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NT$
254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NT$
269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NT$
439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NT$
305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NT$
347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
》
售價:NT$
254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NT$
39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NT$
500
|
| 內容簡介: |
|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创作实验中,小说与传记跨越了样式界限,因此催生了有关伍尔夫作品的样式性质问题。隋晓荻著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探讨了伍尔夫在小说与传记中就事实与虚构的关系进行实验的问题。本书的主体由4章组成,它们分别讨论了伍尔夫在《到灯塔去》、《海浪》、《奥兰多传》、《罗杰弗赖传》这四部作品中就事实与虚构所进行的结合实验、分离实验、混合实验以及张力实验。通过这四章的论述,本书得出结论:在有关事实与虚构的结合、分离、混合与张力的实验中,伍尔夫通过建立多样化的事实与虚构的关系,跨越了小说与传记的样式界限,其目的是探索能够更加有效地展现生活的新的艺术形式。
|
| 目錄:
|
前言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o the Lighthouse:The Marriage of Fact and FictiOnalit
I.Lily Briscoe and the Ramsays as the Marriage Outcome
II.The Marriage Of Factual Absence and Fictional Presence
III.The Marriage of Life and Art
Chapter Two The Waves:The Dissociation of Fact and FictiOnaIitv
I.Protagonists in Dissociation from Their Factual Counterparts
II.The Dissociation Of Poetic Fiction and Narrative FictiOn
III.The Dissociation of the Actual World and the FictiOnal WOrld
Chapter ThreeOrlando:A Biography:The Mixture Of Fact and
Fictionality
I.Orlando as a Mixture of Vita SackvilleWest and Virginja Woolf
II.The Mixture of Biography and Fiction
III.The Fusion of Truth and the Work Of Art
Chapter FourRoger Fry:A Biography:The TensiOn between Fact and
Fictionality
I.Subject Roger Fry as a Compromise of Tension
II.The Ethical Tension of Life Writing
III. The Inescapable Tension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al Freedom
Conclusion
Works Cited
后续研究
虚构与实在:伍尔夫的小说哲学研究
小说范畴的历史性: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小说”概念
经验的最小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原子”概念
经验的时间性: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重要的瞬间”概念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记忆”概念与感觉材料的实在性
视觉的小说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视见”概念
|
| 內容試閱:
|
三、原子化经验与实在性
以当时的科学知识,人们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个体和单位,因此如果将事物缩小到原子即最小的范围内,就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质。伍尔夫正是受当时占主导的科学思想的影响,将原子化的个体经验的思想运用于自己的理论和小说创作中,表达她对实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伍尔夫的哲学性思想。伍尔夫及其他现代主义先锋反对用自然主义的老框框描绘生活表象,反对传统理性主义一味强调客观世界和物质而弱化人的精神性的做法,他们“重视人的内心活动、情绪的千变万化,一瞬间的感觉以及触发的联想,认为必须尽力开掘潜意识和深层心理,信赖本能、直觉、幻想与万花筒似的印象,怀疑以至否定理性”①。为了表现这一切,他们突破传统文学创作手法,采用新颖的意识流手法,“运用内心独自,抒情旁白,自由联想,时空交错或融合,枝蔓式立体交叉,以及多维结构等技巧”。②伍尔夫这位现代女作家认为,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接收大量原子似的印象,形成了我们的个体经验,但这样原子化的个体经验是杂乱无章的、零散的和不连贯的,不是具有普遍性的已知经验,是知识形成前的状态。这些原子似的印象散落在作家的心头,作家经由小说虚构,将庞杂、分散而无序的原子化的个体经验形式化,形成整体,在这个过程中,主观的个体经验能够呈现客观的“实在性”,并且最终转化为具有真理性质的知识。
众所周知,伍尔夫所处的勃卢姆斯伯里集团汇集了当时各界的新星,既有文学新秀如T.S.艾略特,又有艺术评论家罗杰弗赖、画家邓肯葛兰特,还有经济学家凯恩斯和哲学家罗素等人。这个小圈子是影响深远的英国早期先锋派,独树一帜,同时又受到剑桥哲学教授G.E.摩尔的启迪。伍尔夫处在这些时代先锋派当中,自然受到他们思想的影响。安班菲尔德在《伍尔夫、弗赖、罗素及现代主义认识论》一书的前言中指出,摩尔和罗素所表达的知识理论对伍尔夫的“实在”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弗赖的后印象主义理论在哲学上推动了伍尔夫的美学观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