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214
			 
			 
	
 
      | 
     
      
      
         
          | 編輯推薦: | 
         
         
          |  
            ★看传记,领悟人生。让更多的人从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中领悟到一些道理,并希望这些道理能够对我们的事业带来新的驱动,让拥有积极的正能量,更好地为人处世,给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题材励志,视觉独特,看人物故事,汲取人生智慧。曾国藩在治家、治军、治国、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读他的传记可以从他的一生经历中汲取修身、养性、自立、自达;识人、用人,立人、达人、教育、励志、用人识人等各种智慧和思想,对于当代教育、为人处世、做人做官、做学问等诸多方面都有启发意义。★语言通俗、幽默,真正做到轻松无碍读历史。一扫同类书枯燥的、解读式的、学术味浓厚的风格,诙谐幽默的叙事风格,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讲述了曾国藩的生平故事,可读性非常强。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从曾国藩的出身开始起笔,阐述了曾国藩一生的经历和曾经拥有过的功过成败、喜怒哀乐。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曾国藩传记,全书以轻松、通俗、幽默的语言,从人性化、个性化的视角入手,展现晚清重臣曾国藩时代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同时从各种人物的心理剖析中看清历史的细节,发现历史人物内心挣扎、斗争、矛盾的复杂变化和面临历史重大事件、人生转折时刻的瞬间决策抉择。
           | 
         
       
      
      
      
         
          | 關於作者: | 
         
         
          |  
            墨香满楼:本名倪亮,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其嬉笑怒骂的写史风格,被网上誉为“史上最牛说书人”。他的风趣、真诚、“一根筋”的说史态度,使其迅速成为继当年明月后,又一写史新星。
           | 
         
       
      
      
      
         
          | 目錄: 
           | 
         
         
           
            第一章最初的亮相
 002简历
 003绝对个性的入世
 006曾家的爷爷了不起
 010这个孩子不一般
 第二章求学之路
 014艰难的科举之路
 017走进翰林院
 019终于成了“公务员”
 022七年充电的日子
 第三章踏上仕途
 028背靠大树好乘凉
 032没有人生来就喜欢投降
 034春风得意终有时
 036道光时代的结束
 第四章官场落魄的生活
 040咸丰时代的开始
 042洪秀全的理想天国
 046咸丰帝的消极朝政
 050最初的开战
 053想说爱国不容易
 第五章回到湖南的日子
 056在奔丧的路上
 059永别了妈妈
 061戴孝出山
 第六章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
 066办团练的伙计不好当
 069威名扫地
 071衡州练勇
 073衡州思过
 074改革军制
 第七章湘军是怎么练成的
 078一支自己人的队伍
 080湘军的吃饭问题
 082养精蓄锐千呼万唤不出来
 084战前叫板
 087保荐名将胡林翼
 第八章最初的交战
 090湘军初战
 092靖港惨败
 095湘潭大捷
 098城陵矶大战
 100攻克武昌
 103获胜后的苦笑
 第九章意外的胜利
 106燕王的计谋
 109绕道蕲州镇
 111曾国藩的苦恼
 112赌博式的战役
 第十章厉害的对手
 116新来的对手
 118令人恼火的防守
 120厉害的翼王石达开
 122大战前的寂静
 124湖口的圈套
 第十一章落魄的江西生活
 128中计后的惨败
 130大清的军事等级制度
 131重整湘军水师
 133塔齐布之后再无塔齐布
 136苦不堪言的困顿岁月
 第十二章天京城的血案
 142不安分的天京城
 145冲出牢笼的困兽
 148善于挖墙脚的翼王
 151天国不再是天国
 第十三章获得新生
 154终于可以离开了
 155为父守制的日子
 158二度出山
 161曾国藩美梦破灭
 163进军安徽
 第十四章作战安徽
 168大战前的序幕
 170太湖之争
 173最后的对手
 176迟来的官职两江总督
 178这个总督不好当
 181李鸿章的妙计
 183陷入祁门困境
 第十五章决战安庆
 188终于熬到了决战
 192血战安庆
 195攻陷安庆
 197战后的硝烟
 199不可预知的未来
 第十六章异动
 204曾国藩的精神分裂,反还是不反
 208大将胡林翼
 209争权闹剧上演
 212势单力薄的一方
 214恭亲王的伤疤
 216彪悍有力的一方
 218上场之前的准备
 221好戏开演
 223出乎意料的结局
 225政变后的回音
 第十七章前线的战事
 228上海危机
 231援兵上海
 233李鸿章的重任
 235开赴天京
 238多隆阿
 240多事之秋
 242李秀成回援天京
 244曾国荃
 246天京外围攻守战
 第十八章天国覆灭
 250绝不退兵
 252吃饭是个大问题
 255粮食从哪里来
 257曾沈二人争饷
 261是去,是留
 264攻城策略
 266拒绝“外”援
 269淮军来了
 271攻破天京城
 第十九章湘军的命运
 276进城三部曲
 278一次抢个痛快
 280金银哪儿去了
 282曾国藩的担忧
 285朝廷的赏赐
 287明天在哪里
 290曾国藩的赌注
 293湘军时代的结束
 第二十章另一段征程
 296热脸贴上冷屁股
 299捻军的由来
 301赖文光
 304僧格林沁
 306见死不救
 309慈禧发威
 311北上剿捻
 314淮军姓什么
 316剿捻策略
 319弄巧成拙
 第二十一章辛酸落幕
 324幕后黑手
 326“整风”运动
 329哥老会
 331无功升职
 334北京啊,北京
 337天津教案
 340烫手的山芋
 342忍辱求和
 346抑郁而终
 第二十二章后世遗风
 350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351曾国藩与近代军事
 353曾国藩的家庭
 355曾国藩的家庭教育
 357曾国藩的书法
 359曾国藩的文学成就
 361附录一:曾国藩年表
 368附录二:曾国藩经典语录
           | 
         
       
      
      
      
         
          | 內容試閱: 
           | 
         
         
           
            一支自己人的队伍
 咸丰三年(1853年),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支新式地主武装军队湘军产生了。
 或许在创办湘军的时候曾国藩并没有想到,湘军最后会成为与太平军分庭抗礼的劲敌,并最终剿灭了太平天国起义。
 可能他最初的想法就是通过创办湘军实现湖南自保,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湘军的发展,曾国藩也多少开始拥兵自重了。
 湘军作为曾国藩的最后一张底牌,曾国藩对其训练的要求极为严格,因为长时间以来他早就对绿营军的散漫军纪感到深恶痛绝,现在他终于有机会训练自己的军队了,所以,曾国藩对这一点决不怠慢。
 湘军的训练内容分为“训”和“练”。
 “训”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教育和湘军行军纪律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出一支由儒家伦理精神指导的军队来,并通过这统一的思想,加强军队的团结,同时也是为了把湘军和大清的正规军区分开来。
 八旗和绿营军长久以来不仅腐败,而且经常吸鸦片、赌博、造谣、搬弄是非、鱼肉百姓,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人们早就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厌恶,而湘军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挽回人心,取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持,这样就可以为湘军的发展壮大奠定群众基础。
 “练”主要是指军事训练。
 湘军的军事训练包括操、演、巡、点四个方面。
 操即上操,早晚各一次,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湘军的身体素质。
 演即演练各种武艺和阵法,用来加强湘军的作战技巧。
 演练武艺包括练拳、棒、刀、矛和枪法;阵法上既学习古阵法,又学近代的阵法,其中包括:布阵、冲锋、埋伏和撤退。
 巡即巡逻、放哨、站岗,用于加强湘军的防守。
 点即点名,湘军一般在中午和熄灯前各点一次名,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军人的管理。
 从现代的军队训练和湘军的“训”和“练”的比较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然而最初的湘军只有陆军,曾国藩初到长沙城招募的团勇就是以后湘军陆军的雏形,也是曾国藩创立湘军的基础。
 湘军水师是在曾国藩移驻衡州以后才开始筹备创立的。
 最初清朝的水军分为外海和内江两部分,外海水师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内江水师则驻守长江沿岸。到了咸丰元年,虽然外海水师还在,但是,内江水师早已名存实亡,根本谈不上作战能力。
 现实的事,总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咸丰二年十一月,太平军占领益阳和岳州后,征用了近万只民船,建立了水军,并挥师而下,第二年就逼近了武昌。
 太平军的水军势不可当,虽然大清外海水师可用,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于是,咸丰命令湖南、湖北、四川三省造船练兵,恢复水军。
 然而接到命令的湖南巡抚骆秉章并没有按照咸丰帝的意思去做,原因是当时的内江水师废弛时间太久了,要建水师不仅没有战船,没有武器装备,就连懂水军操练的人都找不着,再加上资金又不足。
 经过几次和太平军的接触后,在湖南协助曾国藩办湘军的郭嵩焘认识到了太平军水师的利害,于是就建议江忠源再次上书,请求咸丰帝拨款兴建水师。
 而现在的咸丰帝已经是顾不了别的了,只要能灭了长毛,怎么办都行。所以咸丰准奏,命令广东购置洋炮,两湖、四川造战船,建立水师,对抗太平军。
 一看咸丰帝有心支持两湖和四川造船,咸丰三年(1853年)冬初,曾国藩顺势奏请咸丰拨款4万两,在衡州建立造船厂,日夜赶造战船。
 现在虽然有钱了,但是造什么样的战船,由谁来监督造船呢?
 这也让曾国藩犯了难,因为自己的朋友,学生当中没有懂造船的,更何况还是战船。
 造船的木材从广西(可能广西人都出来闹革命了,盖房的人少了,所以木材就多了)运来了,打工的小伙子们也到了,可是,没人懂得如何造战船呀!
 于是曾国藩特地从广西请来了广西同知(广西盐运大使的助理)褚汝航、岳州守备(负责守城的官员)成名标督造船只。
 战船有人督造了,为了加强水军的战斗力,曾国藩又从广东购买了大批的洋炮,并组织人员反复研究如何将洋炮安装到战船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洋炮的威力。
 虽然曾国藩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爱国忠诚的人,但是他却没有因为忠国而忽视自己国家的弱点。曾国藩很清楚,虽然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中国制造的大炮从身重、射程和杀伤力上都远远比不上洋人的洋炮,所以,曾国藩很明智地选择了购买洋炮。
 洋炮战船都准备好了,别处的问题又来了,水军招聘的告示贴出去了好几天,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本来,湖南的衡州、郴州、桂阳、永州一带也有很多水性很好的人想应招,但是,这些地区多出刁民,大家都学太平军造反去了,所以,这些地区的应聘者曾国藩是不敢收的。万一招了一批太平军的奸细,人家直接开着战船载着洋炮跑了,那可就惨了,4万两的军饷就白白送给太平军了。
 曾国藩还是比较信任自己的老乡,于是决定在湘乡招募水军,可是湘乡人不是参加了陆军,就是不懂水性,可又没有别的办法,最终只好赶鸭子上架。
 水兵现在有了,可是,军官又难找了。
 曾国藩也顾不了别的了,总不能让一群散兵游勇上船打仗吧,所以,曾国藩看上了谁就去磨谁,直到磨得他们答应为止。
 到咸丰四年初,湘军水师终于成军了,共有战船361号,拖罟大船1号、快蟹船40号、长龙50号、舢板150号、改装渔船120号。船上共装大炮570门,新式洋炮320门。
 水师和陆师都以营为单位,各编成10营,每营500人。
 至此,湘军正式建成,水陆两军人数之和共1万人。但是,从数量上看跟它的对头太平军相比,这点人根本算不了什么,可正是这1万人,最终却将太平军彻底消灭。
 ……
           | 
         
       
      
        
     |