而且一不小心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听见我们唧唧喳喳吵个不停,他才大呼上当,并不依不饶地要讨说法、寻补偿。我们拗不过,且确实觉得有些理亏,遂答应重启游戏,岂知他再也不想当“藏家”了。外婆家房子挺大,原先是整一个台门,后来外公兄弟、堂兄弟几个分家了,才将台门隔成了几套。为了不让老二找到,我们哪有什么避讳,从外公家到小外公家、小小外公家,每每耗子似的乱窜,只差掀房顶、挖地洞了。自从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一切就慢慢改变了。孩子们小小肩膀、大大书包,入幼儿园、上学前班,少了许多童趣。孰是孰非,难以一概而论。但我们的童年记忆不知能否引发将为人父人母的独生子女会心的笑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